辊筒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078447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31 23:21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辊筒装置,包括:机架和设置在机架上的辊筒组,还包括:辊筒清理装置,与所述机架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设置辊筒清理装置,实现自动清理辊筒,清理方便。避免人工清理辊筒,费时费力,以及对于长度较长的辊筒不方便的缺陷。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辊筒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辊筒
,特别涉及辊筒装置。
技术介绍
辊筒广泛应用于如圆网印花机、数码打印机,矿山输送设备,造纸、包装机械等各类传动输送系统和分拣输送设备中。目前辊筒通常未设置辊筒清理装置,通过人工清理辊筒,人工清理费时费力,以及对于长度较长的辊筒不方便的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辊筒装置,用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一种辊筒装置,包括:机架和设置在机架上的辊筒组,还包括:辊筒清理装置,与所述机架连接。优选的,所述辊筒清理装置包括:第一固定块,辊筒组两侧的机架上均设置一个第一固定块,所述第一固定块沿辊筒组输送方向延伸;两个第一升降支架,分别滑动连接在两个所述第一固定块上端;两个第二固定块,分别固定连接在两个第一升降支架的伸缩端;第一中空圆柱体,由第一上半圆弧形柱体和第一下半圆弧形柱体构成,所述第一上半圆弧形柱体和第一下半圆弧形柱体一侧铰接,所述第一上半圆弧形柱体和第一下半圆弧形柱体另一侧卡扣连接,所述第一上半圆弧形柱体两端分别与两个第二固定块可拆卸连接,所述第一中空圆柱体长度与筒体长度匹配;若干第二伸缩杆,固定连接在第一上半圆弧形柱体内周侧;第一毛刷,固定连接在第一上半圆弧形柱体的第二伸缩杆的伸缩端,所述第一毛刷和第一毛刷与第一上半圆弧形柱体形状匹配;第一电动喷头,设置在所述第一中空圆柱体内侧;排水管,连接在所述第一中空圆柱体上;电磁阀,设置在所述排水管上;控制器,设置在机架上,所述控制器与电源、辊筒组的驱动装置、所述第一升降支架、第一电动喷头、电磁阀电连接;手持式控制终端,与所述控制器无线连接。优选的,所述下半圆弧形体内壁为实心且由弹性材质制成;优选的,所述第一下半圆弧形柱体为气囊,所述气囊通过气管连接电动抽充气泵,所述电动抽充气泵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优选的,所述辊筒组中辊筒均包括:筒体;两个第三固定块组,设置所述筒体内靠近两端,所述第三固定块由两个第三固定块间隔设置,所述第三固定块与筒体上下端内壁固定连接;两个辊轴,分别与两个第三固定块组固定连接;支撑组件,设置在所述筒体内,且位于两个第三固定块之间。优选的,所述第三固定块组中两个第三固定块相互连通;支撑组件包括:两个锥形块,设置在所述筒体内,且位于两个第三固定块组之间,所述两个锥形块大径端分别与筒体上下端内壁固定连接,所述两个锥形块小径端相互靠近;若干支撑块,间隔固定连接在两个锥形块之间,所述支撑块两端分别与两个锥形块小端固定连接;中空连接杆,第一端机架一侧转动连接,随着辊轴一起转动;所述中空连接杆第二端贯穿筒体内靠近所述机架一侧的第三固定块组;所述机架一侧设置腔体,所述腔体内设置气管,所述气管连接冷却风源或热风源。优选的,所述辊筒清理装置包括:第五固定块,辊筒组两侧的机架上均设置一个第五固定块,所述第五固定块沿辊筒组输送方向延伸;两个第二升降支架,分别滑动连接在两个所述第五固定块上端;两个第四固定块,分别固定连接在两个第二升降支架上;螺纹杆,两端分别转动连接在两个第四固定块上;滑块,螺纹套接在所述螺纹杆上;第二中空圆柱体,由第二上半圆弧形柱体和第二下半圆弧形柱体构成,所述第二上半圆弧形柱体和第二下半圆弧形柱体一侧铰接,所述第二上半圆弧形柱体和第二下半圆弧形柱体另一侧卡扣连接;若干第四伸缩杆,固定连接在第二上半圆弧形柱体和第二下半圆弧形柱体内周侧;第二毛刷,固定连接在第二上半圆弧形柱体和第二下半圆弧形体的第四伸缩杆的伸缩端,所述第二毛刷与中空圆柱体形状匹配;驱动电机,固定连接在机架上,所述驱动电机竖直轴竖直朝上设置;第一锥齿轮,固定连接在驱动电机的竖直轴上;第二锥齿轮,固定连接在螺纹杆上,所述第一锥齿轮与第二锥齿轮啮合传动;第二电动喷头,设置在第二上半圆弧形柱体或第二下半圆弧形柱体内;控制器,设置在机架上,所述控制器与电源、所述第二升降支架、第二电动喷头电连接;手持式控制终端,与所述控制器无线连接。