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神经内科诊断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088008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31 23:3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神经内科诊断装置,包括底座、设置在底座上的座椅和滑动安装在底座上的诊断装置;支撑板设置在座板远离靠背的一侧,踏板安装在底座上,支撑板上设有多个压力传感器以用于探测坐在座椅上的患者腿部对支撑板的压力;支撑座上设有升降组件,支撑横杆的前端通过水平转轴与诊断组件连接,诊断组件包括诊断器和安装在诊断器上的叩诊锤,诊断器内设有伸缩组件,伸缩组件伸出诊断器且与叩诊锤连接以用于带动叩诊锤伸缩运动而与患者的腿部相接触。支撑板上设置的多个压力传感器能够与病人的腿部相接触,在叩诊锤敲击患者腿部时,通过压力传感器测量出患者腿部的反应,腿部微弱的反应也不会被医生忽略,可以准确控制叩诊锤的叩击力大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神经内科诊断装置
本技术属于医疗器械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神经内科诊断装置。
技术介绍
神经内科是独立的二级学科,不属于内科概念,神经系统由脑、脊髓及周围神经组成。主要诊治脑血管疾病(脑梗塞、脑出血)、偏头痛、脑部炎症性疾病(脑炎、脑膜炎)、脊髓炎、癫痫、痴呆、神经系统变性病、代谢病和遗传病、三叉神经痛、坐骨神经痛、周围神经病(四肢麻木、无力)及重症肌无力等,主要检查手段包括头颈部,诱发电位及血流变学检查等;同时与心理科交叉进行神经衰弱、失眠等功能性疾患的诊治。神经内科的常见病都存在着一个问题,就是患者往往感觉不灵敏,言语不清,反应延缓,需要医生通过相应一起判断患者神经的损伤程度。目前,传统的神经内科病人大多采用橡胶锤敲击病人的膝盖部位,通过观察病人的腿部的反应来判断病人的恢复情况,在病人恢复初期,通过叩击进行判断,其叩击力的大小完全取决于医生的个人意识和感觉,不能准确控制叩击力的大小。有些病人的身体反应较微弱易被医生忽略,从而耽误最佳的医治时间和专门的治疗,导致病人恢复期延长,同时,无法在检查的同时进行刺激治疗。因此,我们需要设计一种能够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灵敏的检查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操作简单、准确控制叩击力度、有针对性治疗作用的神经内科检查装置。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神经内科诊断装置,包括底座、设置在所述底座上的座椅和滑动安装在底座上的诊断装置;所述座椅包括支撑腿、座板、靠背和支撑板,所述支撑腿设置在座板的下方,所述座板的一侧通过第一转轴与靠背连接,所述支撑板设置在所述座板远离靠背的一侧,所述支撑板的下端设有一踏板,且该踏板安装在底座上,所述支撑板上设有多个压力传感器以用于探测坐在座椅上的患者腿部对支撑板的压力,所述座板的两端分别形成有扶手,所述扶手上设有绑带;所述诊断装置包括支撑座、支撑竖杆、支撑横杆和诊断组件,所述支撑座上设有升降组件,所述升降组件的上端与支撑竖杆连接,所述支撑竖杆的顶端通过第二转轴与支撑横杆连接,所述支撑横杆的前端通过水平转轴与诊断组件连接,所述诊断组件包括诊断器和安装在诊断器上的叩诊锤,所述诊断器内设有伸缩组件,所述伸缩组件伸出诊断器且与叩诊锤连接以用于带动叩诊锤伸缩运动而与患者的腿部相接触,所述诊断器的外侧设有红外灯。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支撑横杆远离诊断组件的一侧上设有垂直转轴以用于调节诊断组件在水平方向上的位置。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底座远离座椅的一侧上设有滑轨,所述支撑座的底部设有与滑轨相配合的滑块以用于在滑轨上移动。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支撑座上设有一控制器,所述控制器与压力传感器及升降组件、红外灯和伸缩组件电连接,用于控制压力传感器、升降组件、红外灯及伸缩组件的启闭。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叩诊锤头的外部包覆有缓冲垫。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底座的底部安装有万向轮。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转轴的转动角度为20°-135°。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支撑竖杆与支撑横杆之间的转动角度为0°-180°。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水平转轴的转动角度为0°-90°。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压力传感器均匀设置在所述支撑板上,且压力传感器的数量至少为3个。本技术具有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1.支撑板上设置的多个压力传感器能够与病人的腿部相接触,在叩诊锤敲击患者腿部时,通过压力传感器测量出患者腿部的反应,腿部微弱的反应也不会被医生忽略,可以准确控制叩诊锤的叩击力大小。2.支撑座滑动安装在滑轨上,诊断组件上设有多个转轴可以来调节诊断组件叩诊锤的位置,可以根据不同患者的体型来调节诊断组件的位置,实用性强。3.