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难降解有机废水生物处理增效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5081291 阅读:4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31 23:2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难降解有机废水生物处理增效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强化废水预处理;S2:投加特种生物菌;S3:增加生物球形填料;本发明专利技术改进后由于增设了芬顿处理工艺、投加了特种增效菌、生物填料、可将大部分长链有机物、苯酚等有毒物进行有效断链、分解、提高了废水可生化性,有利于生物菌的大量繁殖,生化处理系统出水明显改善且保持运行稳定,出水指标低于排放标准。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难降解有机废水生物处理增效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废水处理
,具体为一种难降解有机废水生物处理增效方法。
技术介绍
随着越来越多的人重视环保问题以及国家对于环保排放标准的提高,对现有很多化工厂产生的污水排放做出了更严格的要求,传统的化工厂生产的废水成份复杂,水中含有烷基酚、多聚醛、甲醇、甲苯等有机物;这类有机废水不仅有机物浓度高,而且难降解,具有毒性,易对后续生物处理不利;原处理工艺虽然能将该类水处理至达标排放,但经生化处理后出水稳定性差,经常出水超标;使得原本该排放水不得不返回水处理系统重新处理,造成工厂水处理效率下降,进而对生产产生重要影响,因此,开发一种能提高生化水处理系统稳定性的工艺显得尤为重要。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难降解有机废水生物处理增效方法,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难降解有机废水生物处理增效方法,包括原废水处理工艺和在原废水处理工艺中加入的以下三个步骤,该方法增加的三个步骤为:S1:强化废水预处理,该过程包括以下具体步骤:a、增设一级芬顿试剂处理工艺针对废水中大分子有机物进行氧化降解处理;b、开启循环泵及曝气,控制泵循环流量为2.4立方/时,铁碳与水充分接触,循环方式为下进上出,每批次曝气时间为8小时,曝气气水比为1:15;c、8小时反应完成后,将水打入芬顿试剂反应罐,控制水中的二价铁离子与过氧化氢的重量比为1:1;d、维持反应时间为4-6小时,让投加药剂有水反应完全;e、将反应完成后的水打入至中和池,进入中和、混凝、沉降分离阶段,泥水在沉降池进行分离,泥进行压滤处理,水则入调节池均质调节,采用生活废水、化验室用水、废水喷淋洗涤水进行调节,调节后控制进水CODCr在3000-4000mg/l之间,总盐含量为1.1%;f、均质调节完成并经检测在控制指标范围后,可进入生化系统处理;S2:投加特种生物菌,具体投加步骤包括:g、将OBT®裂解菌、BIOFORM®ME菌分别投加于一个带曝气装置的1立方槽体内,再打入好氧段出水,比例为1公斤细菌40升水配制,共15公斤细菌,600公斤水;在加水完成后在槽内投加红糖、磷酸二氢钾、尿素,比例按C:N:P=100:5:1投加,开启曝气,控制DO=2-4mg/l,曝气24小时,对细菌进行培养,完成后待用;h、生化系统停止进水、出水3天,关闭好氧池内曝气,静置排出部分生化泥,泥量控制在总量的1/4,再开启曝气,将阔繁后的细菌分别打入生化水解酸化池(75立方)、好氧池内(75立方),投加量以池容100mg/m3计;然后再进行阔繁悶曝3天,维持溶解氧2-4mg/l,检测营养比,不足及时添加;i、第4天开始进正常水量的1/3、后逐步增加至第6天开始以正常设计水量进出水;j、每天定期检测生化阶段COD、PH、及营养比的变化,保持一定排泥量,控制MISS为3500mg/l,以量筒观察SV30的变化;k、至第8天后,生化系统即恢复正常,水解酸化池ORP由70mv变为-320mv,出水COD大幅下降,出水PH为7.5;好氧池泡沫有原黄色厚厚的泡沫转变成白色泡沫,并能看清泥水界面;同时经显微镜观察菌胶团,里面含有大量的原生动物及钟虫,说明生化系统已经修复;S3:增加生物球形填料,该过程包括以下具体步骤:l、投加生化生物球形填料的球形为直径∮150mm,内置软性填料;m、投加比例为按照总池容的35%投加;n、观察球形上微生物变化。优选的,步骤S1中增设一级芬顿试剂处理工艺的具体实施步骤为采用间歇处理方式,将除油后原水打入铁碳微电解池中,控制原水为3-4。优选的,增设的一级芬顿试剂处理工艺位于铁碳微电解系统和中和、混凝反应之间。优选的,在水解酸化池和接触厌氧池中分别加入生物球形填料。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改进后由于增设了芬顿处理工艺、投加了特种增效菌、生物填料、可将大部分长链有机物、苯酚等有毒物进行有效断链、分解、提高了废水可生化性,有利于生物菌的大量繁殖,生化处理系统出水明显改善且保持运行稳定,出水指标低于排放标准。