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郑玉林专利>正文

一种铸铁件后清洗流水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078496 阅读:5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31 23:2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铸铁件后清洗流水线,其结构包括清洗装置、传送带、高效节能电机、顶座、液压缸、输送机、铸铁管夹具,输送机上设有铸铁管夹具,铸铁管夹具位于清洗装置的正下方,清洗装置设有三个及以上且通过传送带进行传动连接,清洗装置均与顶座连接,顶座顶部安装有与清洗装置传动连接的高效节能电机,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铸铁管内壁清洗机构、铸铁管外壁清洗机构、转盘等部件的结合设置,以铸铁管为静,以铸铁管为动,能够适应于不同口径规格的铸铁管,能够对铸铁管的内壁及外壁进行全面清洗,清洗效率高且效果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铸铁件后清洗流水线
本专利技术涉及铸铁件清洗加工
,具体地说是一种铸铁件后清洗流水线。
技术介绍
铸铁管是铸铁件中的一种,用铸铁浇铸成型的管子,用于给水、排水和煤气输送管线,铸铁管在加工后需要对其进行清洗,由于铸铁管有不同的口径规格,但是现有的清洗装置由于技术不够,只能对单一口径规格的铸铁管进行清洗,而不能适应于不同的口径规格的铸铁管,从而不利于对不同的口径规格的铸铁管的内壁和外壁进行清洗,清洗具有局限性,且清洗效率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铸铁件后清洗流水线。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铸铁件后清洗流水线,其结构包括清洗装置、传送带、高效节能电机、顶座、液压缸、输送机、铸铁管夹具,所述输送机上设有铸铁管夹具,所述铸铁管夹具位于清洗装置的正下方,所述清洗装置设有三个及以上且通过传送带进行传动连接,所述清洗装置均与顶座连接,所述顶座顶部安装有与清洗装置传动连接的高效节能电机,所述顶座通过液压缸连接于输送机;所述清洗装置包括有铸铁管内壁清洗机构、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铸铁件后清洗流水线,其结构包括清洗装置(1)、传送带(2)、高效节能电机(3)、顶座(4)、液压缸(5)、输送机(6)、铸铁管夹具(7),所述输送机(6)上设有铸铁管夹具(7),所述输送机(6)通过液压缸(5)连于顶座(4),所述顶座(4)设有通过传送带(2)传连的清洗装置(1)三个及以上,所述清洗装置(1)与高效节能电机(3)连接,其特征在于:/n所述清洗装置(1)包括有铸铁管内壁清洗机构(A)、铸铁管外壁清洗机构(B)、铸铁管(C)、转盘(D),所述铸铁管内壁清洗机构(A)贯穿于铸铁管外壁清洗机构(B)且两者均连于转盘(D),所述铸铁管内壁清洗机构(A)与铸铁管外壁清洗机构(B)之...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铸铁件后清洗流水线,其结构包括清洗装置(1)、传送带(2)、高效节能电机(3)、顶座(4)、液压缸(5)、输送机(6)、铸铁管夹具(7),所述输送机(6)上设有铸铁管夹具(7),所述输送机(6)通过液压缸(5)连于顶座(4),所述顶座(4)设有通过传送带(2)传连的清洗装置(1)三个及以上,所述清洗装置(1)与高效节能电机(3)连接,其特征在于:
所述清洗装置(1)包括有铸铁管内壁清洗机构(A)、铸铁管外壁清洗机构(B)、铸铁管(C)、转盘(D),所述铸铁管内壁清洗机构(A)贯穿于铸铁管外壁清洗机构(B)且两者均连于转盘(D),所述铸铁管内壁清洗机构(A)与铸铁管外壁清洗机构(B)之间可放置铸铁管(C)。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铸铁件后清洗流水线,其特征在于:所述铸铁管内壁清洗机构(A)包括有铸铁管内壁清洗组(A1)、连接组件(A2)、内筒(A3)、调节组件(A4),所述调节组件(A4)通过连接组件(A2)连于铸铁管内壁清洗组(A1),所述铸铁管内壁清洗组(A1)与内筒(A3)配合,所述调节组件(A4)与内筒(A3)活连,所述内筒(A3)与转盘(D)相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铸铁件后清洗流水线,其特征在于:所述铸铁管内壁清洗组(A1)包括有转轴(A11)、铸铁管内壁清洗辊刷(A12)、U型架(A13),所述铸铁管内壁清洗辊刷(A12)通过转轴(A11)连于U型架(A13),所述U型架(A13)接于连接组件(A2)。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一种铸铁件后清洗流水线,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组件(A2)包括有一号铰链座(A21)、连板(A22)、二号铰链座(A23),所述连板(A22)一端与一号铰链座(A21)活连,另一端活接于二号铰链座(A23),所述一号铰链座(A21)与U型架(A13)相连,所述二号铰链座(A23)与调节组件(A4)相接。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铸铁件后清洗流水线,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组件(A4)包括有转轮(A41)、安装环(A42)、螺母副(A43)、丝杆(A44),所述丝杆(A44)与转轮(A41)垂连,所述丝杆(A44)连接于带有安装环(A42)的螺母副(A43),所述安装环(A42)连于二号铰链座(A2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玉林
申请(专利权)人:郑玉林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