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亲肤抗氯锦纶面料及其制备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083040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31 23:2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亲肤抗氯的锦纶面料及其制备工艺,属于锦纶面料技术领域,所述锦纶面料由外层和内层组成,其中外层为耐氯型聚氨酯膜,内层由锦纶纤维与莫代尔纤维混纺编织而成;上述锦纶面料的制备工艺为:S1原料准备、S2真空缩聚、S3纺丝工序、S4混纺工序、S5丝光处理、S6表面涂覆。本发明专利技术制得的锦纶面料具有抗氯性强、舒适亲肤的特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亲肤抗氯锦纶面料及其制备工艺
本专利技术属于锦纶面料
,具体为一种亲肤抗氯锦纶面料及其制备工艺。
技术介绍
锦纶是聚酰胺类纤维的统称,是世界上最早的合成纤维品种,由于其性能优良,原料资源丰富,一直被广泛使用。其质地虽不如莱卡面料扎实,但弹性柔软度已与莱卡不相上下。是目前泳装最常使用的面料,适用于中等价位的泳衣产品。锦纶面料以其优异的耐磨性以及良好的弹性而著称,因这一特点其适用于制作浸泡在水中穿着的游泳衣。但是,由于锦纶纤维上有醚键的结构会被游泳池消毒用的活性氯所作用,致使其脆化。聚酯类聚氨酯纤维虽然能耐活性氯,但是聚酯类聚氨酯纤维易发霉,且弹性较低。聚醚类聚氨酯弹性纤维的弹性回复性、低温特性、耐水解性、耐碱性都很好,但是耐氯性稍差一些。人们期望提高锦纶纤维的耐氯性能,使其在作为泳衣原材料时的功能更加趋于完整。泳衣面料的舒适性能主要指标为弹性伸长率和弹性回复率。优质的泳衣面料质地柔软,弹性好,回弹复原性也好,多次拉伸仍能回到原样,因此良好的弹性也是泳衣面料所主要追求的特质。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亲肤抗氯的锦纶面料及其制备工艺,本专利技术制得的锦纶面料具有抗氯性强、舒适亲肤的特点。本专利技术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亲肤抗氯的锦纶面料,所述锦纶面料由外层和内层组成,其中外层为耐氯型聚氨酯膜,内层由锦纶纤维与莫代尔纤维混纺编织而成;所述耐氯型聚氨酯膜制备工艺为:首先将磷酸和正丁醇按照2:1的重量比加入催化釜中,于35-40℃下进行排氧催化25-35min,加入除氯剂后向催化釜中通入环氧丙烯,于40-50℃下进行20-22h的反应得到制备的聚醚中间体,抽真空脱水排氧,加入2,4'-二苯甲烷二异氰酸酯于60℃下反应15min后,加入扩链剂反应25min,得到耐氯型聚氨酯。进一步的,所述外层厚度为0.8mm-1.5mm,所述内层厚度为0.5mm-0.8mm。进一步的,所述内层中锦纶纤维与莫代尔纤维是按照重量比为(5-8):(1-2)的比例混纺而成的。进一步的,述除氯剂为氧化锌和氧化镁按照重量比为(3-7):(2-4)的比例组成。一种制备上述亲肤抗氯的锦纶面料的工艺,包括以下步骤:S1原料准备:将二元醇、二元酸以及二氧化钛按照15:12:2的重量比混合调配成浆料;S2真空缩聚:将S1步骤得到的浆料输送至缩聚釜内,再加入亲水基团单体、增链剂、催化剂以及交联剂,在真空的条件下匀速搅拌30-50min,过滤器过滤,得到高聚物熔体;S3纺丝工序:将S2步骤得到的高聚物熔体再由计量泵计量后输送至保温装置,增大保温装置内的压力至230kpa,高聚物熔体由保温装置内的中空喷丝板上的微孔以丝线状挤出,丝线通过冷却装置冷却,得到锦纶纤维;S4混纺工序:将S3步骤得到的锦纶纤维与莫代尔纤维按重量比为(5-8):(1-2)的比例混合纺织得到混纺锦纶面料;S5丝光处理:将S4步骤得到的混纺锦纶面料放入200-230g/L的烧碱溶液中,并加入浓度为1-3g/L的浸润剂于10-13℃的温度下浸润2-5min,加入酸溶液中和,水洗后得到内层面料;S6表面涂覆:将耐氯型聚氨酯膜按照厚度比例涂覆至上述内层面料表面,得到亲肤抗氯的锦纶面料。进一步的,所述步骤S1中二元醇为乙二醇,二元酸为邻苯二甲酸。进一步的,所述步骤S2中搅拌速率为80-100r/min。进一步的,所述步骤S2中亲水基团单体为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所述增链剂为1,3-丁二烯,所述催化剂为碳酸钾和氯化钾按照3:1的重量比混合而成的混合物,所述交联剂为二亚乙基三胺。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1)、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主要原料为改良后的锦纶面料,其良好的耐磨性和弹性使其很适合用作泳衣面料。在锦纶纤维的制备中加入了二氧化钛提高了锦纶纤维的弹性,并弥补了锦纶纤维色泽上的缺陷;采用中空喷丝板来制造出中空的锦纶纤维,具有材质轻、保暖性好的特点,由于中空的结构,使其具有一定的芯吸效应,能迅速吸附湿气,保持干爽,同时,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作为亲水基团单体的加入使得面料的吸水性增强,而1,3-丁二烯作为增链剂可以有效降低纤维的伸长模型量,提高人在穿着时的舒适度。(2)、本专利技术泳衣面料采用双层设计,外层为耐氯型聚氨酯膜,能够在保证泳衣面料高密度、高防水性能的同时增强泳衣抗氯的性能;双层面料的设计赋予了泳衣面料双向弹力特征,有效降低了泳衣穿着时的黏着感,提高穿着中的舒适度。