灌注桩桩身周围土体加固施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5083259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31 23:2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建筑施工领域,尤其是一种灌注桩桩身周围土体加固施工方法,加工无缝注浆管,由注浆管上加工有溢浆孔;利用履带式液压潜孔钻机在灌注桩桩身周围进行孔位钻进,使注浆孔均匀布置在灌注桩桩身外侧周围;高压注浆机由下向上进行注浆,直到所有的注浆孔完成注浆为止;所有注浆孔完成注浆后,拔出注浆管并对注浆孔进行封孔固定;注浆区域土体固化后,利用旋挖钻机进行钻孔灌注桩施工。本发明专利技术有效增强了土体间的强度,保证了成孔质量,防止塌孔现象的发生,减少了沉渣现象。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灌注桩桩身周围土体加固施工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施工领域,尤其是一种灌注桩桩身周围土体加固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传统的灌注桩成孔工艺方法有正、反循环钻孔、冲击成孔、干作业挖孔、旋挖钻孔等,不同地层选用不同成孔设备。当遇到回填尾矿砂、碎石区域,经过现场试桩,该地质条件下钻孔时塌孔明显,无法成桩。尾矿砂与碎石间孔隙率较大,且无粘聚力,地层相对水位较高等;由于土体稳定性极差,用水量明显,当机械成孔时,需制备泥浆比重较高的泥浆液;当人工挖孔时,需随挖随浇筑护壁混凝土,且存在较大的安全危险性。由于碎石层孔隙率较大,无粘性,无法使用泥浆护壁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有效增强土体间的强度,保证成孔质量,防止塌孔的灌注桩桩身周围土体加固施工方法。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灌注桩桩身周围土体加固施工方法,按照如下步骤进行:A、加工无缝注浆管,由注浆管底部向上300mm处开始加工溢浆孔,溢浆孔以及注浆管的底部分别用透明胶带密封;B、根据浆液扩散半径以及灌注桩的桩径,确定注浆孔的位置与个数,利用履带式液压潜孔钻机在灌注桩桩身周围进行孔位钻进,使注浆孔均匀布置在灌注桩桩身外侧周围;C、将注浆管插入注浆孔内,通过高压注浆机由下向上进行注浆,一个注浆孔注浆完成后跳注到另一个注浆管对其对应的注浆孔开始注浆,根据浆液的扩散速度对每个注浆孔进行分阶段多次注浆,直到所有的注浆孔完成注浆为止;D、所有注浆孔完成注浆后,拔出注浆管并对注浆孔进行封孔固定;E、注浆区域土体固化后,利用旋挖钻机进行钻孔灌注桩施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在灌注桩桩身周围注浆加固的施工方法,有效增强了土体间的强度,保证了成孔质量,防止塌孔现象的发生,减少了沉渣现象,避免因地基不均匀沉降及桩体质量造成质量事故的发生。进一步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优选方案是:步骤A中的注浆管环形对称设置有两排溢浆孔,每排溢浆孔设置有三个,同排溢浆孔的间距为200mm,每个溢浆孔的孔径为3~5mm。步骤B中注浆孔设置有8个,每个注浆孔分别距灌注桩桩身200mm,8个注浆孔在灌注桩桩身外侧均匀布置。步骤C中的注浆压力为0.2~0.3Mpa,注浆流量为7~10L/min。步骤B中潜孔钻机进行孔位钻进时,当遇到碎石层与风化岩层时,潜孔钻机进行加压回旋冲击,直到达到孔深的设计要求,注浆孔底进入强风化花岗片麻岩1000mm。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注浆管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的A-A断面图;图4为灌注桩桩身周围注浆管的排布示意图;图5为钻孔灌注桩施工的示意图;图中:注浆管1;潜孔钻机2;潜孔钻杆3;钻孔马达4;冲击器5;溢浆孔6;旋挖钻机7;主卷扬8;旋挖钻杆9;旋挖钻头10;尾矿砂11;碎石层12;风化岩13。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说明。一种灌注桩桩身周围土体加固施工方法,按照如下步骤进行:A、加工无缝注浆管11,由注浆管1底部向上300mm处开始加工溢浆孔6,注浆管1环形对称设置有两排溢浆孔6,每排溢浆孔6竖向设置有三个,同排溢浆孔6的间距为200mm,每个溢浆孔6的孔径为5mm。