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新冠状病毒的中药组合物及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5077152 阅读:54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31 23:1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治疗新冠状病毒的中药组合物及制备方法,属于医疗领域。本中药组合物以天然中药为原料,药物组成及配比为:五叶藤2—5份,洛神珠(别名酸浆)2—5份,连翘2—5份,喜树果2—5份,北豆根1—2份,蒲公英2—5份,大黄2—5份,板蓝根2—5份,黄芪2—5份,牡丹皮2—5份,生石膏1—3份,炙甘草2—5份。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制备方法主要有两种。可将各组分粉碎为超细粉,灌入胶囊制备成胶囊制剂,也可以将各组分粉碎成粗粉熬制成汤剂。但不限于这两种制备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理论上对于多种病毒感染均有治疗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治疗新冠状病毒的中药组合物及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治疗新冠状病毒感染的治疗方法,属于医疗领域。
技术介绍
新冠状病毒疫情爆发以来,造成了人民生命和社会资源的巨大损失。实际上,人类和病毒疫情的斗争从来就没有间断过。很明显,研发出有效的抗新冠病毒药物或治疗方法,是阻击病毒疫情的最终方式。本次疫情的阻击战中,中医药的治疗方法,发挥了极大优势。事实上,我国传统中医药的广阔发展前景,当前已经被国际社会广泛认可和重视。因此,应用中医药理论及方法治疗新冠病毒感染,应成为广大科技工作者的工作重点。本次新冠病毒感染的治疗过程中,已经采用的传统中医药方法,虽然有疗效,但不足之处也暴露的很明显。首先,传统方法是以汤剂为主。汤剂是使用比较广泛的剂型,也是中医药领域最常用的制剂方案。但汤剂加工和服用不是很方便,无法常温保存太久,而冷服则影响效力。同时,汤剂进行产品化的难度也较高。因此,汤剂不太适合大规模产品化来进行广泛应用。其次,传统方法需要辩证论治,,此法效率较低,而且需要大量专业中医人才,应对疫情快速扩散的情况,力不从心。最后,传统方法起效较慢,对于中、重患者,不利于治疗。因此,开发出服用方便、储存期长、治疗方案标准化、无需专业人才实施、起效快、标本兼治、成本低廉的新型中药组合物,是本专利技术要实现的研发目标。专利技术人及所带团队依托中成药研发经验,在继承和发扬传统中医药理论的基础上,创新用药,专利技术出了治疗新冠状病毒的中药组合物,并确定了制备方法。专利技术内容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治疗新冠状病毒感染的中药组合物及制备方法。专利技术人经仔细研究后发现,针对本次疫情,传统的“主要针对肺部”入药的思路,不会十分理想。因为病毒类感染,是经口鼻进入体内的外邪,患者的诸多症状,不仅由肺部引起,同样重要的因素,乃是外邪入侵引发经络淤阻,同时外邪之毒不能外泄,致使人体同步出现发热等症状,不得已,部分患者的机体必然采取肠胃不畅、腹泻等反应以利于排毒,但自然反应已经不足以清除外邪。因此,专利技术人认为,用药之法,除针对肺经,同步也要针对连带经络进行综合调理,这就是为什么本方用药,归经较多的原因。除肺经,本方归经还侧重于大肠经、胆经等,采取泄毒为辅的方法,“疏通”和“排污”同步进行,起效迅速,机体恢复速度也快,免疫力恢复迅速,综合治疗效果更佳。基于以上分析,专利技术人在用药品种方面,创新使用五叶藤、洛神珠、喜树果作为主药。虽然以上品种不属于抗病毒常用药,但其解毒、散结、利水、抗菌等疗效,是值得肯定和公认的。本次将以上品种作为主药,创新使用的效果很理想。同时,辅以板蓝根、蒲公英、、连翘、大黄作为辅药,不仅强化了主药的作用,而且此等品种抗病毒等效果是成熟且公认的,借鉴了验方的成熟经验,降低了用药风险。组合物中,将黄芪、牡丹皮、北豆根作为进一步辅助,不仅提气血,而且可以排毒消炎。此外,本团队大胆使用了生石膏作为进一步辅助,极少量口服,起到了凉血等作用。最后,使用甘草调和诸药。以上不难看出,本方用药是针对以往成方和经验的突破,在抗病毒中成药中,使用五叶藤等品种更是首创。本中药组合物中的所有用药,无毒性品种,无特别冷背品种,无配伍禁忌。而且所有品种均为天然植物药,品种较常见,来源广泛,成本较低廉。专利技术人及团队,经大量筛选及实践,确定了由12味中药组成的中药组合物。