在诊断器的外侧设置红外灯,在诊断的同时通过红外灯对患者的腿部进行理疗。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底座2、座椅3、诊断装置4、滑轨5、支撑腿6、座板7、靠背8、支撑板9、第一转轴10、踏板11、扶手12、压力传感器13、支撑座14、支撑竖杆15、支撑横杆16、诊断组件17、升降组件18、第二转轴19、垂直转轴20、水平转轴21、诊断器22、叩诊锤23、伸缩组件24、红外灯25、控制器26、万向轮27、缓冲垫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决不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实施例1如图1所示,本技术的神经内科诊断装置3,包括底座1、设置在所述底座1上的座椅2和滑动安装在底座1上的诊断装置3;所述座椅2包括支撑腿5、座板6、靠背7和支撑板8,所述支撑腿5设置在座板6的下方,所述座板6的一侧通过第一转轴9与靠背7连接,所述支撑板8设置在所述座板6远离靠背7的一侧,所述支撑板8的下端设有一踏板10,且该踏板10安装在底座1上,所述支撑板8上设有多个压力传感器12以用于探测坐在座椅2上的患者腿部对支撑板8的压力,所述座板6的两端分别形成有扶手11,所述扶手11上设有绑带;所述诊断装置3包括支撑座13、支撑竖杆14、支撑横杆15和诊断组件16,所述支撑座13上设有升降组件17,所述升降组件17的上端与支撑竖杆14连接,所述支撑竖杆14的顶端通过第二转轴18与支撑横杆15连接,所述支撑横杆15的前端通过水平转轴20与诊断组件16连接,所述诊断组件16包括诊断器21和安装在诊断器21上的叩诊锤22,所述诊断器21内设有伸缩组件23,所述伸缩组件23伸出诊断器21且与叩诊锤22连接以用于带动叩诊锤22伸缩运动而与患者的腿部相接触,所述诊断器21的外侧设有红外灯24。进一步地说,所述支撑横杆15远离诊断组件16的一侧上设有垂直转轴19以用于调节诊断组件16在水平方向上的位置。进一步地说,所述底座1远离座椅2的一侧上设有滑轨4,所述支撑座13的底部设有与滑轨4相配合的滑块以用于在滑轨4上移动。进一步地说,所述支撑座13上设有一控制器25,所述控制器25与压力传感器12及升降组件17、红外灯24和伸缩组件23电连接,用于控制压力传感器12、升降组件17、红外灯24及伸缩组件23的启闭。进一步地说,所述伸缩组件23采用伸缩电机,伸缩电机的输出杆与叩诊锤22相连接。进一步地说,所述第一转轴9的转动角度为20°-135°;所述支撑竖杆14与支撑横杆15之间的转动角度为0°-180°;所述水平转轴20的转动角度为0°-90°。进一步地说,所述压力传感器12均匀设置在所述支撑板8上,且压力传感器12的数量至少为3个。本技术的使用方法如下:患者坐在座椅2上,调节靠背7到舒适的位置,扶手11上设有的绑带对患者的大腿部分固定,小腿部分放到支撑板8上,小腿与支撑板8贴近,调节诊断装置3在滑轨4上的位置直至与患者腿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神经内科诊断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设置在所述底座上的座椅和滑动安装在底座上的诊断装置;/n所述座椅包括支撑腿、座板、靠背和支撑板,所述支撑腿设置在座板的下方,所述座板的一侧通过第一转轴与靠背连接,所述支撑板设置在所述座板远离靠背的一侧,所述支撑板的下端设有一踏板,且该踏板安装在底座上,所述支撑板上设有多个压力传感器以用于探测坐在座椅上的患者腿部对支撑板的压力,所述座板的两端分别形成有扶手,所述扶手上设有绑带;/n所述诊断装置包括支撑座、支撑竖杆、支撑横杆和诊断组件,所述支撑座上设有升降组件,所述升降组件的上端与支撑竖杆连接,所述支撑竖杆的顶端通过第二转轴与支撑横杆连接,所述支撑横杆的前端通过水平转轴与诊断组件连接,所述诊断组件包括诊断器和安装在诊断器上的叩诊锤,所述诊断器内设有伸缩组件,所述伸缩组件伸出诊断器且与叩诊锤连接以用于带动叩诊锤伸缩运动而与患者的腿部相接触,所述诊断器的外侧设有红外灯。/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神经内科诊断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设置在所述底座上的座椅和滑动安装在底座上的诊断装置;
所述座椅包括支撑腿、座板、靠背和支撑板,所述支撑腿设置在座板的下方,所述座板的一侧通过第一转轴与靠背连接,所述支撑板设置在所述座板远离靠背的一侧,所述支撑板的下端设有一踏板,且该踏板安装在底座上,所述支撑板上设有多个压力传感器以用于探测坐在座椅上的患者腿部对支撑板的压力,所述座板的两端分别形成有扶手,所述扶手上设有绑带;
所述诊断装置包括支撑座、支撑竖杆、支撑横杆和诊断组件,所述支撑座上设有升降组件,所述升降组件的上端与支撑竖杆连接,所述支撑竖杆的顶端通过第二转轴与支撑横杆连接,所述支撑横杆的前端通过水平转轴与诊断组件连接,所述诊断组件包括诊断器和安装在诊断器上的叩诊锤,所述诊断器内设有伸缩组件,所述伸缩组件伸出诊断器且与叩诊锤连接以用于带动叩诊锤伸缩运动而与患者的腿部相接触,所述诊断器的外侧设有红外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神经内科诊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横杆远离诊断组件的一侧上设有垂直转轴以用于调节诊断组件在水平方向上的位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神经内科诊断装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原李冬梅李艳玲
申请(专利权)人:华北理工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