覆膜支架及其覆膜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089590 阅读:5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31 23:34
本公开涉及一种覆膜支架及其覆膜,该覆膜包括覆膜本体,所述覆膜本体的端部外周壁上套设有密封件,所述密封件被构造为能够遇水膨胀并形成为环带结构,所述环带结构包括用于与所述覆膜本体相连的连接环状部和相对于所述覆膜本体自由设置的自由环状部,所述自由环状部和所述连接环状部沿轴向排布。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覆膜端部的外周壁的密封件的连接环状部将密封件定位在覆膜本体的端部,当密封件受到如血液等流体的冲击时,自由环状部沿径向向外扩展开,以使其外周壁与血管的内周壁完全贴合,以物理阻隔覆膜的外周壁与血管的内周壁之间的间隙。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覆膜支架及其覆膜
本公开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覆膜支架及其覆膜。
技术介绍
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覆膜支架在外周血管畸形性病变和急慢性血管损伤等血管病变的治疗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而在覆膜支架植入术后最常见的并发症是发生内漏现象,内漏是指覆膜支架植入术后血液以各种途径继续流入假腔的现象,比如血液经支架近心端与主动脉间的缝隙流入假腔,使得支架近端的高速血流使假腔变为只进不出的高压腔,大大增加假腔或动脉瘤形成或破裂的几率。内漏发生后常常需要对患者进行二次治疗,增加了患者的痛苦。
技术实现思路
本公开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覆膜支架及其覆膜,该覆膜与血管之间的密封性强,能有效防止内漏。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公开提供一种覆膜支架的覆膜,包括覆膜本体,所述覆膜本体的端部外周壁上套设有密封件,所述密封件被构造为能够遇水膨胀并形成为环带结构,所述环带结构包括用于与所述覆膜本体相连的连接环状部和相对于所述覆膜本体自由设置的自由环状部,所述自由环状部和所述连接环状部沿轴向排布。可选地,所述自由环状部包括第一环状部,该第一环状部位于所述连接环状部和所述覆膜本体的端部边缘之间。可选地,所述自由环状部还包括第二环状部,所述环带结构沿轴向依次由所述第一环状部、所述连接环状部和所述第二环状部组成。可选地,所述第一环状部和所述第二环状部的轴向长度相等。可选地,所述自由环状部和所述连接环状部的轴向长度之比为(3~5):1。可选地,所述连接环状部通过线缝合或粘接的方式与所述覆膜本体固定。<br>可选地,所述自由环状部的直径大于所述连接环状部的直径。可选地,所述密封件的表面形成有吸水绒毛结构。本公开还提供一种覆膜支架,包括支架和由该支架支撑的覆膜,所述覆膜为根据上述的覆膜。可选地,所述支架包括多个沿轴向间隔设置的支架环,密封件对应一个支架环地设置在覆膜本体的外周壁。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在将该覆膜植入血管后,覆膜端部的外周壁与血管的内周壁锚定,在其间设置有密封件提高覆膜本体与血管贴合度和密封性,以防止内漏;该密封件的连接环状部用于与覆膜本体相连,以将密封件定位在覆膜本体的端部,自由环状部自由设置在覆膜本体上,这样,当密封件受到如血液等流体的冲击时,自由环状部的内周壁可以与覆膜本体之间形成微小的间隙,以使自由环状部沿径向向外扩展开,其外周壁与血管的内周壁完全贴合,以物理阻隔覆膜的外周壁与血管的内周壁之间的间隙;此外,该密封件可以是遇水膨胀的材料制成,以更好地充满上述间隙,防止内漏。本公开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附图说明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公开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释本公开,但并不构成对本公开的限制。在附图中:图1是本公开一种实施方式中的覆膜支架及其覆膜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公开另一种实施方式中的覆膜支架及其覆膜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公开又一种实施方式中的覆膜支架及其覆膜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覆膜本体2密封件21连接环状部22自由环状部221第一环状部222第二环状部3支架A轴向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公开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公开,并不用于限制本公开。在本公开中,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使用的方位词如“内、外”则是指相应部件或结构的轮廓的内外。此外,所使用的术语如“第一”、“第二”等是为了区别一个要素和另一个要素,不具有顺序性和重要性。另外,在参考附图的描述中,不同附图中的同一标记表示相同的要素。