所有溢浆孔6以及注浆管1的底部分别用透明胶带密封。B、根据浆液扩散半径以及灌注桩的桩径,确定注浆孔的位置与个数,注浆孔在灌注桩桩身周围均匀设置有8个,每个注浆孔的中心距离灌注桩桩身均为200mm。利用履带式液压潜孔钻机2在灌注桩桩身周围进行孔位钻进,使注浆孔均匀布置在灌注桩桩身外侧周围,履带式液压潜孔钻机2(三一重工SR205,钻孔直径为600~1800mm,最大钻孔深度为6400mm,最大压力165N)进行液压驱动,钻机马达带动潜孔钻杆3通过冲击器5进入地面以下地层。当遇到碎石层12与风化岩13层时,潜孔钻机2进行加压回旋冲击,直到达到孔深的设计要求,注浆孔底进入强风化花岗片麻岩1000mm。C、将注浆管1的底端插入任意一个注浆孔中,通过高压注浆机对注浆孔进由下向上进行注浆,注浆压力为0.2~0.3Mpa,注浆流量为7~10L/min,该注浆孔注浆完成后马上跳注到另一根灌注桩桩身周围的任意一个注浆孔。注浆孔注浆时,根据浆液的扩散速度,对每个注浆孔分阶段多次注浆,直到所有的注浆孔都注浆完成。D、所有注浆孔完成注浆后,拔出注浆管1,并用专用封孔材料聚氨酯封堵剂进行孔口封堵,该物质具有遇水后发生化学反应,形成弹性胶状固结体,从而达到封浆作用。E、当注浆区域土体固化后,灌注桩周围尾矿砂11及碎石层12形成环向整体,固化完成后,利用旋挖钻机77进行钻孔灌注桩施工,将旋挖钻机77的钻机钻杆与钻机钻头(钻机钻头为双边进土斗齿捞沙钻头)连接,接口用连接销固定,防止钻机钻头掉落,然后旋挖钻机77驱动旋挖钻机77主卷扬8带动钻机钻杆与钻机钻头进行旋挖钻进,钻进过程中应注意孔内地下水位,并用专用泥浆化合物进行泥浆护壁施工;护筒内泥浆面应高于地下水位1000~1500mm,且泥浆面不低于护筒底部500mm以上。通过潜孔钻机2将注浆管1打入土体内,浆液在注浆管1内均匀的注入地层中,浆液以渗透方式,填充缝隙间的水分和空气后占据其位置,经控制一端时间后,浆液将碎石和尾矿砂11间隙凝结成一个整体,从而是灌注桩桩身周围的土体加固,减少地基沉降量,土体加固达到设计强度后,即可进行旋挖钻孔灌注桩施工。以上仅为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但对本专利技术的保护并不局限于此,所有涉及本
技术人员所能想到的对本技术方案技术特征提出的等效变化或替换,都包含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灌注桩桩身周围土体加固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按照如下步骤进行:/nA、加工无缝注浆管,由注浆管底部向上300mm处开始加工溢浆孔,溢浆孔以及注浆管的底部分别用透明胶带密封;/nB、根据浆液扩散半径以及灌注桩的桩径,确定注浆孔的位置与个数,利用履带式液压潜孔钻机在灌注桩桩身周围进行孔位钻进,使注浆孔均匀布置在灌注桩桩身外侧周围;/nC、将注浆管插入注浆孔内,通过高压注浆机由下向上进行注浆,一个注浆孔注浆完成后跳注到另一个注浆管对其对应的注浆孔开始注浆,根据浆液的扩散速度对每个注浆孔进行分阶段多次注浆,直到所有的注浆孔完成注浆为止;/nD、所有注浆孔完成注浆后,拔出注浆管并对注浆孔进行封孔固定;/nE、注浆区域土体固化后,利用旋挖钻机进行钻孔灌注桩施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灌注桩桩身周围土体加固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按照如下步骤进行:
A、加工无缝注浆管,由注浆管底部向上300mm处开始加工溢浆孔,溢浆孔以及注浆管的底部分别用透明胶带密封;
B、根据浆液扩散半径以及灌注桩的桩径,确定注浆孔的位置与个数,利用履带式液压潜孔钻机在灌注桩桩身周围进行孔位钻进,使注浆孔均匀布置在灌注桩桩身外侧周围;
C、将注浆管插入注浆孔内,通过高压注浆机由下向上进行注浆,一个注浆孔注浆完成后跳注到另一个注浆管对其对应的注浆孔开始注浆,根据浆液的扩散速度对每个注浆孔进行分阶段多次注浆,直到所有的注浆孔完成注浆为止;
D、所有注浆孔完成注浆后,拔出注浆管并对注浆孔进行封孔固定;
E、注浆区域土体固化后,利用旋挖钻机进行钻孔灌注桩施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灌注桩桩身周围土...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桐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二十二冶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