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升降座椅扶手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083611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31 23:2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座椅扶手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可升降座椅扶手,其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可升降座椅扶手;其包括扶手支架,所述扶手支架上套设有扶手外壳,所述扶手外壳的顶部安装有扶手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扶手支架与扶手外壳之间通过升降机构连接,所述升降机构包括升降杆、升降按钮和升降弹片,所述升降杆的上端与扶手外壳连接,所述升降杆的下端与扶手支架之间通过卡扣连接,所述升降按钮和升降弹片固定连接在升降杆上,所述升降按钮伸出扶手外壳外;其有益效果在于:通过按住升降按钮以实现扶手的升降,通过放开升降按钮后以实现扶手外壳与扶手支架之前的锁紧定位。

A lifting armrest for sea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升降座椅扶手
本技术涉及座椅扶手
,具体为一种可升降座椅扶手。
技术介绍
传统的座椅扶手一般为固定式,即其安装高度、以及安装位置在座椅出厂时就固定装配或预留好,使用者后期不可更改。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可升降座椅扶手。为了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可升降座椅扶手,包括扶手支架,所述扶手支架上套设有扶手外壳,所述扶手外壳的顶部安装有扶手面板,所述扶手外壳与扶手面板之间安装有密封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扶手支架与扶手外壳之间通过升降机构连接,所述升降机构包括升降杆、升降按钮和升降弹片,所述升降杆的上端与扶手外壳连接,所述升降杆的下端与扶手支架之间通过卡扣连接,所述升降按钮和升降弹片固定连接在升降杆上,所述升降按钮伸出扶手外壳外。所述扶手外壳与密封板之间安装有升降压板。所述扶手支架包括安装座和与安装座为一体结构的扶手支杆,所述扶手支杆上与安装座相反的端面上设有升降槽,所述升降槽延伸至扶手支杆的上端面,所述升降槽的两侧面上设有若干组相互对称的定位槽。所述定位槽的上下两端的扶手支杆上设有防松槽,所述防松槽内安装有防松套。所述防松槽的外表面设有若干凸条,所述防松套上设有与凸条相匹配的凹槽。所述扶手外壳的壳壁上设有按钮安装孔,所述扶手外壳的上端面上设有第一安装孔和第二安装孔,所述第一安装孔用于安装升降压板,所述第二安装孔用于安装密封板。所述升降杆的下端设有与定位槽相匹配的第一定位块,所述升降杆的上端设有限位杆,所述限位杆下方设有第一安装块和第二安装块,所述第二安装块的上端设有缺口,所述第一安装块用于安装升降按钮,所述第二安装块用于安装升降弹片,所述缺口用于与升降按钮上的第二定位块相匹配。所述升降按钮包括延伸出按钮安装孔的按钮块、与第一安装块连接的第三安装块以及与缺口相匹配的第二定位块。所述升降压板的下表面设有弧形槽,所述弧形槽与限位杆的顶部相匹配,所述升降压板的下表面还设有与第一安装孔相配合的第三安装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按住升降按钮可使升降杆下端的第一定位块脱离扶手支架上的定位槽,此时可将扶手外壳向上或向下提起或压下,以实现扶手的升降,放开升降按钮后,在升降弹片的作用下使升降杆下端的第一定位块进入扶手支架上相应的定位槽,实现扶手外壳与扶手支架之前的锁紧定位。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组装后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分解后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中扶手支架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中升降杆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中升降按钮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中升降压板的结构示意图。图中所示:扶手支架1,扶手外壳2,升降压板3,密封板4,扶手面板5,升降杆6,升降按钮7,升降弹片8,防松套9,安装座101,扶手支杆102,升降槽103,定位槽104,防松槽105,按钮安装孔201,第一安装孔202,第二安装孔203,弧形槽301,第三安装孔302,第一定位块601,限位杆602,第一安装块603,第二安装块604,缺口605,按钮块701,第三安装块702,第二定位块703。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技术,但不用来限制本技术的范围。以下实施例中涉及的零部件、结构、机构等,如无特殊说明,则均为常规市售产品。