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取出育苗板的种子用育苗箱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077146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31 23:1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便于取出育苗板的种子用育苗箱,包括箱体,所述箱体的内腔活动连接有多个放置板。通过设置限位杆、限位孔、限位槽、第二滑块、第二滑槽和定位机构的配合使用,通过限位杆穿过限位孔并插入限位槽,可以对放置板的位置进行固定,通过第二滑块和第二滑槽的配合使用,实现了调节放置板位置的目的,通过定位机构的使用,提高了育苗板本体放置后的稳定性,解决了现有育苗箱在使用的过程中不能根据培育不同种类的种子进行调节放置板之间的距离,容易导致幼苗的顶部发生挤压的现象,影响幼苗的发育的问题,该便于取出育苗板的种子用育苗箱,具备便于对不同种类的幼苗进行培育的优点,值得推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便于取出育苗板的种子用育苗箱
本技术属于育苗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便于取出育苗板的种子用育苗箱。
技术介绍
育苗就是培育幼苗的意思,原意是指在苗圃、温床或温室里培育幼苗,以备移植至土地里去栽种,也可指各种生物细小时经过人工保护直至能独立生存的这个阶段,育苗是一项劳动强度大、费时、技术性强的工作。随着社会的发展,在培育一些种子的过程中需要使用到育苗箱,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是:育苗箱在使用的过程中不能根据培育不同种类的幼苗进行调节放置板之间的距离,容易导致幼苗的顶部发生挤压的现象,影响幼苗的发育,降低了育苗箱的实用性,不便于使用者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便于取出育苗板的种子用育苗箱,具备便于对不同种类的幼苗进行培育的优点,解决了现有育苗箱在使用的过程中不能根据培育不同种类的种子进行调节放置板之间的距离,容易导致幼苗的顶部发生挤压的现象,影响幼苗的发育的问题。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一种便于取出育苗板的种子用育苗箱,包括箱体,所述箱体的内腔活动连接有多个放置板,所述放置板的顶部活动连接有育苗板本体,所述放置板顶部的左侧和右侧均固定连接有定位机构,所述放置板底部的左侧和右侧均固定连接有外壳,所述外壳的内腔活动连接有限位杆,两个限位杆相对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移动板,所述移动板远离限位杆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弹簧,所述弹簧远离移动板的一侧与外壳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移动板的前侧固定连接有滑杆,所述滑杆的前侧延伸至外壳的前侧并固定连接有拉板。作为本技术优选的,所述定位机构包括两个定位块,两个定位块的底部分别与放置板顶部的左侧和右侧固定连接,两个定位块相对的一侧均开设有定位槽,所述定位槽的内腔活动连接有定位板,所述定位板靠近育苗板本体的一侧与育苗板本体固定连接。作为本技术优选的,所述外壳的前侧开设有与滑杆配合使用的滑孔,所述滑杆的后侧穿过滑孔并与移动板固定连接。作为本技术优选的,所述移动板的顶部和底部均固定连接有第一滑块,所述外壳内壁的顶部和底部均开设有与第一滑块配合使用的第一滑槽。作为本技术优选的,所述放置板的左侧和右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二滑块,所述箱体内壁的左侧和右侧均开设有与第二滑块配合使用的第二滑槽。作为本技术优选的,两个外壳相反的一侧均开设有与限位杆配合使用的限位孔,所述箱体内壁的左侧和右侧均开设有与限位杆配合使用的限位槽,所述限位杆远离移动板的一侧穿过限位孔并延伸至限位槽的内腔,所述限位槽的数量为多个,且限位槽均匀分布于箱体内壁的左侧和右侧。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1、本技术通过设置限位杆、限位孔、限位槽、第二滑块、第二滑槽和定位机构的配合使用,通过限位杆穿过限位孔并插入限位槽,可以对放置板的位置进行固定,通过第二滑块和第二滑槽的配合使用,实现了调节放置板位置的目的,通过定位机构的使用,提高了育苗板本体放置后的稳定性,解决了现有育苗箱在使用的过程中不能根据培育不同种类的种子进行调节放置板之间的距离,容易导致幼苗的顶部发生挤压的现象,影响幼苗的发育的问题,该便于取出育苗板的种子用育苗箱,具备便于对不同种类的幼苗进行培育的优点,值得推广。2、本技术通过设置定位机构,能够使育苗板本体在放置的过程中实现了定位放置,避免了育苗板本体在箱体的内部发生晃动的现象,提高了育苗板本体放置后的稳定性。3、本技术通过设置滑孔,能够使滑杆穿过滑孔并带动移动板移动,减少了滑杆与外壳产生的摩擦力,提高了滑杆移动时的速度,使用者拉动拉板省时省力。4、本技术通过设置第一滑块和第一滑槽,能够使移动板带动第一滑块在第一滑槽的内腔移动,提高了移动板移动时的稳定性和流畅性,避免了移动板发生卡死的现象。5、本技术通过设置第二滑块和第二滑槽,能够使放置板带动第二滑块在第二滑槽的内腔移动,提高了放置板调节位置时的速度,实现了调节放置板位置的目的。6、本技术通过设置限位孔和限位槽,能够使限位杆穿过限位孔并插入限位槽对放置板的位置进行固定,限位效果好,固定程度高,使用者调节放置板位置方便快捷。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主视剖视图;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局部主视剖视图;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外壳的主视剖视图;图5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A的局部放大图。图中:1、箱体;2、放置板;3、育苗板本体;4、定位机构;401、定位块;402、定位槽;403、定位板;5、外壳;6、限位杆;7、移动板;8、弹簧;9、滑杆;10、拉板;11、滑孔;12、第一滑块;13、第一滑槽;14、第二滑块;15、第二滑槽;16、限位孔;17、限位槽。具体实施方式为能进一步了解本技术的