(3)、本专利技术泳衣面料内层由锦纶纤维与莫代尔纤维混纺而成,莫代尔纤维具有合成纤维的强力和韧性,吸湿排汗性也较好,并能显著提升纤维的光泽亮度;通过将混纺后的锦纶纤维进行丝光处理,够使面料既具有丝绸般光泽和手感.又具有吸湿排汗功能效果。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但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不局限于以下所述。实施例1一种制备亲肤抗氯锦纶面料的工艺,包括以下步骤:S1原料准备:将乙二醇、二元酸邻苯二甲酸以及二氧化钛按照15:12:2的重量比混合调配成浆料;S2真空缩聚:将120gS1步骤得到的浆料输送至缩聚釜内,再加入2.2g的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0.7g的由1,3-丁二烯、碳酸钾和氯化钾按照3:1的重量比混合而成的催化剂以及1.3g的二亚乙基三胺,在真空的条件下以80r/min的搅拌速率匀速搅拌30min,过滤器过滤,得到高聚物熔体;S3纺丝工序:将S2步骤得到的高聚物熔体再由计量泵计量后输送至保温装置,增大保温装置内的压力至230kpa,高聚物熔体由保温装置内的中空喷丝板上的微孔以丝线状挤出,丝线通过冷却装置冷却,得到锦纶纤维;S4混纺工序:将S3步骤得到的锦纶纤维与莫代尔纤维按重量比为5:1的比例混合纺织得到混纺锦纶面料;S5丝光处理:按照水量计,将S4步骤得到的混纺锦纶面料放入200g/L的烧碱溶液中,并加入1g/L的浸润剂于10℃的温度下浸润2min,加入酸溶液中和,水洗后得到内层面料;S6表面涂覆:将耐氯型聚氨酯涂覆至上述内层面料表面,外层厚度为0.8mm,内层厚度为0.5mm,得到亲肤抗氯的锦纶面料,其中所述耐氯型聚氨酯制备工艺为:首先将24g磷酸和12g正丁醇加入催化釜中,于35℃下进行排氧催化25min,加入2g的由氧化锌和氧化镁按照重量比为3:2的比例组成的除氯剂后向催化釜中通入0.8g的环氧丙烯,于40℃下进行20h的反应得到制备的聚醚中间体,取出30g进行抽真空脱水排氧,加入1g的2,4'-二苯甲烷二异氰酸酯于60℃下反应15min后,加入1.2g的扩链剂反应25min,得到耐氯型聚氨酯。实施例2一种制备上述亲肤抗氯的锦纶面料的工艺,包括以下步骤:S1原料准备:将乙二醇、二元酸为邻苯二甲酸以及二氧化钛按照15:12:2的重量比混合调配成浆料;S2真空缩聚:将120gS1步骤得到的浆料输送至缩聚釜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亲肤抗氯锦纶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锦纶面料由外层和内层组成,其中外层为耐氯型聚氨酯膜,内层由锦纶纤维与莫代尔纤维混纺编织而成;所述耐氯型聚氨酯的制备工艺为:首先将磷酸和正丁醇加入反应容器中,于35-40℃下进行排氧催化25-35min,加入除氯剂后向反应容器中通入环氧丙烯,于40-50℃温度下反应20-22h,得到聚醚中间体,抽真空脱水排氧,加入2,4'-二苯甲烷二异氰酸酯反应后,加入扩链剂得到耐氯型聚氨酯。/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亲肤抗氯锦纶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锦纶面料由外层和内层组成,其中外层为耐氯型聚氨酯膜,内层由锦纶纤维与莫代尔纤维混纺编织而成;所述耐氯型聚氨酯的制备工艺为:首先将磷酸和正丁醇加入反应容器中,于35-40℃下进行排氧催化25-35min,加入除氯剂后向反应容器中通入环氧丙烯,于40-50℃温度下反应20-22h,得到聚醚中间体,抽真空脱水排氧,加入2,4'-二苯甲烷二异氰酸酯反应后,加入扩链剂得到耐氯型聚氨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亲肤抗氯锦纶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层厚度为0.8mm-1.5mm,所述内层厚度为0.5mm-0.8mm。


3.根据一种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亲肤抗氯锦纶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层中锦纶纤维与莫代尔纤维是按照重量比为(5-8):(1-2)的比例混纺而成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亲肤抗氯锦纶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除氯剂为氧化锌和氧化镁按照重量比为(3-7):(2-4)的比例组成。


5.一种制备权利要求1所述亲肤抗氯锦纶面料的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原料准备:将二元醇、二元酸以及二氧化钛混合调配成浆料;
S2真空缩聚:将S1步骤得到的浆料输送至缩聚釜内,再加入亲水基团单体、增链剂、催化剂以及交联剂,在真空的条件下匀速搅拌30-50mi...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美娜王丽琼许永祝洪少琪洪家鹏游玲张丽春魏新吉杨敏
申请(专利权)人:晋江市七彩狐服装织造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