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灌水保墒实验装置及实验方法。
技术介绍
目前,水资源短缺已经成为世界性的问题,有人预言现在世界是为了石油而战,未来将是为了水资源而战。世界各国都在节约利用地面和地下水的同时积极开展雨水资源的利用技术。保墒灌溉就是将过去在非灌溉地区应用的保墒覆盖技术与灌溉技术结合后形成的新的集成技术体系。保墒灌溉技术即能有效地利用好天然降水又能提高灌水效率,减少灌水量,从而实现节水目的,但保墒灌溉研究属于起步阶段,目前还不清楚在不同的覆盖措施与不同的灌溉措施结合后的效果、在有灌溉的条件下不同覆盖材料的标准,灌溉标准及技术等。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研究不同灌水保墒效果的灌水保墒实验装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使用灌水保墒实验装置测定不同灌水保墒效果的实验方法。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灌水保墒实验装置,其特殊之处在于所述的装置由实验桶1、环状灌水管2、遮雨透光板3及监测设备4四部分构成;所述的实验桶1内设置保墒处理布及土壤,在土壤上设置环状灌水管2,在土壤内设置监测系统4,在实验桶1上方设置遮雨透光板3。上述的实验桶1为直径大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灌水保墒实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装置由实验桶(1)、环状灌水管(2)、遮雨透光板(3)及监测设备(4)四部分构成;所述的实验桶(1)内设置保墒处理布及土壤,在土壤上设置环状灌水管(2),在土壤内设置监测系统(4),在实验桶(1)上方设置遮雨透光板(3)。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灌水保墒实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装置由实验桶(1)、环状灌水管(2)、遮雨透光板(3)及监测设备(4)四部分构成;所述的实验桶(1)内设置保墒处理布及土壤,在土壤上设置环状灌水管(2),在土壤内设置监测系统(4),在实验桶(1)上方设置遮雨透光板(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灌水保墒实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实验桶(1)为直径大于0.5米的圆形桶或底边长大于0.5米的正方形桶,桶高1米,其材料为金属、塑料或水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灌水保墒实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环状灌水管(2)的环外径要略小于实验桶的内径1厘米,环状灌水管(2)内侧每间隔10厘米设置孔径为1-3毫米的小孔,其材料可以是pvc或pe管。4.根据权利要求1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普特,张慧莉,汪有科,员学锋,徐福利,吕雯,马理辉,
申请(专利权)人: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61[中国|陕西]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