附图说明图1为原废水处理工艺流程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新的废水处理工艺流程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2,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难降解有机废水生物处理增效方法,包括原废水处理工艺和在原废水处理工艺中加入的以下三个步骤,该方法增加的三个步骤为:S1:强化废水预处理,该过程包括以下具体步骤:a、增设一级芬顿试剂处理工艺针对废水中大分子有机物进行氧化降解处理;目的是大幅度降低废水中有机物浓度与毒性,使得废水可生化性提高,为后续生化处理创造有利条件,步骤S1中增设一级芬顿试剂处理工艺的具体实施步骤为采用间歇处理方式,将除油后原水打入铁碳微电解池中,控制原水为3-4;这样有利于微电解反应的进行及对填料保护,避免过多消耗填料,增设的一级芬顿试剂处理工艺位于铁碳微电解系统和中和、混凝反应之间;b、开启循环泵及曝气,控制泵循环流量为2.4立方/时,铁碳与水充分接触,循环方式为下进上出,每批次曝气时间为8小时,曝气气水比为1:15;c、8小时反应完成后,将水打入芬顿试剂反应罐,控制水中的二价铁离子与过氧化氢的重量比为1:1;d、维持反应时间为4-6小时,让投加药剂有水反应完全;e、将反应完成后的水打入至中和池,进入中和、混凝、沉降分离阶段,泥水在沉降池进行分离,泥进行压滤处理,水则入调节池均质调节,采用生活废水、化验室用水、废水喷淋洗涤水进行调节,调节后控制进水CODCr在3000-4000mg/l之间,总盐含量为1.1%;f、均质调节完成并经检测在控制指标范围后,可进入生化系统处理;S2:投加特种生物菌,具体投加步骤包括:g、将OBT®裂解菌、BIOFORM®ME菌分别投加于一个带曝气装置的1立方槽体内,再打入好氧段出水,比例为1公斤细菌40升水配制,共15公斤细菌,600公斤水;在加水完成后在槽内投加红糖、磷酸二氢钾、尿素,比例按C:N:P=100:5:1投加,开启曝气,控制DO=2-4mg/l,曝气24小时,对细菌进行培养,完成后待用;h、生化系统停止进水、出水3天,关闭好氧池内曝气,静置排出部分生化泥,泥量控制在总量的1/4,再开启曝气,将阔繁后的细菌分别打入生化水解酸化池(75立方)、好氧池内(75立方),投加量以池容100mg/m3计;然后再进行阔繁悶曝3天,维持溶解氧2-4mg/l,检测营养比,不足及时添加;i、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难降解有机废水生物处理增效方法,包括原废水处理工艺和在原废水处理工艺中加入的以下三个步骤,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增加的三个步骤为:/nS1:强化废水预处理,该过程包括以下具体步骤:/na、增设一级芬顿试剂处理工艺针对废水中大分子有机物进行氧化降解处理;/nb、开启循环泵及曝气,控制泵循环流量为2.4立方/时,铁碳与水充分接触,循环方式为下进上出,每批次曝气时间为8小时,曝气气水比为1:15;/nc、8小时反应完成后,将水打入芬顿试剂反应罐,控制水中的二价铁离子与过氧化氢的重量比为1:1;/nd、维持反应时间为4-6小时,让投加药剂有水反应完全;/ne、将反应完成后的水打入至中和池,进入中和、混凝、沉降分离阶段,泥水在沉降池进行分离,泥进行压滤处理,水则入调节池均质调节,采用生活废水、化验室用水、废水喷淋洗涤水进行调节,调节后控制进水CODCr在3000-4000mg/l之间,总盐含量为1.1%;/nf、均质调节完成并经检测在控制指标范围后,可进入生化系统处理;/nS2:投加特种生物菌,具体投加步骤包括:/ng、将OBT®裂解菌、BIOFORM®ME菌分别投加于一个带曝气装置的1立方槽体内,再打入好氧段出水,比例为1公斤细菌40升水配制,共15公斤细菌,600公斤水;在加水完成后在槽内投加红糖、磷酸二氢钾、尿素,比例按C:N:P=100:5:1投加,开启曝气,控制DO=2-4mg/l,曝气24小时,对细菌进行培养,完成后待用;/nh、生化系统停止进水、出水3天,关闭好氧池内曝气,静置排出部分生化泥,泥量控制在总量的1/4,再开启曝气,将阔繁后的细菌分别打入生化水解酸化池(75立方)、好氧池内(75立方),投加量以池容100mg/m...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难降解有机废水生物处理增效方法,包括原废水处理工艺和在原废水处理工艺中加入的以下三个步骤,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增加的三个步骤为:
S1:强化废水预处理,该过程包括以下具体步骤:
a、增设一级芬顿试剂处理工艺针对废水中大分子有机物进行氧化降解处理;
b、开启循环泵及曝气,控制泵循环流量为2.4立方/时,铁碳与水充分接触,循环方式为下进上出,每批次曝气时间为8小时,曝气气水比为1:15;
c、8小时反应完成后,将水打入芬顿试剂反应罐,控制水中的二价铁离子与过氧化氢的重量比为1:1;
d、维持反应时间为4-6小时,让投加药剂有水反应完全;
e、将反应完成后的水打入至中和池,进入中和、混凝、沉降分离阶段,泥水在沉降池进行分离,泥进行压滤处理,水则入调节池均质调节,采用生活废水、化验室用水、废水喷淋洗涤水进行调节,调节后控制进水CODCr在3000-4000mg/l之间,总盐含量为1.1%;
f、均质调节完成并经检测在控制指标范围后,可进入生化系统处理;
S2:投加特种生物菌,具体投加步骤包括:
g、将OBT®裂解菌、BIOFORM®ME菌分别投加于一个带曝气装置的1立方槽体内,再打入好氧段出水,比例为1公斤细菌40升水配制,共15公斤细菌,600公斤水;在加水完成后在槽内投加红糖、磷酸二氢钾、尿素,比例按C:N:P=100:5:1投加,开启曝气,控制DO=2-4mg/l,曝气24小时,对细菌进行培养,完成后待用;
h、生化系统停止进水、出水3天,关闭好氧池内曝气,静置排出部分生化泥,泥量控制在总量的1/4,再开启曝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邹刚罗忠岩余海城徐创亮陈建华高健斌杨旺海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紫金选矿药剂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