砂岩油藏储藏层中混相带体积的确定方法和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085388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31 23:28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砂岩油藏储藏层中混相带体积的确定方法和装置,包括:获取目标储层岩心的直径、长度、孔隙度和渗透率;根据目标储层岩心的直径、长度和孔隙度,计算目标储层岩心的孔隙体积;根据目标储层岩心的孔隙体积对目标储层岩心进行长岩心驱替实验,确定目标储层岩心的注气量和驱替压力;将目标储层岩心的注气量、驱替压力和渗透率输入混相带体积经验模型,以使混相带体积经验模型输出砂岩油藏储层中的混相带体积。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砂岩油藏储藏层中混相带体积的确定方法,提高了混相带确定的准确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砂岩油藏储藏层中混相带体积的确定方法和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石油开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砂岩油藏储藏层中混相带体积的确定方法和装置。
技术介绍
注气驱油是砂岩油藏提高原油采收率的一种有效方法,尤其是注气混相驱,由于界面张力几乎无限接近于0,显著降低油藏残余油饱和度,微观驱油效率大于90%,具备大幅度提高油藏采收率。砂岩油藏水驱后采用注气混相驱提高采收率,而储层中混相带大小和体积是预测未来生产动态的关键,因此确定储层中混相带体积对砂岩油藏注气开发具有重要意义。现有的确定砂岩油藏储藏层中混相带体积的方法是基于单相液体稳定渗流理论,通过建立数学模型来计算混相带体积。然而,数值模拟方法并未考虑实际储层的影响,确定的混相带体积与实际储层有所差异,混相带体积确定的准确率不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砂岩油藏储藏层中混相带体积的确定方法和装置,以提高混相带体积确定的准确率。本专利技术第一个方面提供一种砂岩油藏储藏层中混相带体积的确定方法,包括:获取目标储层岩心的直径、长度、孔隙度和渗透率;根据所述目标储层岩心的直径、长度和孔隙度,计算所述目标储层岩心的孔隙体积;根据所述目标储层岩心的孔隙体积对所述目标储层岩心进行长岩心驱替实验,确定所述目标储层岩心的注气量和驱替压力;将所述目标储层岩心的注气量、驱替压力和渗透率输入所述混相带体积经验模型,以使所述混相带体积经验模型输出砂岩油藏储层中的混相带体积。可选的,在所述获取目标储层岩心的直径、长度、孔隙度和渗透率前,还包括:获取多个训练储层岩心的直径、长度、孔隙度和渗透率;根据所述多个训练储层岩心的直径、长度和孔隙度,分别计算所述训练储层岩心对应的孔隙体积,并将所述训练储层岩心对应的孔隙体积作为长岩心驱替实验的注入体积;使用多个注入体积分别进行多次长岩心驱替实验,确定混相带体积经验模型,所述多个注入体积两两不同。可选的,所述使用多个注入体积分别进行多次长岩心驱替实验,确定混相带体积经验模型,包括:使用多个注入体积分别进行多次长岩心驱替实验,获取多次长岩心驱替实验中的出油体积和出水体积;根据所述多次长岩心驱替实验中的出油体积和出水体积,分别确定多次长岩心驱替实验中的驱油效率;根据多次长岩心驱替实验中的驱油效率,确定注气量、驱替压力和渗透率分别与混相体积占比的关系曲线;对所述注气量、驱替压力和渗透率分别与混相体积占比的关系曲线进行非线性拟合确定所述混相带体积经验模型的参考系数;确定与所述参考系数对应的混相带体积经验模型。可选的,所述根据所述多次长岩心驱替实验中的出油体积和出水体积,分别确定多次长岩心驱替实验中的驱油效率,包括:采用公式n=100%×Vo1/(Vo-Vo1),分别计算所述多个训练储层岩心的驱油效率;其中,n为储层岩心的驱油效率,Vo1为出油体积,Vo为出水体积。可选的,所述根据所述储层岩心的直径、长度和孔隙度,计算所述储层岩心的孔隙体积,包括:采用公式计算所述储层岩心的孔隙体积;其中,V为储层岩心的空隙体积,D为储层岩心的直径,L为储层岩心的长度,为储层岩心的孔隙度。可选的,所述混相带体积经验模型为Vm=V×[a×P+b×Gi+c×10-5(linK)d-e];其中,Vm为砂岩油藏储藏层中混相带体积,V为储层岩心的空隙体积,Gi为注气量、P为驱替压力、K为渗透率,a、b、c、d和e为混相带体积参考系数。本专利技术的第二个方面提供一种砂岩油藏储藏层中混相带体积的确定装置,包括:第一获取模块,用于获取目标储层岩心的直径、长度、孔隙度和渗透率;第一计算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目标储层岩心的直径、长度和孔隙度,计算所述目标储层岩心的孔隙体积;第一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目标储层岩心的孔隙体积对所述目标储层岩心进行长岩心驱替实验,确定所述目标储层岩心的注气量和驱替压力;模型运算模块,用于将所述目标储层岩心的注气量、驱替压力和渗透率输入所述混相带体积经验模型,以使所述混相带体积经验模型输出砂岩油藏储层中的混相带体积。可选的,还包括:第二获取模块,用于获取多个训练储层岩心的直径、长度、孔隙度和渗透率;第二计算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多个训练储层岩心的直径、长度和孔隙度,分别计算所述训练储层岩心对应的孔隙体积,并将所述训练储层岩心对应的孔隙体积作为长岩心驱替实验的注入体积;模型确定模块,用于使用多个注入体积分别进行多次长岩心驱替实验,确定混相带体积经验模型,所述多个注入体积两两不同。可选的,所述模型确定模块,包括:体积获取单元,用于使用多个注入体积分别进行多次长岩心驱替实验,获取多次长岩心驱替实验中的出油体积和出水体积;驱油效率确定单元,用于根据所述多次长岩心驱替实验中的出油体积和出水体积,分别确定多次长岩心驱替实验中的驱油效率;关系曲线确定单元,用于根据多次长岩心驱替实验中的驱油效率,确定注气量、驱替压力和渗透率分别与混相体积占比的关系曲线;拟合单元,用于对所述注气量、驱替压力和渗透率分别与混相体积占比的关系曲线进行非线性拟合确定所述混相带体积经验模型的参考系数;模型生成单元,用于确定与所述参考系数对应的混相带体积经验模型。