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集装箱监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086320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31 23:2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集装箱监测装置,包括主机盒和开关盒,所述开关盒用来监测集装箱门开关信号,所述主机盒用来当确定集装箱门打开时将集装箱位置发送给监控平台。该集装箱监测设备,其通过开关盒采集处理集装箱门状态变化情况,当集装箱门打开时主机盒将位置信息发送到监控平台,可以实现集装箱的智能监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集装箱监测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集装箱检测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集装箱监测装置。
技术介绍
物流集装箱是一种货物运输设备,便于使用机械装卸,可长期反复使用,也称作“货箱”或“货柜”,为了掌握集装箱的当前状态信息,出现了一种集装箱监测设备,将其安装到集装箱原通风器的位置,根据集装箱不同的场景,为用户提供最优的集装箱地理位置以及一些必要的传感器信息。但是现有集装箱监测设备不能实现智能化监控。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以上缺陷或改进需求,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集装箱监测装置,能够解决现有集装箱监测设备不能实现智能化监控的问题。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集装箱监测装置,包括主机盒和开关盒,开关盒用来监测集装箱门开关信号,主机盒用来当确定集装箱门打开时将集装箱位置发送给监控平台。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当确定集装箱门关闭时,集装箱监测装置处于休眠状态。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主机盒包括电源转换模块、主控模块、通信定位模块和监测信号接收模块;电源转换模块,用来给主控模块、通信定位模块和监测信号接收模块供电;主控模块,用来控制电源转换模块、通信定位模块和监测信号接收模块;通信定位模块,用来当确定集装箱门打开时将集装箱位置发送给监控平台;监测信号接收模块,用来接收开关盒监测的集装箱门开关信号。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电源转换模块包括依次串联的电池、降压升压模块、二级降压模块,电源转换模块还包括与所述二级降压模块并联的控制电路模块;降压升压模块用来将电池输出电压转换为稳定的第一直流输出电压;二级降压模块用来将所述第一直流输出电压转换为第二直流输出电压提供给主控模块、通信定位模块和监测信号接收模块;控制电路模块用来控制所述通信定位模块供电的通断。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电源转换电路还包括与电池并联的防反接电路,防反接电路由第一电阻(R1)、第二电阻(R2)、第一稳压二极管(D1)和第一MOS管(M1)组成;第一电阻的第一端与电池正极连接,第一电阻的第二端与第一MOS管的栅极连接,第二电阻的第一端与第一电阻的第二端连接,第二电阻的第二端与第一MOS管的源极连接,第一稳压二极管的负极与第一电阻的第二端连接,第一稳压二极管的正极与第一MOS管的源极连接,第一MOS管的漏极与电池的负极连接。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控制电路由第二MOS管(V1)、第一三极管(Q1)、第六电阻(R6)、第七电阻(R7)、第八电阻(R8)、第九电阻(R9)、第六电容(C6)、第三二极管(D3)组成;第二MOS管的源极与降压/升压模块的输出连接,第二MOS管的的漏极与通信定位模块连接,第二MOS管的栅极与第七电阻的第一端连接,第六电阻并联在第二MOS管的源极与栅极间,第七电阻的第二端与第一三极管的集电极连接,第一三极管的发射极接地,第一三极管的基极与第八电阻的第一端连接,第八电阻的第二端与第三二极管的负极连接,第三二极管的正极与主控模块连接,第九电阻的第一端与第一三极管的基极连接,第九电阻的第二端接地,第六电容的第一端与第一三极管的基极连接,第六电容的第二端接地。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开关盒通过无线传输方式将监测的集装箱门开关信号发送给主机盒。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开关盒通过Zigbee无线传输方式将监测的集装箱门开关信号发送给主机盒。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开关盒被安装于集装箱内部,主机盒被安装在集装箱外。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主机盒包括防水外壳。总体而言,通过本专利技术所构思的以上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本专利技术的一种集装箱监测设备,其通过开关盒采集处理集装箱门状态变化情况,当集装箱门打开时主机盒将位置信息发送到监控平台,可以实现集装箱的智能监控。(2)集装箱门处于关闭状态时,集装箱监测装置处于休眠状态,当门打开时,设备唤醒,主机盒开始发送位置信息,耗电量极低。该设计有效的增加了设备的待机时间。(3)电源转换模块采用降压升压型开关电源设计,并加有保险、防反接电路等保护措施,带负载能力强,输出精度高,具有较高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同时在输入电压范围1.8V~5.5V范围内,都能将输出稳定在4V和3.3V,供设备使用,有效的避免了直接使用电池供电,造成电池电量减少时,电压降低对设备的影响。(4)集装箱监测装置的主机盒和开关盒分别安装于集装箱外和集装箱内,两者可以通过无线传输,避免了走线的繁琐,安装便捷,使用方便。