技术实现思路
、特点及功效,兹例举以下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结构作详细的描述。如图1至图5所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便于取出育苗板的种子用育苗箱,包括箱体1,箱体1的内腔活动连接有多个放置板2,放置板2的顶部活动连接有育苗板本体3,放置板2顶部的左侧和右侧均固定连接有定位机构4,放置板2底部的左侧和右侧均固定连接有外壳5,外壳5的内腔活动连接有限位杆6,两个限位杆6相对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移动板7,移动板7远离限位杆6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弹簧8,弹簧8远离移动板7的一侧与外壳5的内壁固定连接,移动板7的前侧固定连接有滑杆9,滑杆9的前侧延伸至外壳5的前侧并固定连接有拉板10。参考图3和图4,定位机构4包括两个定位块401,两个定位块401的底部分别与放置板2顶部的左侧和右侧固定连接,两个定位块401相对的一侧均开设有定位槽402,定位槽402的内腔活动连接有定位板403,定位板403靠近育苗板本体3的一侧与育苗板本体3固定连接。采用上述方案:通过设置定位机构4,能够使育苗板本体3在放置的过程中实现了定位放置,避免了育苗板本体3在箱体1的内部发生晃动的现象,提高了育苗板本体3放置后的稳定性。参考图3,外壳5的前侧开设有与滑杆9配合使用的滑孔11,滑杆9的后侧穿过滑孔11并与移动板7固定连接。采用上述方案:通过设置滑孔11,能够使滑杆9穿过滑孔11并带动移动板7移动,减少了滑杆9与外壳5产生的摩擦力,提高了滑杆9移动时的速度,使用者拉动拉板10省时省力。参考图5,移动板7的顶部和底部均固定连接有第一滑块12,外壳5内壁的顶部和底部均开设有与第一滑块12配合使用的第一滑槽13。采用上述方案:通过设置第一滑块12和第一滑槽13,能够使移动板7带动第一滑块12在第一滑槽13的内腔移动,提高了移动板7移动时的稳定性和流畅性,避免了移动板7发生卡死的现象。参考图3,放置板2的左侧和右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二滑块14,箱体1内壁的左侧和右侧均开设有与第二滑块14配合使用的第二滑槽15。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便于取出育苗板的种子用育苗箱,包括箱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的内腔活动连接有多个放置板(2),所述放置板(2)的顶部活动连接有育苗板本体(3),所述放置板(2)顶部的左侧和右侧均固定连接有定位机构(4),所述放置板(2)底部的左侧和右侧均固定连接有外壳(5),所述外壳(5)的内腔活动连接有限位杆(6),两个限位杆(6)相对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移动板(7),所述移动板(7)远离限位杆(6)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弹簧(8),所述弹簧(8)远离移动板(7)的一侧与外壳(5)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移动板(7)的前侧固定连接有滑杆(9),所述滑杆(9)的前侧延伸至外壳(5)的前侧并固定连接有拉板(10)。/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于取出育苗板的种子用育苗箱,包括箱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的内腔活动连接有多个放置板(2),所述放置板(2)的顶部活动连接有育苗板本体(3),所述放置板(2)顶部的左侧和右侧均固定连接有定位机构(4),所述放置板(2)底部的左侧和右侧均固定连接有外壳(5),所述外壳(5)的内腔活动连接有限位杆(6),两个限位杆(6)相对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移动板(7),所述移动板(7)远离限位杆(6)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弹簧(8),所述弹簧(8)远离移动板(7)的一侧与外壳(5)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移动板(7)的前侧固定连接有滑杆(9),所述滑杆(9)的前侧延伸至外壳(5)的前侧并固定连接有拉板(10)。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取出育苗板的种子用育苗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机构(4)包括两个定位块(401),两个定位块(401)的底部分别与放置板(2)顶部的左侧和右侧固定连接,两个定位块(401)相对的一侧均开设有定位槽(402),所述定位槽(402)的内腔活动连接有定位板(403),所述定位板(403)靠近育苗板本体(3)的一侧与育苗板本体(3)固定连接。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凤堂程兆榜哈夫·施密特约瑟夫·沙卜泰·利伯曼徐秀兰阿里尔·大卫·夏皮罗高丽红王文姣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鲁寿种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