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机电加工用的管件加工装置及其加工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机电一体化
,具体涉及一种机电加工用的管件加工装置及其加工方法。
技术介绍
机电一体化又称机械电子工程,是机械工程与自动化的一种,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迅猛发展和广泛应用,机电一体化技术获得前所未有的发展。现在的机电一体化技术,是机械和微电子技术紧密集合的一门技术,他的发展使冷冰冰的机器有了人性化,智能化,机电一体化技术是将机械技术、电工电子技术、微电子技术、信息技术、传感器技术、接口技术、信号变换技术等多种技术进行有机地结合,并综合应用到实际中去的综合技术,现代化的自动生产设备几乎可以说都是机电一体化的设备。硬质合金管件在机电设备中使用及其广泛,硬质合金管件在加工生产时需要进行打孔操作,而传统中的打孔装置设置模式单一,且需要人力过多的投入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上述缺点,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机电加工用的管件加工装置及其加工方法,能够有效地克服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传统中的打孔装置设置模式单一,且需要人力过多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机电加工用的管件加工装置,包括L形底板(1)、电动推杆(6)、驱动电机(14)和滑板(16),其特征在于:所述L形底板(1)顶部固定连接有直板(2)、驱动电机(14)和直块(17),所述驱动电机(14)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螺纹杆(13),所述螺纹杆(13)上螺纹连接有与L形底板(1)贴合滑动连接的滑板(16),所述滑板(16)顶部通孔内通过固定连接的轴承转动连接有第二转动杆(26),所述第二转动杆(26)的右端固定连接有第一锥齿轮(10),所述第二转动电机(12)的输出端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二锥齿轮(11),且第二锥齿轮(11)和第一锥齿轮(10)啮合连接,所述第二转动杆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机电加工用的管件加工装置,包括L形底板(1)、电动推杆(6)、驱动电机(14)和滑板(16),其特征在于:所述L形底板(1)顶部固定连接有直板(2)、驱动电机(14)和直块(17),所述驱动电机(14)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螺纹杆(13),所述螺纹杆(13)上螺纹连接有与L形底板(1)贴合滑动连接的滑板(16),所述滑板(16)顶部通孔内通过固定连接的轴承转动连接有第二转动杆(26),所述第二转动杆(26)的右端固定连接有第一锥齿轮(10),所述第二转动电机(12)的输出端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二锥齿轮(11),且第二锥齿轮(11)和第一锥齿轮(10)啮合连接,所述第二转动杆(26)的左端固定连接有圆盘(24),所述圆盘(24)连接有用于不同直径管件使用的夹紧结构,所述夹紧结构包括转动盘(7)、U形板(8)、第一转动电机(9)、滑杆(28)、滑块(31)和圆杆(34),所述第一转动电机(9)固定安装在圆盘(24)的左侧,所述第一转动电机(9)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第一转动杆(25),所述第一转动杆(25)的左端固定连接有转动盘(7),所述转动盘(7)上沿着圆周方向均匀开设有弧形槽(37),所述U形板(8)沿着圆周方向均匀设置在圆盘(24)的外沿,所述U形板(8)的左端面开设有滑槽(35),所述滑槽(35)内贴合滑动连接有滑块(31),所述滑块(31)顶部两端摆放有用于滑块(31)横向限位的限位滑块(32),所述限位滑块(32)和滑块(31)均通过螺纹孔螺纹连接有安装螺栓(33),所述滑块(31)的右端固定连接有与弧形槽(37)内壁贴合滑动连接的滑杆(28),所述滑块(31)的左端固定连接有用于管件加紧的圆杆(34),所述直板(2)的外壁连接有钻孔角度调节的角度调节结构和控制器(23),所述角度调节结构连接有横板(5),所述横板(5)的通孔内固定连接有电动推杆(6),所述电动推杆(6)底部固定连接有安装板(4),所述安装板(4)底部固定连接有安装钻头的钻孔电机(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机电加工用的管件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直块(17)通过固定连接的轴承转动连接有螺纹杆(13),且螺纹杆(13)与轴承的内环固定连接,所述直块(17)与轴承的外环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机电加工用的管件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板(16)的外壁固定连接有第一支撑板(15),所述第二转动电机(12)固定安装在第一支撑板(15)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机电加工用的管件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U形板(8)设有3-5组,所述U形板(8)的右端底部固定连接有插块(29),所述圆盘(24)通过插孔与插块(29)插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机电加工用的管件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圆盘(24)的外壁螺纹连接有固定螺栓(27),所述插块(29)底部开设有螺纹槽(30),所述固定螺栓(27)的里端与螺纹槽(30)螺纹连接。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