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桌椅结合型座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083260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31 23:2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桌椅结合型座椅,包括椅背、椅面和椅腿,椅腿前腿和后腿,前腿竖直固定在椅面下方,后腿包括支撑段和靠背段,靠背段上沿其长度方向设置有滑槽,椅背呈凹字型、且内凹处为缺口部,缺口部外端设置有与滑槽配合使用的滑块,椅背通过滑槽和滑块可滑动式设置在靠背段;靠背段的上端设置有与缺口部形状相同的补充板,补充板平行于椅面布置,滑槽靠近补充板的一端设置为圆形槽,椅背通过圆形槽可向补充板侧旋转设置在靠背段上,椅背旋转至与椅面平行时,补充板容纳于椅背的缺口部内。上述技术方案中提供的桌椅结合型座椅,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能有效解决现有的桌凳一体化椅存在的因连接件较多易磨损导致的使用寿命缩短问题。

A kind of desk chair combined sea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桌椅结合型座椅
本技术涉及座椅
,具体涉及一种桌椅结合型座椅。
技术介绍
目前在很多会议、培训会等场合,参与人员需要对相关的内容进行记录,对于人数较多的场合,大多时候条件无法允许参与人员都能分配到桌子,会造成很多参与人员体验感差以及身体不适情况。申请号为201310346346.2专利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桌凳一体化椅,该一体化椅包括座体,与所述座体相连接的靠体,座体包括坐体与坐体下的支脚,所述靠体通过连接件连接所述座体,并且所述连接件与所述座体之间为装卸连接;所述连接件与所述靠体之间为转动式连接或装卸式连接,或兼具装卸转动式连接;所述连接件分别连接所述靠体和所述座体,靠体的角度可调;所述连接件和所述座体之间连接有第一支撑件,所述连接件和所述靠体之间连接有第二支撑件;所述第一支撑件与所述座体之间为装卸式连接,所述第二支撑件与所述靠体之间为转动式连接或装卸式连接;并且,所述连接件、第一支撑件、第二支撑件均为长度可调的伸缩件,所述第一支撑件、第二支撑件分别设置于连接件的侧边。但是该结构需要连接件较多,长期切换磨损容易造成连接件的损坏,缩短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桌椅结合型座椅,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能有效解决现有的桌凳一体化椅存在的因连接件较多易磨损导致的使用寿命缩短问题。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桌椅结合型座椅,包括椅背、椅面和椅腿,所述椅腿包括设置在椅面前端的前腿和设置在椅面后端的后腿,所述前腿竖直固定在椅面的下方,所述后腿包括位于在椅面下方的支撑段和位于在椅面上方的靠背段,所述靠背段上沿其长度方向设置有滑槽,所述椅背呈凹字型、且内凹处为缺口部,所述缺口部外端设置有与滑槽配合使用的滑块,所述椅背通过滑槽和滑块可滑动式设置在靠背段;所述靠背段的上端设置有与缺口部形状相同的补充板,所述补充板平行于椅面布置,所述滑槽靠近补充板的一端设置为圆形槽,所述椅背通过圆形槽可向补充板侧旋转设置在所述靠背段上,所述椅背旋转至与椅面平行时,所述补充板容纳于所述椅背的缺口部内。进一步地方案为,所述补充板的三个侧边呈阶梯状,且补充板下方的宽度大于补充板上方的宽度,所述椅背的缺口部处为与阶梯状补充板相契合的倒阶梯状。进一步地方案为,所述后腿设置在椅面后端的中部,后腿包括两平行间隔布置的竖板,所述竖板与椅面相接处设置有榫槽,所述椅面后端设有榫头,所述椅面通过榫头和榫槽与后腿固定连接。更进一步地方案为,所述椅背与椅面之间的夹角为103~112°。上述技术方案中提供的桌椅结合型座椅,对座椅的椅背部分进行改进,将原有的固定安装的椅背设置成可滑动转动型的,利用椅背可滑动和转动的特性,使椅背能够实现椅背和桌板两种功能之间的转换,同时仅需要在座椅的后腿上设置供椅背滑动和转动的滑槽即可,与
技术介绍
