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范会鑫专利>正文

一种座椅升降扶手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024513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29 05:1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座椅升降扶手,包括用于将扶手安装在座椅上的金属扶手座、衔接在金属扶手座上的塑料升降杆、与塑料升降杆配合实现扶手升降的弹性滑动件、套接在塑料升降杆上的扶手支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升降扶手,只需要向内侧按压调节键,使弹性滑动件发生弹性形变,卡齿与升降齿之间分离开,形成自由升降调节状态,拉动扶手支板即可进行扶手高度调节,拉动扶手支板至合适的高度后,松开调节键,弹性滑动件复位,卡齿与升降齿之间啮合锁紧,形成锁定状态,即可完成扶手的高度调节,使用非常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座椅升降扶手
本技术涉及座椅扶手
,具体涉及一种座椅升降扶手。
技术介绍
传统的座椅扶手都是固定高度的,导致不同身高的人使用座椅时,部分身高不适配的人会产生不适感,座椅的通用性不强,局限性较高,因此一些座椅生产厂家就提出座椅升降扶手的研发构思,使座椅的扶手可以根据使用者的实际需求进行调节,大大提高了座椅使用的通用性和舒适度,但是现有的座椅升降扶手的升降结构复杂,容易出现升降调节失灵,卡死等现象,并且升降扶手的升降结构整体采用金属材质制造,生产的零部件需要多重打磨,使其升降配合的粗糙度降低,从而使升降更平顺,这种打磨的工序较为繁杂且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升降扶手的整体制造成本较高,难以实现对普通消费者的推广。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升降平顺、成本低的座椅升降扶手。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座椅升降扶手,包括用于将扶手安装在座椅上的金属扶手座、衔接在金属扶手座上的塑料升降杆、与塑料升降杆配合实现扶手升降的弹性滑动件、套接在塑料升降杆上的扶手支板,所述塑料升降杆内设有用于弹性滑动件上下滑动的空腔,所述塑料升降杆一侧开设有用于实现扶手升降的升降齿,所述升降齿沿塑料升降杆上下排布延伸,所述弹性滑动件上设有与升降齿相适配的卡齿,所述弹性滑动件的一侧向外凸起形成可按压使弹性滑动件产生弹性形变的调节键,所述扶手支板上设有用于调节键伸出扶手支板外侧的按键孔。在本技术中,所述空腔内设有用于弹性滑动件上下滑动限位的限位槽。在本技术中,所述升降齿为双排对称结构,所述塑料升降杆中设有用于卡齿伸入与升降齿配合的调节槽,所述调节键穿过调节槽伸出按键孔,所述弹性滑动件处于复位状态时,升降齿与卡齿啮合形成扶手锁定状态,所述弹性滑动件处于弹性变形状态时,升降齿与卡齿错开形成扶手自由升降调节状态。在本技术中,所述扶手支板内设有用于套入塑料升降杆的活动腔,所述扶手支板从上至下套接在塑料升降杆的外侧。在本技术中,所述弹性滑动件为环状弹片结构。在本技术中,所述塑料升降杆的一侧设有对称向外倾斜凸起的倾斜凸面Ⅰ和倾斜凸面Ⅱ,升降齿分布在倾斜凸面Ⅰ和倾斜凸面Ⅱ上,升降齿对应沿倾斜凸面Ⅰ和倾斜凸面Ⅱ倾斜设置。在本技术中,所述倾斜凸面Ⅰ和倾斜凸面Ⅱ之间的夹角142°≤α≤148°,所述升降齿包括交替排布的凸齿和凹齿,所述凸齿和凹齿的外齿面均相对倾斜设置形成升降齿与卡齿之间配合的斜顺面,相对的斜顺面相互平行。在本技术中,所述升降齿的边界通过圆角过渡。在本技术中,所述塑料升降杆从下至上向座椅靠背一侧倾斜设置,与水平面的倾斜角70.5°≤γ≤73.6°。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的升降扶手,只需要向内侧按压调节键,使弹性滑动件发生弹性形变,卡齿与升降齿之间分离开,形成自由升降调节状态,拉动扶手支板即可进行扶手高度调节,拉动扶手支板至合适的高度后,松开调节键,弹性滑动件复位,卡齿与升降齿之间啮合锁紧,形成锁定状态,即可完成扶手的高度调节,使用非常方便,同时金属扶手座采用金属材质,而塑料升降杆采用塑料材质,使扶手整体的结构强度达到保证的同时,升降结构的无需进行打磨即可达到粗糙度要求,塑料材质的塑料升降杆可以通过注塑一体成型或冲压成型,加工便捷,生产成本低,并且升降调节更平顺。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图1为本实施例的爆炸图;图2为本实施例塑料升降杆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实施例弹性滑动件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实施例弹性滑动件的主视图;图5为本实施例弹性滑动件的左视图;图6为本实施例金属扶手座与塑料升降杆的安装结构示意图;图7为图6中截面A-A的截面图;图8为图6中截面B-B的截面图;图9为本实施例扶手支板的底部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实施例:如图1至图9所示,本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座椅升降扶手,包括用于将扶手安装在座椅上的金属扶手座1、衔接在金属扶手座1上的塑料升降杆2、与塑料升降杆2配合实现扶手升降的弹性滑动件3、套接在塑料升降杆