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上海大学专利>正文

苯乙酮及其衍生物取代的噻唑基紫精强荧光变色材料的制备方法和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25082165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31 23:25
苯乙酮及其衍生物取代的噻唑基紫精强荧光变色材料,其结构式如下式所示,其合成方法为:将2,5‑二(4‑吡啶基)噻唑并[5,4‑d]噻唑、α‑卤代苯乙酮或其取代衍生物混合于溶剂中,加热回流,即得目标产物。本发明专利技术的4PV·2Br紫精具有较高区分的溶剂显色,在最大激发波长397nm的光激发下,发出467nm的亮蓝色荧光,量子产率高达0.97,荧光寿命可达1.93ns,具有稳定的激发态;其水溶液以及制备的PVA柔性透明发光薄膜长久放置仍能保持稳定的蓝光发射,在pH 3~7的水溶液中也能保持稳定的发光性能,在长时间的紫外光照下保持发射稳定,可开发为新型的生物标记和发光显示材料。4PV·2B(Ph)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苯乙酮及其衍生物取代的噻唑基紫精强荧光变色材料的制备方法和应用
本专利技术涉及有机合成
,具体涉及苯乙酮及其衍生物取代的噻唑基紫精强荧光变色材料的制备方法和应用。
技术介绍
传统的紫精化合物是一类1,1'-二取代-4,4'-联吡啶阳离子盐,因其合成简单,能够在丰富的外界刺激下(如光、热、电、压力)发生伴随有明显颜色变化的两步可逆氧化还原反应而被广为研究,主要应用于光、热和电致变色器件、分子识别等领域。紫精化合物作为一类缺电子体有机显色材料,尽管能与供电子体发生电子转移生成自由基而显色,但其自由基易被空气中氧气或溶液中溶解氧所淬灭,导致其显色不能持久且失去可逆性,使得其只能在无氧条件下使用,这严重限制了紫精化合物材料的潜在应用价值与前景。通过分子设计修饰4,4'-联吡啶骨架和支链的取代基是解决该问题的最好方法。研究者们发现,通过设计扩展紫精分子使其具有更大的共轭平面,更优异的电子接收能力,达到更灵敏的响应且更稳定的阳离子自由基显色态。目前基于扩展紫精性能的研究除了在变色材料领域,已经扩展到有机电池、光解水催化剂、生物成像等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苯乙酮及其衍生物取代的噻唑基紫精强荧光材料,其特征在于,其结构式如下式所示:/n

【技术特征摘要】
1.苯乙酮及其衍生物取代的噻唑基紫精强荧光材料,其特征在于,其结构式如下式所示:



其中,R1、R2为H、F、Cl、Br、OH、COOH或苯基;X为Cl、Br或四苯基硼。


2.权利要求1中的苯乙酮及其衍生物取代的噻唑基紫精强荧光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为下列方法之一:
方法一:将2,5-二(4-吡啶基)噻唑并[5,4-d]噻唑、α-卤代苯乙酮或其取代衍生物混合于溶剂中得混合液;将混合液在加热条件下回流一段时间,冷却,收集沉淀,洗涤,干燥,得到黄色粉末即为苯乙酮及其衍生物取代的噻唑并[5,4-d]噻唑基二溴紫精;
方法二:将方法一制得的苯乙酮及其衍生物取代的噻唑并[5,4-d]噻唑基紫精溶于溶剂中,加入四苯硼酸钠,于密闭、避光条件下搅拌一段时间,收集沉淀,洗涤,干燥,得黄色粉末即为苯乙酮取代噻唑并[5,4-d]噻唑基二四苯基硼紫精。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一中的2,5-二(4-吡啶基)噻唑并[5,4-d]噻唑与α-卤代苯乙酮或取代衍生物的摩尔比为1:2~4。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柏跃玲黄晨徐甲强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