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充电电池及控制金属原子的电子游离用以充电的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充电电池及控制金属原子的电子游离用以充电的方法,特别是指将能量施加在金属原子的原子核上,使原子核吸收能量而扩展其影响范围,金属原子的电子即脱离该原子核形成游离电子用以对电池充电的专利技术。
技术介绍
电池是借由电解液与电极金属间的化学作用,使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一种放电装置。但是化学反应充分反应完全而释放化学能之后,电池即无法再进行放电。而习知的充电电池例如中国台湾专利技术专利第I601329号「可充电电池」,该案揭露欲对电池充电时,将可充电电池本体通过连接器接头连接外部电源即可进行储存电量的作用。前案的技术特征是将电池直接接上逆电压后,使化学反应形成逆反应,将电能再次转化为化学能储存。但是前案的充电电池因为要接上电源,因而无法一次对大量电池充电。另外要说明的是,当原子中的原子核吸收能量而扩展其影响范围时,金属原子的电子即脱离该原子核形成游离电子,而不再受到原子核的束缚,当接上导线及负载时,即形成电流回路。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控制金属原子的电子游离用以充电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在一电池的一电解液中置入一原子模型,该原子模型为受过X射线照射的金属; 在该电池放电后,将该电池置入二电磁铁之间,所述电磁铁产生高指向性的一电场且方向朝向彼此;该电场以电磁波型态将能量传递至该原子模型的金属原子的原子核上,原子核吸收能量而扩展其影响范围,该金属原子的电子即脱离该原子核形成游离电子,该游离电子将能量传递给该电池的一电极,因而产生逆电压以进行充电。/n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1.一种控制金属原子的电子游离用以充电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在一电池的一电解液中置入一原子模型,该原子模型为受过X射线照射的金属;在该电池放电后,将该电池置入二电磁铁之间,所述电磁铁产生高指向性的一电场且方向朝向彼此;该电场以电磁波型态将能量传递至该原子模型的金属原子的原子核上,原子核吸收能量而扩展其影响范围,该金属原子的电子即脱离该原子核形成游离电子,该游离电子将能量传递给该电池的一电极,因而产生逆电压以进行充电。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金属原子的电子游离用以充电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原子模型包含重量百分比为80至90之间的铝以及重量百分比为10至20之间的镓。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控制金属原子的电子游离用以充电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原子模型包含重量百分比为90的铝以及重量百分比为10的镓。
技术研发人员:张睿中,
申请(专利权)人:元创绿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中国台湾;TW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