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东南大学专利>正文

基于间壁换热与微波加热相结合的废轮胎裂解装置及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082190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31 23:2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基于间壁换热与微波加热相结合的废轮胎裂解装置及方法,该裂解装置的主体为水平圆柱形的壳体(12),在壳体的左侧设有螺旋输送装置(3),螺旋输送装置的右半段位于壳体中,在螺旋输送装置左侧上部设有设有进料口(2),螺旋输送装置由第一调速电机(1.1)驱动,在壳体的右侧下端设有热解炭黑收集箱(11),电加热装置(6)安装在壳体外的前段,微波加热段的微波加热装置(9)安装在壳体外的后段,壳体下部有四个支撑架(4)支撑整个装置,壳体内设有螺旋叶片(13)自左向右贯穿壳体。本发明专利技术利用螺旋结构输送物料,改善了反应器的物料适应性;废轮胎颗粒在前段电加热的持续升温过程中实现了轻微炭化,大大提高了其吸波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基于间壁换热与微波加热相结合的废轮胎裂解装置及方法
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基于间壁换热与微波加热相结合的废轮胎裂解装置,属于固体废弃物再利用

技术介绍
废轮胎能量密度高,产量增速大,但不合理的利用会污染环境。废轮胎热解是一种极具潜力的综合化、资源化利用技术,传统的加热方式会导致废轮胎裂解效率很低,主要是由于轮胎为热不良导体,且轮胎颗粒热阻相对较大,因此需要较大的停留时间才能达到裂解要求。因此在传统加热方式下,反应器的长度及体积变得很大,为了减小反应器的主体长度,微波加热作为一种新型加热方式被广泛应用起来。微波是指频率为300MHz~300GHz的电磁波,微波加热的基本原理是:在高频电磁作用下,介质材料中的极性分子从原来的随机分布状态转向按电场的极性排列取向,取向运动以每秒数十亿的频率不断变化,从而造成分子剧烈运动与碰撞摩擦,产生热量,使介质温度不断升高。微波具有穿透性、选择加热、加热均匀等特性。从而可以对物料进行内外部同时加热,大大减小了物料的停留时间,克服了物料热阻大的难点。微波加热反应器为废轮胎热解技术的核心部件。现有的微波加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间壁换热与微波加热相结合的废轮胎裂解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裂解装置的主体为水平圆柱形的壳体(12),在壳体(12)的左侧设有螺旋输送装置(3),螺旋输送装置(3)的右半段位于壳体(12)中,在螺旋输送装置(3)左侧上部设有进料口(2),螺旋输送装置(3)由第一调速电机(1.1)驱动,在壳体(12)的右侧下端设有热解炭黑收集箱(11),电加热装置(6)安装在壳体(12)外的前段,微波加热段的微波加热装置(9)安装在壳体(12)外的后段,壳体(12)下部有四个支撑架(4)支撑整个装置,壳体(12)内设有螺旋叶片(13)自左向右贯穿壳体。/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间壁换热与微波加热相结合的废轮胎裂解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裂解装置的主体为水平圆柱形的壳体(12),在壳体(12)的左侧设有螺旋输送装置(3),螺旋输送装置(3)的右半段位于壳体(12)中,在螺旋输送装置(3)左侧上部设有进料口(2),螺旋输送装置(3)由第一调速电机(1.1)驱动,在壳体(12)的右侧下端设有热解炭黑收集箱(11),电加热装置(6)安装在壳体(12)外的前段,微波加热段的微波加热装置(9)安装在壳体(12)外的后段,壳体(12)下部有四个支撑架(4)支撑整个装置,壳体(12)内设有螺旋叶片(13)自左向右贯穿壳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间壁换热与微波加热相结合的废轮胎裂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壳体(12)左侧连接有旋转齿轮(5)。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基于间壁换热与微波加热相结合的废轮胎裂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旋叶片(13)焊接在壳体(12)内,由第二调速电机(1.2)驱动旋转齿轮(5)带动螺旋叶片(13)和壳体(12)一起转动。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基于间壁换热与微波加热相结合的废轮胎裂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微波加热段的微波加热装置(9)焊制在壳体(12)上随壳体一起转动,在微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肖睿郑宏彬曾德望王兵
申请(专利权)人:东南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