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集装箱监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至图4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集装箱监测装置的电源转换模块的电路图;图5至图7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集装箱监测装置的通信定位模块的电路图;图8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集装箱监测装置的监测信号接收模块的电路图;图9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集装箱监测装置的开关盒的门磁开关安装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例仅仅用以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专利技术各个实施方式中所涉及到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组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一种集装箱监测装置,如图1所示,包括主机盒和开关盒,开关盒用来监测集装箱门开关信号,主机盒接收开关盒监测的集装箱门开关信号,当根据集装箱门开关信号判断集装箱门被打开时将集装箱当时的位置发送给监控平台。这样可以实现集装箱的智能监控。优选地,当确定集装箱门关闭时,所述集装箱监测装置处于休眠状态。集装箱门处于关闭状态时,整个设备处于休眠状态,耗电量极低,当门打开时,设备唤醒,主机盒开始发送位置信息。该设计有效地增加了设备的待机时间。主机盒可以包括电源转换模块、主控模块、通信定位模块和监测信号接收模块;电源转换模块,用来给主控模块、通信定位模块和监测信号接收模块供电;主控模块,用来控制电源转换模块、通信定位模块和监测信号接收模块;通信定位模块,用来当确定集装箱门打开时将集装箱位置发送给监控平台;监测信号接收模块,用来接收开关盒监测的集装箱门开关信号。主控模块可以包括单片机U4及其外围电路,用于与所述监测信号接收模块通信,接收集装箱门开关信号,然后通过通信定位模块发送位置信息给监控平台。单片机可以采用TI公司的16位超低功耗微控制器,此架构与多种低功耗模块配合使用,是延长移动设备电池寿命的最优选择。主机盒电源转换模块可以包括依次串联的电池、降压升压模块、二级降压模块,电源转换模块还包括与二级降压模块并联的控制电路模块;电池输出电压一般不太稳定,通过降压升压模块可以将电池输出电压转换为稳定的第一直流输出电压,如4V;二级降压模块用来将降压升压模块输出的第一直流输出电压转换为第二直流输出电压,如3.3V,提供给主控模块、通信定位模块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集装箱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主机盒和开关盒,所述开关盒用来监测集装箱门开关信号,所述主机盒用来当确定集装箱门打开时将集装箱位置发送给监控平台。/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集装箱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主机盒和开关盒,所述开关盒用来监测集装箱门开关信号,所述主机盒用来当确定集装箱门打开时将集装箱位置发送给监控平台。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集装箱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当确定集装箱门关闭时,所述集装箱监测装置处于休眠状态。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集装箱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机盒包括电源转换模块、主控模块、通信定位模块和监测信号接收模块;
所述电源转换模块,用来给所述主控模块、所述通信定位模块和所述监测信号接收模块供电;
所述主控模块,用来控制所述电源转换模块、所述通信定位模块和所述监测信号接收模块;
所述通信定位模块,用来当确定集装箱门打开时将集装箱位置发送给监控平台;
所述监测信号接收模块,用来接收所述开关盒监测的集装箱门开关信号。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集装箱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转换模块包括依次串联的电池、降压升压模块、二级降压模块,所述电源转换模块还包括与所述二级降压模块并联的控制电路模块;
所述降压升压模块用来将电池输出电压转换为稳定的第一直流输出电压;
所述二级降压模块用来将所述第一直流输出电压转换为第二直流输出电压提供给所述主控模块、所述通信定位模块和所述监测信号接收模块;
所述控制电路模块用来控制所述通信定位模块供电的通断。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集装箱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转换电路还包括与电池并联的防反接电路,所述防反接电路由第一电阻(R1)、第二电阻(R2)、第一稳压二极管(D1)和第一MOS管(M1)组成;
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一端与所述电池正极连接,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一MOS管的栅极连接,所述第二电阻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电...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董拉贾娟子周浩张海峰
申请(专利权)人:湖北楚航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