2上的扶手支板4,所述塑料升降杆2内设有用于弹性滑动件3上下滑动的空腔21,所述塑料升降杆2一侧开设有用于实现扶手升降的升降齿22,所述升降齿22沿塑料升降杆2上下排布延伸,所述弹性滑动件3上设有与升降齿22相适配的卡齿31,所述弹性滑动件3的一侧向外凸起形成可按压使弹性滑动件3产生弹性形变的调节键32,所述扶手支板4上设有用于调节键32伸出扶手支板4外侧的按键孔41,所述弹性滑动件3也采用塑料注塑一体成型,从而使升降结构的整体生产难度降低,同时升降调节更平顺,塑料材质的塑料升降杆2相对于金属材质的塑料升降杆2,其表面没有毛刺,表面更光滑,从而使升降扶手在上下调节时更平顺,不会出现调节失灵、卡死等缺陷,本技术在安装时,将塑料升降杆2底端套接在金属扶手座1的顶端,然后从空腔21内伸入螺栓将塑料升降杆2和金属扶手座1锁紧,然后将弹性滑动件3放入空腔21内,按压调节键32使弹性滑动件3整体进入空腔21内,卡齿31与升降齿22配合连接,调节键32从调节槽24伸出,然后将扶手支板4从塑料升降杆2的上部往下套入,按压调节键32使调节将缩入扶手支板4的活动腔42内,继续沿塑料升降杆2往下套,使按键孔41达到调节键32所处的位置,并使调节键32从按键孔41伸出锁定,即可完成本技术的安装,本技术通过金属扶手座1安装在座椅上,本实施例中,所述金属扶手座1为铝制扶手座。本技术在使用时,只需要向内侧按压调节键32,使弹性滑动件3发生弹性形变,卡齿31与升降齿22之间分离开,形成自由升降调节状态,拉动扶手支板4即可进行扶手高度调节,拉动扶手支板4至合适的高度后,松开调节键32,弹性滑动件3复位,卡齿31与升降齿22之间啮合锁紧,形成锁定状态,即可完成扶手的高度调节,使用非常方便。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空腔21内设有用于弹性滑动件3上下滑动限位的限位槽23,所述限位槽23设置在升降齿22相对的一侧,通过限位槽23的限位作用,使弹性滑动件3在升降调节过程中始终沿限位槽23上下运动,从而使卡齿31在上下调节复位后可以与升降齿22啮合,防止调节失灵的现象发生。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升降齿22为双排对称结构,所述塑料升降杆2中设有用于卡齿31伸入与升降齿22配合的调节槽24,所述调节键32穿过调节槽24伸出按键孔41,所述弹性滑动件3处于复位状态时,升降齿22与卡齿31啮合形成扶手锁定状态,所述弹性滑动件3处于弹性变形状态时,升降齿22与卡齿31错开形成扶手自由升降调节状态,同时在调节槽24的顶部和底部设有用于进行弹性滑动件3行程限制的上限位和下限位,从而防止弹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座椅升降扶手,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将扶手安装在座椅上的金属扶手座(1)、衔接在金属扶手座(1)上的塑料升降杆(2)、与塑料升降杆(2)配合实现扶手升降的弹性滑动件(3)、套接在塑料升降杆(2)上的扶手支板(4),所述塑料升降杆(2)内设有用于弹性滑动件(3)上下滑动的空腔(21),所述塑料升降杆(2)一侧开设有用于实现扶手升降的升降齿(22),所述升降齿(22)沿塑料升降杆(2)上下排布延伸,所述弹性滑动件(3)上设有与升降齿(22)相适配的卡齿(31),所述弹性滑动件(3)的一侧向外凸起形成可按压使弹性滑动件(3)产生弹性形变的调节键(32),所述扶手支板(4)上设有用于调节键(32)伸出扶手支板(4)外侧的按键孔(41)。/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座椅升降扶手,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将扶手安装在座椅上的金属扶手座(1)、衔接在金属扶手座(1)上的塑料升降杆(2)、与塑料升降杆(2)配合实现扶手升降的弹性滑动件(3)、套接在塑料升降杆(2)上的扶手支板(4),所述塑料升降杆(2)内设有用于弹性滑动件(3)上下滑动的空腔(21),所述塑料升降杆(2)一侧开设有用于实现扶手升降的升降齿(22),所述升降齿(22)沿塑料升降杆(2)上下排布延伸,所述弹性滑动件(3)上设有与升降齿(22)相适配的卡齿(31),所述弹性滑动件(3)的一侧向外凸起形成可按压使弹性滑动件(3)产生弹性形变的调节键(32),所述扶手支板(4)上设有用于调节键(32)伸出扶手支板(4)外侧的按键孔(4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座椅升降扶手,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腔(21)内设有用于弹性滑动件(3)上下滑动限位的限位槽(23)。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座椅升降扶手,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齿(22)为双排对称结构,所述塑料升降杆(2)中设有用于卡齿(31)伸入与升降齿(22)配合的调节槽(24),所述调节键(32)穿过调节槽(24)伸出按键孔(41),所述弹性滑动件(3)处于复位状态时,升降齿(22)与卡齿(31)啮合形成扶手锁定状态,所述弹性滑动件(3)处于弹性变形状态时,升降齿(22)与卡齿(31)错开形成扶手自由升降调节状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范会鑫
申请(专利权)人:范会鑫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