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拿取电饭煲内胆的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085855 阅读:7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31 23:2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便于拿取电饭煲内胆的装置,包括驱动座,所述驱动座的顶部设置有把手,所述把手的下方且位于所述驱动座的顶端设置有弧形腔,所述把手与所述弧形腔之间对称设置有一组控制杆,所述控制杆远离所述弧形腔的一端设置有驱动柱,所述驱动柱远离所述控制杆的一端设置有固定柱,所述固定柱的一侧设置有固定杆,所述固定杆通过支撑杆与所述固定柱连接,所述控制杆远离所述弧形腔的一侧设置有弹簧,所述驱动座的底部设置有透气机构,所述驱动座环绕所述透气机构的外侧均匀开设有与所述透气机构相配合的透气孔一。有益效果:从而在具体的使用过程中,避免了使用抹布对内胆进行拿取,被热气烫到的情况。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便于拿取电饭煲内胆的装置
本技术涉及电饭煲领域,具体来说,涉及一种便于拿取电饭煲内胆的装置。
技术介绍
电饭煲又称作电锅、电饭锅。是利用电能转变为内能的炊具,使用方便,清洁卫生,还具有对食品进行蒸、煮、炖、煨等多种操作功能。常见的电饭锅分为保温自动式、定时保温式以及新型的微电脑控制式三类。现在已经成为日常家用电器,电饭煲的专利技术缩减了很多家庭花费在煮饭上的时间。在日常的生活中,为了便于盛饭,在电饭煲煮好饭以后,通常会将内胆拿出放置在餐桌上,但对煮好饭的内胆进行移动时,需要准备抹布将内胆包裹住,再将内胆进行移动,该种拿取内胆的方式,虽然能够将内胆进行很好移动,但是,在具体的使用过程中,米饭的热气避免不了的会烫到拿取电饭煲的人,进而不便于人们的使用。针对相关技术中的问题,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相关技术中的问题,本技术提出一种便于拿取电饭煲内胆的装置,以克服现有相关技术所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为此,本技术采用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一种便于拿取电饭煲内胆的装置,包括驱动座,所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便于拿取电饭煲内胆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驱动座(1),所述驱动座(1)的顶部设置有把手(2),所述把手(2)的下方且位于所述驱动座(1)的顶端设置有弧形腔(3),所述把手(2)与所述弧形腔(3)之间对称设置有一组控制杆(4),所述控制杆(4)远离所述弧形腔(3)的一端设置有驱动柱(5),所述驱动柱(5)远离所述控制杆(4)的一端设置有固定柱(6),所述固定柱(6)的一侧设置有固定杆(7),所述固定杆(7)通过支撑杆(8)与所述固定柱(6)连接,所述控制杆(4)远离所述弧形腔(3)的一侧设置有弹簧(9),所述驱动座(1)的底部设置有透气机构(10),所述驱动座(1)环绕所述透气机构(1...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于拿取电饭煲内胆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驱动座(1),所述驱动座(1)的顶部设置有把手(2),所述把手(2)的下方且位于所述驱动座(1)的顶端设置有弧形腔(3),所述把手(2)与所述弧形腔(3)之间对称设置有一组控制杆(4),所述控制杆(4)远离所述弧形腔(3)的一端设置有驱动柱(5),所述驱动柱(5)远离所述控制杆(4)的一端设置有固定柱(6),所述固定柱(6)的一侧设置有固定杆(7),所述固定杆(7)通过支撑杆(8)与所述固定柱(6)连接,所述控制杆(4)远离所述弧形腔(3)的一侧设置有弹簧(9),所述驱动座(1)的底部设置有透气机构(10),所述驱动座(1)环绕所述透气机构(10)的外侧均匀开设有与所述透气机构(10)相配合的透气孔一(1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拿取电饭煲内胆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座(1)的两个对称开设有与所述驱动柱(5)相...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夏永丰
申请(专利权)人:中山市顺电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