在关联技术中,本案的专利技术人发现,将覆膜植入病变位置释放定位后未能完全隔绝病变部位与血管之间的交通是发生内漏的根本原因,也就是覆膜的外周壁与血管的内周壁之间贴合度不够而产生间隙,血液从该间隙流入假腔。基于此,如图1至3所示,本公开的实施例中提供一种覆膜支架的覆膜,包括覆膜本体1,覆膜本体1的端部外周壁上套设有密封件2,密封件2被构造为能够遇水膨胀并形成为环带结构,环带结构包括用于与覆膜本体1相连的连接环状部21和相对于覆膜本体1自由设置的自由环状部22,自由环状部22和连接环状部21沿轴向A排布。其中,自由环状部22相对于覆膜本体1自由设置是指自由环状部22仅覆盖在覆膜本体1的外周壁上,与覆膜本体1之间没有固定连接关系,即覆膜本体1不对自由环状部22产生约束。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在将该覆膜植入血管后,覆膜端部的外周壁与血管的内周壁锚定,在其间设置有密封件2提高覆膜本体1与血管贴合度和密封性,以防止内漏;该密封件2的连接环状部21用于与覆膜本体1相连,以将密封件2定位在覆膜本体1的端部,自由环状部22自由设置在覆膜本体1上,这样,当密封件2受到如血液等流体的冲击时,自由环状部22的内周壁可以与覆膜本体1之间形成微小的间隙,以使自由环状部22沿径向向外扩展开,其外周壁与血管的内周壁完全贴合,以物理阻隔覆膜的外周壁与血管的内周壁之间的间隙;此外,该密封件2可以是遇水膨胀的材料制成,以更好地充满上述间隙,防止内漏。例如,本公开实施例中的密封件2的表面还可以形成有吸水绒毛结构,例如密封件2可以是聚乙丙交酯、聚乙烯醇类的化合物、纤维素类(涤纶、止血棉等)、明胶海绵中的任意一种材料制成。密封件2的吸水绒毛结构在受到血流冲击时可以展开,在上述间隙中形成致密的网状结构,可以很大程度上减缓血液的流速,促进凝血。作为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自由环状部22包括第一环状部221,该第一环状部221位于连接环状部21和覆膜本体1的端部边缘之间。当血液从覆膜本体1的端部边缘流向第一环状部221时,第一环状部221会沿径向向外侧稍微扩展,以阻断覆膜本体1与血管之间的间隙,防止血液从该间隙流出。此外,作为本公开的另一种示例性实施方式,自由环状部22除了包括第一环状部221之外,如图2所示,自由环状部22还包括第二环状部222,环带结构沿轴向A依次由第一环状部221、连接环状部21和第二环状部222组成。这样,当血管外部的组织液等液体冲击第二环状部222时,第二环状部222也会沿径向向外稍微扩展,可以防止外部的组织液渗入血管内部。环带结构形成为仅中部与覆膜本体1相连、两侧自由设置的结构,即使在该间隙的径向尺寸大于环带结构膨胀后的厚度时,该环带结构也能够通过轻微向外扩展的第一环状部221和第二环状部222封堵该间隙,密封性能更好。为了保持第一环状部221和第二环状部222向外扩展和膨胀的程度一致,第一环状部221和第二环状部222的轴向长度相等。此外,在本公开其他实施方式中,第一环状部221和第二环状部222的轴向长度也可以不等,例如,第一环状部221的轴向长度可以大于第二环状部222的轴向长度,主要防止血液内漏。作为本公开一种优选地实施方式,自由环状部22和连接环状部21的轴向长度之比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覆膜支架的覆膜,包括覆膜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覆膜本体(1)的端部外周壁上套设有密封件(2),所述密封件(2)被构造为能够遇水膨胀并形成为环带结构,所述环带结构包括用于与所述覆膜本体(1)相连的连接环状部(21)和相对于所述覆膜本体(1)自由设置的自由环状部(22),所述自由环状部(22)和所述连接环状部(21)沿轴向(A)排布。/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覆膜支架的覆膜,包括覆膜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覆膜本体(1)的端部外周壁上套设有密封件(2),所述密封件(2)被构造为能够遇水膨胀并形成为环带结构,所述环带结构包括用于与所述覆膜本体(1)相连的连接环状部(21)和相对于所述覆膜本体(1)自由设置的自由环状部(22),所述自由环状部(22)和所述连接环状部(21)沿轴向(A)排布。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覆膜,其特征在于,所述自由环状部(22)包括第一环状部(221),该第一环状部(221)位于所述连接环状部(21)和所述覆膜本体(1)的端部边缘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覆膜,其特征在于,所述自由环状部(22)还包括第二环状部(222),所述环带结构沿轴向(A)依次由所述第一环状部(221)、所述连接环状部(21)和所述第二环状部(222)组成。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覆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环状部(221)和所述第二环状部(222)的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雷张晓冬姜君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天助瑞畅医疗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