可选的,所述驱油效率确定单元,具体用于采用公式n=100%×Vo1/(Vo-Vo1),分别计算所述多个训练储层岩心的驱油效率;其中,n为储层岩心的驱油效率,Vo1为出油体积,Vo为出水体积。可选的,所述第一计算模块,具体用于采用公式计算所述储层岩心的孔隙体积;其中,V为储层岩心的空隙体积,D为储层岩心的直径,L为储层岩心的长度,φ为储层岩心的孔隙度。可选的,所述混相带体积经验模型为Vm=V×[a×P+b×Gi+c×10-5(linK)d-e];其中,Vm为砂岩油藏储藏层中混相带体积,V为储层岩心的空隙体积,Gi为注气量、P为驱替压力、K为渗透率,a、b、c、d和e为混相带体积参考系数。本专利技术的第三方面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存储器与处理器;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所述处理器的可执行指令;所述处理器配置为经由执行所述可执行指令来执行第一方面及其可选方案涉及的方法。本专利技术的第四方面,提供了一种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第一方面及其可选方案涉及的方法。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砂岩油藏储藏层中混相带体积的确定方法和装置,通过获取目标储层岩心的直径、长度、孔隙度和渗透率,并根据目标储层岩心的直径、长度和孔隙度来计算空隙体积,根据空隙体积进行长岩心驱替实验确定注气量和驱替压力,最后将渗透率、注气量和驱替压力输入混相带体积经验模型,确定混相带体积。通过混相带体积经验模型,可以结合与实际储层的差异,准确确定了储层中混相带体积。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砂岩油藏储藏层中混相带体积的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n获取目标储层岩心的直径、长度、孔隙度和渗透率;/n根据所述目标储层岩心的直径、长度和孔隙度,计算所述目标储层岩心的孔隙体积;/n根据所述目标储层岩心的孔隙体积对所述目标储层岩心进行长岩心驱替实验,确定所述目标储层岩心的注气量和驱替压力;/n将所述目标储层岩心的注气量、驱替压力和渗透率输入所述混相带体积经验模型,以使所述混相带体积经验模型输出砂岩油藏储层中的混相带体积。/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砂岩油藏储藏层中混相带体积的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目标储层岩心的直径、长度、孔隙度和渗透率;
根据所述目标储层岩心的直径、长度和孔隙度,计算所述目标储层岩心的孔隙体积;
根据所述目标储层岩心的孔隙体积对所述目标储层岩心进行长岩心驱替实验,确定所述目标储层岩心的注气量和驱替压力;
将所述目标储层岩心的注气量、驱替压力和渗透率输入所述混相带体积经验模型,以使所述混相带体积经验模型输出砂岩油藏储层中的混相带体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获取目标储层岩心的直径、长度、孔隙度和渗透率前,还包括:
获取多个训练储层岩心的直径、长度、孔隙度和渗透率;
根据所述多个训练储层岩心的直径、长度和孔隙度,分别计算所述训练储层岩心对应的孔隙体积,并将所述训练储层岩心对应的孔隙体积作为长岩心驱替实验的注入体积;
使用多个注入体积分别进行多次长岩心驱替实验,确定混相带体积经验模型,所述多个注入体积两两不同。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使用多个注入体积分别进行多次长岩心驱替实验,确定混相带体积经验模型,包括:
使用多个注入体积分别进行多次长岩心驱替实验,获取多次长岩心驱替实验中的出油体积和出水体积;
根据所述多次长岩心驱替实验中的出油体积和出水体积,分别确定多次长岩心驱替实验中的驱油效率;
根据多次长岩心驱替实验中的驱油效率,确定注气量、驱替压力和渗透率分别与混相体积占比的关系曲线;
对所述注气量、驱替压力和渗透率分别与混相体积占比的关系曲线进行非线性拟合确定所述混相带体积经验模型的参考系数;
确定与所述参考系数对应的混相带体积经验模型。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多次长岩心驱替实验中的出油体积和出水体积,分别确定多次长岩心驱替实验中的驱油效率,包括:
采用公式n=100%×Vo1/(Vo-Vo1),分别计算所述多个训练储层岩心的驱油效率;
其中,n为储层岩心的驱油效率,Vo1为出油体积,Vo为出水体积。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储层岩心的直径、长度和孔隙度,计算所述储层岩心的孔隙体积,包括:
采用公式计算所述储层岩心的孔隙体积;
其中,V为储层岩心的空隙体积,D为储层岩心的直径,L为储层岩心的长度,为储层岩心的孔隙度。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混相带体积经验模型为Vm=V×[a×P+b×Gi+c×10-5(linK)d-e];
其中,Vm为砂岩油藏储藏层中混相带体积,V为储层岩心的空隙体积,Gi为注气量、P为驱替压力、K为渗透率,a、b、c、d和e为混相带体积参考系数。


7.一种砂岩油藏储藏层中混相带体积的确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获取模块,用于获取目标储层岩心的直径、长度、孔隙度和渗透率;
第一计算模块...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江同文周代余范坤阳建平汪周华郭平叶安平邵光强范家伟陶正武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