优选的,所述辊筒装置还包括:货物调整装置,与所述机架连接,用于调整辊筒组上的货物状态及位置;货物检测组件,与所述机架连接,用于检测货物状态及位置;所述辊筒装置还包括:货物调整装置,与所述机架连接,用于调整辊筒组上的货物状态及位置;货物检测组件,与所述机架连接,用于检测货物状态及位置;控制器,与电源、所述货物调整装置、货物检测组件电连接;所述货物调整装置包括:升降组件,所述升降组件的工作端设置旋转组件,所述旋转组件的工作端设置夹持或吸附组件;所述货物检测组件包括:若干第一距离传感器,设置在所述货物调整装置上不同方位,用于检测其所在处距离货物的距离值信息,所述距离值信息包括水平距离值信息和竖直方向距离信息;摄像头,所述摄像头通过摄像头旋转组件连接在货物调整装置上;所述辊筒本体还连接有线速度检测件,用于测量输送辊筒本体的输送线速度:压力传感器,设置在辊筒组上;第二距离传感器,设置所述货物调整装置上、且位于第一距离传感器前方,第二距离传感器用于检测其所在处距离货物的距离值信息;所述控制器与各第一距离传感器、摄像头、线速度检测件、压力传感器、第二距离传感器电连接;所述控制器根据各第一距离传感器、摄像头、线速度检测件、第二距离传感器、压力传感器控制调整装置工作,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控制器首先控制第二距离传感器工作,当第二距离传感器检测的距离值小于预设距离标准值时,控制器控制摄像头旋转组件及摄像头工作以拍摄位于货物调整装置前方的货物图像;控制器比较货物图像与预设的需调整货物图像的相似度,获取相似度值,以及获取货物方位信息;步骤2:控制器根据所述货物方位信息初步控制货物调整装置,以调整夹持或吸附组件的朝向;步骤3:控制器根据若干第一距离传感器检测的信息判断货物的倾斜角度信息,控制器根据所述倾斜角度信息使得货物调整装置工作,以使得夹持或吸附组件夹持或吸附货物,并通过步骤31、步骤32计算夹持或吸附货物的目标力度,控制器控制夹持或吸附组件以所述目标力度来夹持或吸附货物,以调整货物状态及位置:步骤31:根据公式(1)计算夹持或吸附货物的目标力度;其中,F为夹持或吸附货物的目标力度,F1为压力传感器检测的值,B为综合影响系数,θ为货物最高点处倾角,f为辊筒与货物的预设摩擦系数;步骤32:根据公式(2)、(3)计算综合影响系数;其中,A为步骤1获取的相似度,C为第二距离传感器和第一距离传感器的平均精度,Bmax为货物的最高点距离辊筒的竖直距离,为货物的四周检测点距离辊筒的竖直距离的平均值,H2为货物的最高点距离货物调整装置的水平距离,H1为货物的中心距离货物调整装置的水平距离,β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辊筒装置,包括:机架(1)和设置在机架(1)上的辊筒组(2),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辊筒清理装置(3),与所述机架(1)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辊筒装置,包括:机架(1)和设置在机架(1)上的辊筒组(2),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辊筒清理装置(3),与所述机架(1)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辊筒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辊筒清理装置(3)包括:
第一固定块(31),辊筒组(2)两侧的机架(1)上均设置一个第一固定块(31),所述第一固定块(31)沿辊筒组(2)输送方向延伸;
两个第一升降支架(32),分别滑动连接在两个所述第一固定块(31)上端;
两个第二固定块(33),分别固定连接在两个第一升降支架(32)的伸缩端;
第一中空圆柱体(34),由第一上半圆弧形柱体(341)和第一下半圆弧形柱体(342)构成,所述第一上半圆弧形柱体(341)和第一下半圆弧形柱体(342)一侧铰接,所述第一上半圆弧形柱体(341)和第一下半圆弧形柱体(342)另一侧卡扣连接,所述第一上半圆弧形柱体(341)两端分别与两个第二固定块(33)可拆卸连接,所述第一中空圆柱体(34)长度与筒体(21)长度匹配;