本专利技术的中药组合物,主要以天然中药为原料。本专利技术引入的计量概念是“份”。“份”的概念,在本专利中是1个基本质量衡量单位,如1克、1两、1公斤等。本组合物的药物组成及配比为:五叶藤2—5份洛神珠(别名酸浆)2—5份连翘2—5份喜树果2—5份北豆根1—2份蒲公英2—5份大黄2—5份板蓝根2—5份黄芪2—5份牡丹皮2—5份生石膏1—3份炙甘草2—5份。本中药组合物优选配比:五叶藤3份洛神珠(别名酸浆)3份连翘3份喜树果3份北豆根1份蒲公英3份大黄3份板蓝根3份黄芪3份牡丹皮3份生石膏1.5份炙甘草2份。本中药组合物,其制备方式主要有两种,但不限于两种。一种是制备成胶囊制剂。将各成分分别粉碎,过200目筛,制成超细粉。超细粉的药物吸收率,要比粗粉高。然后将各成分超细粉按配比加入药粉混合机,混匀后灌装胶囊。本专利技术采用0号或1号胶囊,每粒药粉含量约为0.65g。服用方法1)初发阶段的轻症患者:每日服3次,每次服6粒,温开水服下。2)中、重症患者:每日服6-9次,每次服6粒,温开水服下。服药后,应多喝温开水,以促进药物吸收。服药禁忌:忌酒、辛辣、油腻。孕妇酌情,8岁以下小儿减为每次两粒胶囊。另一种是制备成汤剂。将各成分分别粉碎,过5-10目筛,粉碎成粗粉。然后将各成分粗粉按配比混合,装入茶叶袋。每袋为一剂,每剂约10g。熬制时,将一剂放入砂锅中或搪瓷锅中,注意不要用金属器皿,倒入1000ml纯净水,浸泡半小时,大火烧开后小火慢熬,至约300ml左右,关火,倒出药液,温热喝下。服用方法:1)初发阶段的轻症患者:每日服3次,每次服1剂。2)中、重症患者:每日服6剂。服药禁忌:忌酒、辛辣、油腻。孕妇酌情,8岁以下小儿减为每次两剂。当然,本专利技术的制备方式将不限于上述两种。本专利技术由于归经准确,用药创新,因此,其治疗效果也突破了传统指标。1)起效迅速:服药后,当天或第二天即可起效,发烧、腹泻等症状明显改善,患者体征基本稳定。2)标本兼治:除可以对抗病毒感染外,本药还有排毒、增气血、迅速提高机体自身免疫力等复合的功能,在治疗疾病本身的同时,同步进行机体康复。3)无需辩证论治,适应范围广,基层实施容易:只要确诊是冠状病毒或病毒类病因,即可用药。治疗方法标准。4)成本低廉:本药继承发扬了传统中药物美价廉的优势,有望成为普及型抗病毒药物。为全社会极大降低成本,减轻民众负担。5)易于大规模生产,可快速进行疫区投放:本药采用原药磨粉、按成方混匀、直接灌装胶囊的生产方式,生产工艺简单,质控容易,易于短期内大规模生产投放。6)除新冠病毒外,本专利技术理论上对多种病毒感染也有治疗效果:如HIV病毒、非洲猪瘟病毒、埃博拉病毒、感冒病毒等。但其他病毒感染的治疗效果,专利技术人尚未尝试。本专利技术实验结果(1)体外实验:将本专利技术的胶囊制剂,取3粒的内容物,约1.8g药粉,加入10ml37℃纯净水中,恒温搅拌5分钟,模拟胃内蠕动分散过程。然后取浸出液,做新冠病毒株体外杀灭试验。结果:本专利技术的浸出液,可在5分钟内将96%病毒株全部杀灭。10分钟后,杀灭率100%。结论:本专利技术的胶囊制剂,对直接清除新冠病毒有效。(2)白鼠实验:选取接种新冠病毒的小白鼠10只,平均体重12.5g。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治疗新冠状病毒的中药组合物及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药物组成及配比为:五叶藤2—5份,洛神珠(别名酸浆)2—5份,连翘2—5份,喜树果2—5份,北豆根1—2份,蒲公英2—5份,大黄2—5份,板蓝根2—5份,黄芪2—5份,牡丹皮2—5份,生石膏1—3份,炙甘草2—5份。/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治疗新冠状病毒的中药组合物及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药物组成及配比为:五叶藤2—5份,洛神珠(别名酸浆)2—5份,连翘2—5份,喜树果2—5份,北豆根1—2份,蒲公英2—5份,大黄2—5份,板蓝根2—5份,黄芪2—5份,牡丹皮2—5份,生石膏1—3份,炙甘草2—5份。


2.如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中药组合物及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药物组成及配比为:五叶藤3份,洛神珠(别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雪松顾苏兰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蓝盎医学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