实施例1:一种可升降座椅扶手,如图1、图2所示,包括扶手支架1,所述扶手支架1上套设有扶手外壳2,所述扶手外壳2的顶部安装有扶手面板5,所述扶手外壳2与扶手面板5之间安装有密封板4,其特征在于:所述扶手支架1与扶手外壳2之间通过升降机构连接,所述升降机构包括升降杆6、升降按钮7和升降弹片8,所述升降杆6的上端与扶手外壳2连接,所述升降杆6的下端与扶手支架1之间通过卡扣连接,所述升降按钮7和升降弹片8固定连接在升降杆6上,所述升降按钮7伸出扶手外壳2外。如图3所示,所述扶手支架1包括安装座101和与安装座101为一体结构的扶手支杆102,所述扶手支杆102上与安装座101相反的端面上设有升降槽103,所述升降槽103延伸至扶手支杆102的上端面,所述升降槽103的两侧面上设有若干组相互对称的定位槽104。所述定位槽104的上下两端的扶手支杆102上设有防松槽105,所述防松槽105内安装有防松套9。所述防松槽105的外表面设有若干凸条,所述防松套9上设有与凸条相匹配的凹槽。所述防松槽105与防松套9的相互配合可防止扶手外壳2的松脱。如图2所示,所述扶手外壳2的壳壁上设有按钮安装孔201,所述扶手外壳2的上端面上设有第一安装孔202和第二安装孔203,所述第一安装孔202用于安装升降压板3,所述第二安装孔203用于安装密封板4。如图4所示,所述升降杆6的下端设有与定位槽104相匹配的第一定位块601,所述升降杆6的上端设有限位杆602,所述限位杆602下方设有第一安装块603和第二安装块604,所述第二安装块604的上端设有缺口605,所述第一安装块603用于安装升降按钮7,所述第二安装块604用于安装升降弹片8,所述缺口605用于与升降按钮7上的第二定位块703相匹配。如图5所示,所述升降按钮7包括延伸出按钮安装孔201的按钮块701、与第一安装块603连接的第三安装块702以及与缺口605相匹配的第二定位块703。所述扶手外壳2与密封板4之间安装有升降压板3。如图6所示,所述升降压板3的下表面设有弧形槽301,所述弧形槽301与限位杆602的顶部相匹配,所述升降压板3的下表面还设有与第一安装孔202相配合的第三安装孔302。本技术的工作过程为:通过按住升降按钮7可使升降杆6下端的第一定位块601脱离扶手支架1上的定位槽104,此时可将扶手外壳2向上或向下提起或压下,以实现扶手的升降,放开升降按钮7后,在升降弹片8的弹性作用下使升降杆6下端的第一定位块601进入扶手支架1上相应的定位槽104,实现扶手外壳2与扶手支架1之前的锁紧定位。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升降座椅扶手,包括扶手支架(1),所述扶手支架(1)上套设有扶手外壳(2),所述扶手外壳(2)的顶部安装有扶手面板(5),所述扶手外壳(2)与扶手面板(5)之间安装有密封板(4),其特征在于:所述扶手支架(1)与扶手外壳(2)之间通过升降机构连接,所述升降机构包括升降杆(6)、升降按钮(7)和升降弹片(8),所述升降杆(6)的上端与扶手外壳(2)连接,所述升降杆(6)的下端与扶手支架(1)之间通过卡扣连接,所述升降按钮(7)和升降弹片(8)固定连接在升降杆(6)上,所述升降按钮(7)伸出扶手外壳(2)外。/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升降座椅扶手,包括扶手支架(1),所述扶手支架(1)上套设有扶手外壳(2),所述扶手外壳(2)的顶部安装有扶手面板(5),所述扶手外壳(2)与扶手面板(5)之间安装有密封板(4),其特征在于:所述扶手支架(1)与扶手外壳(2)之间通过升降机构连接,所述升降机构包括升降杆(6)、升降按钮(7)和升降弹片(8),所述升降杆(6)的上端与扶手外壳(2)连接,所述升降杆(6)的下端与扶手支架(1)之间通过卡扣连接,所述升降按钮(7)和升降弹片(8)固定连接在升降杆(6)上,所述升降按钮(7)伸出扶手外壳(2)外。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升降座椅扶手,其特征在于:所述扶手支架(1)包括安装座(101)和与安装座(101)为一体结构的扶手支杆(102),所述扶手支杆(102)上与安装座(101)相反的端面上设有升降槽(103),所述升降槽(103)延伸至扶手支杆(102)的上端面,所述升降槽(103)的两侧面上设有若干组相互对称的定位槽(104)。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可升降座椅扶手,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槽(104)的上下两端的扶手支杆(102)上设有防松槽(105),所述防松槽(105)内安装有防松套(9)。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可升降座椅扶手,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松槽(105)的外表面设有若干凸条,所述防松套(9)上设有与凸条相匹配的凹槽。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升降座椅扶手,其特征在于:所述扶手外壳(...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唐宗辉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市国优办公家具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