若干第二伸缩杆(35),固定连接在第一上半圆弧形柱体(341)内周侧;
第一毛刷(36),固定连接在第一上半圆弧形柱体(341)的第二伸缩杆(35)的伸缩端,所述第一毛刷(36)和第一毛刷(36)与第一上半圆弧形柱体(341)形状匹配;
第一电动喷头(37),设置在所述第一中空圆柱体(34)内侧;
排水管,连接在所述第一中空圆柱体(34)上;
电磁阀,设置在所述排水管上;
控制器,设置在机架(1)上,所述控制器与电源、辊筒组(2)的驱动装置、所述第一升降支架(32)、第一电动喷头(37)、电磁阀电连接;
手持式控制终端,与所述控制器无线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辊筒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下半圆弧形体内壁为实心且由弹性材质制成。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辊筒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下半圆弧形柱体(342)为气囊,所述气囊通过气管连接电动抽充气泵,所述电动抽充气泵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辊筒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辊筒组(2)中辊筒均包括:
筒体(21);
两个第三固定块(22)组,设置所述筒体(21)内靠近两端,所述第三固定块(22)由两个第三固定块(22)间隔设置,所述第三固定块(22)与筒体(21)上下端内壁固定连接;
两个辊轴(23),分别与两个第三固定块(22)组固定连接;
支撑组件(24),设置在所述筒体(21)内,且位于两个第三固定块(22)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辊筒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三固定块(22)组中两个第三固定块(22)相互连通;
支撑组件(24)包括:
两个锥形块(241),设置在所述筒体(21)内,且位于两个第三固定块(22)组之间,所述两个锥形块(241)大径端分别与筒体(21)上下端内壁固定连接,所述两个锥形块(241)小径端相互靠近;
若干支撑块(242),间隔固定连接在两个锥形块(241)之间,所述支撑块(242)两端分别与两个锥形块(241)小端固定连接;
中空连接杆(25),第一端机架(1)一侧转动连接,随着辊轴(23)一起转动;
所述中空连接杆(25)第二端贯穿筒体(21)内靠近所述机架(1)一侧的第三固定块(22)组;
所述机架(1)一侧设置腔体(26),所述腔体(26)内设置气管,所述气管连接冷却风源或热风源。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辊筒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辊筒清理装置(3)包括:
第五固定块(38),辊筒组(2)两侧的机架(1)上均设置一个第五固定块(38),所述第五固定块(38)沿辊筒组(2)输送方向延伸;
两个第二升降支架(310),分别滑动连接在两个所述第五固定块(38)上端;
两个第四固定块(39),分别固定连接在两个第二升降支架(310)上;
螺纹杆(311),两端分别转动连接在两个第四固定块(39)上;
滑块(312),螺纹套接在所述螺纹杆(311)上;
第二中空圆柱体(313),由第二上半圆弧形柱体(3131)和第二下半圆弧形柱体(3132)构成,所述第二上半圆弧形柱体(3131)和第二下半圆弧形柱体(3132)一侧铰接,所述第二上半圆弧形柱体(3131)和第二下半圆弧形柱体(3132)另一侧卡扣连接;
若干第四伸缩杆(314),固定连接在第二上半圆弧形柱体(3131)和第二下半圆弧形柱体(3132)内周侧;
第二毛刷(315),固定连接在第二上半圆弧形柱体(3131)和第二下半圆弧形体的第四伸缩杆(314)的伸缩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涛顾宇峰宋涛罗云李新亮陈贻斌付涛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易美迅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