中的桌凳一体化椅相比,本技术所述的桌椅结合型座椅,省去了大量的连接件,节省连接材料的同时,能有效避免连接件长期在桌椅之间来回转换造成的磨损,延长其座椅的使用寿命。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所述桌椅结合型座椅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所述椅背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所述桌椅结合型座椅的使用状态示意图。图中:1.椅面;2.前腿;3.椅背;31.缺口部;32.滑块;4.后腿;41.支撑段;42.靠背段;421.榫槽;422.滑槽;5.补充板。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具体说明。应当理解,以下文字仅仅用以描述本技术的一种或几种具体的实施方式,并不对本技术具体请求的保护范围进行严格限定。本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如图1、2所示,一种桌椅结合型座椅,包括椅背3、椅面1和椅腿,椅腿包括设置在椅面1前端的前腿2和设置在椅面1后端的后腿4,前腿2竖直固定在椅面1的下方,后腿4包括位于在椅面1下方的支撑段41和位于在椅面1上方的靠背段42,靠背段42上沿其长度方向设置有滑槽422,椅背3呈凹字型、且内凹处为缺口部31,缺口部31外端内侧设置有与滑槽422配合使用的滑块32,椅背3通过滑槽422和滑块32可滑动式设置在靠背段42;靠背段42的上端设置有与缺口部31形状相同的补充板5,补充板5平行于椅面1布置,滑槽422靠近补充板5的一端设置为圆形槽,椅背3通过圆形槽可向补充板5侧旋转设置在靠背段42上,椅背3旋转至与椅面1平行时,补充板5容纳于椅背3的缺口部31内,如图3所示,为椅背滑动至圆形槽处,并向补充板侧旋转,由于补充板5的三个侧边设置为阶梯状,且补充板5下方的宽度大于补充板5上方的宽度,椅背3的缺口部31处为与阶梯状补充板5相契合的倒阶梯状,椅背刚好与补充板处于同一平面内,此时椅背用作桌板使用。另外,本实施例中椅背3与椅面1之间的夹角为103~112°,该角度范围符合人体工学,是该桌椅结合型座椅用作座椅使用时,提高用户使用舒适度。具体地,本实施例中后腿4设置在椅面1后端的中部,后腿4包括两平行间隔布置的竖板,竖板与椅面1相接处设置有榫槽421,椅面1后端设有榫头,椅面1通过榫头和榫槽421与后腿4固定连接,两个后腿的顶部还可以使用连接板相连,以提高后腿的稳定性和整个座椅的牢固性。总之,本技术提供的桌椅结合型座椅,能够实现在座椅和带桌板座椅之间的快速切换,且与
技术介绍
中涉及的桌凳一体化椅相比,采用更少的连接件,切换时所需的连接结构较少,转换迅速,能有效减少连接件的磨损,延长座椅的使用寿命。上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技术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对于本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获知本技术中记载内容后,在不脱离本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对其作出若干同等变换和替代,这些同等变换和替代也应视为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桌椅结合型座椅,包括椅背、椅面和椅腿,其特征在于:所述椅腿包括设置在椅面前端的前腿和设置在椅面后端的后腿,所述前腿竖直固定在椅面的下方,所述后腿包括位于在椅面下方的支撑段和位于在椅面上方的靠背段,所述靠背段上沿其长度方向设置有滑槽,所述椅背呈凹字型、且内凹处为缺口部,所述缺口部外端设置有与滑槽配合使用的滑块,所述椅背通过滑槽和滑块可滑动式设置在靠背段;所述靠背段的上端设置有与缺口部形状相同的补充板,所述补充板平行于椅面布置,所述滑槽靠近补充板的一端设置为圆形槽,所述椅背通过圆形槽可向补充板侧旋转设置在所述靠背段上,所述椅背旋转至与椅面平行时,所述补充板容纳于所述椅背的缺口部内。/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桌椅结合型座椅,包括椅背、椅面和椅腿,其特征在于:所述椅腿包括设置在椅面前端的前腿和设置在椅面后端的后腿,所述前腿竖直固定在椅面的下方,所述后腿包括位于在椅面下方的支撑段和位于在椅面上方的靠背段,所述靠背段上沿其长度方向设置有滑槽,所述椅背呈凹字型、且内凹处为缺口部,所述缺口部外端设置有与滑槽配合使用的滑块,所述椅背通过滑槽和滑块可滑动式设置在靠背段;所述靠背段的上端设置有与缺口部形状相同的补充板,所述补充板平行于椅面布置,所述滑槽靠近补充板的一端设置为圆形槽,所述椅背通过圆形槽可向补充板侧旋转设置在所述靠背段上,所述椅背旋转至与椅面平行时,所述补充板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卓然张舒钥杨含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林业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