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具有多孔隙的离子交换膜及其制造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可以缩短制造工时,而且提升离子交换效果及增加发电量的离子交换膜及其制造方法。
技术介绍
目前一般发电装置的电解槽中均会设置有一离子交换膜〔请参考第八图所示〕,藉以可供阴极中的阴离子及阳极中的阳离子进行交换反应后,使其产生电能。现有离子交换膜的构造,如2016年5月11日所公告的专利技术第I532596号「离子交换膜及其制造方法」中国台湾专利申请,其揭露了:由不织布片、与设于该不织布片其中之一的表面的离子交换树脂涂覆层所构成,该不织布片在两面具有纤维直径为8~30μm的长纤维层,而且作为中间层该长纤维层之间具有由纤维直径为5μm以下的微细纤维层以纤维彼此熔接方式形成的纤维层构造;其中该离子交换树脂涂覆层是藉由从形成于剥离薄膜上的离子交换树脂层进行转印而形成;该离子交换膜具有0.1MPa以上的破裂强度、以及5Ωcm2以下的电阻值(25℃);且于25℃的纯水中浸泡24小时后的湿润状态下,该离子交换树脂涂覆层的表面粗糙度Ra为10μm以下。然而,该专利申请所制成的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具有多孔隙的离子交换膜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含以下步骤:/nA.将一多孔隙材料置入一加热空间内;/nB.使所述加热空间内形成真空状态;/nC.于所述加热空间内充满氢气及氧气;/nD.点燃所述氢气及所述氧气,使所述加热空间由室温升温至工作温度,所述工作温度为1400℃至1700℃之间;/nE.于所述加热空间内充满氮气,使所述加热空间的所述工作温度降温至所述室温;/nF.重复上述步骤B至步骤E的制程至少5次,以烧结成一离子交换膜。/n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1.一种具有多孔隙的离子交换膜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含以下步骤:
A.将一多孔隙材料置入一加热空间内;
B.使所述加热空间内形成真空状态;
C.于所述加热空间内充满氢气及氧气;
D.点燃所述氢气及所述氧气,使所述加热空间由室温升温至工作温度,所述工作温度为1400℃至1700℃之间;
E.于所述加热空间内充满氮气,使所述加热空间的所述工作温度降温至所述室温;
F.重复上述步骤B至步骤E的制程至少5次,以烧结成一离子交换膜。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多孔隙的离子交换膜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孔隙材料为粉末状的碳化硅或蓝宝石。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多孔隙的离子交换膜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空间为一加热炉,经由所述加热炉的一通气口,对于所述加热空间内抽取真空。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具有多孔隙的离子交换膜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经由所述通气口对于所述加热空间内注入高浓度的所述氢气及所述氧气混合。
技术研发人员:张睿中,
申请(专利权)人:元创绿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中国台湾;7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