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温控的被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076365 阅读:4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31 23:1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智能温控的被子,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被套、内芯及控制主机,被套上设有供内芯进出的拉链口,内芯包括从上到下依次设置的第一保暖层、水流层、电加热层及第二保暖层;控制主机上设有无线通信模块、设备配对按钮、储水桶及水泵;电加热层分为颈部加热分区、肩部加热分区、胸部加热分区、腰部加热分区、腿部加热分区及脚部加热分区,水流层分为颈部散热分区、肩部散热分区、胸部散热分区、腰部散热分区、腿部散热分区及脚部散热分区;第二保暖层内设有多个与颈部加热分区、肩部加热分区、胸部加热分区、腰部加热分区、腿部加热分区及脚部加热分区对应的第一温度传感器。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方便控制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智能温控的被子
本专利技术涉及床上用品
,更具体的说,它涉及一种智能温控的被子。
技术介绍
被子是床上用品的一种,是面积足以覆盖人体、长方形的布料,一般用作睡眠时保暖,被子通常由被套或者被单包着棉絮而成,用棉做的被子叫做棉被。除棉被外,也可以用羊毛、蚕丝或者丙烯酸纤维等人造纤维制造。在寒冷的冬天,对于华中、华东地区没有暖气的人们来说,被子通常也是冰冷的,人们在睡觉的时候非常痛苦。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智能温控被子,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了一种方便控制的智能温控的被子。为了实现上述专利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智能温控的被子包括被套、内芯及控制主机,所述被套上设有供内芯进出的拉链口,所述内芯包括从上到下依次设置的第一保暖层、水流层、电加热层及第二保暖层,所述电加热层与控制主机通信连接,所述水流层通过水管与控制主机连通;所述控制主机上设有无线通信模块、设备配对按钮、储水桶及水泵;所述电加热层分为颈部加热分区、肩部加热分区、胸部加热分区、腰部加热分区、腿部加热分区及脚部加热分区,所述水流层分为颈部散热分区、肩部散热分区、胸部散热分区、腰部散热分区、腿部散热分区及脚部散热分区;所述第二保暖层内设有多个与颈部加热分区、肩部加热分区、胸部加热分区、腰部加热分区、腿部加热分区及脚部加热分区对应的第一温度传感器,每个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均与控制主机通信连接。工作原理:冬天使用的时候,用户可以事先通过控制主机上的配对按钮将控制主机连入WIFI或者与手机进行蓝牙配对,使得手机能够通过WIFI局域网或者蓝牙来控制控制主机,通过手机来设定每个加热分区的温度参数,在使用的时候,由于人体温度会随着时间发生变化,因此通过每个加热分区内的第一温度传感器来检测所在分区的温度,从而通过控制主机实时调节每个分区的温度,使得温度趋近于用户设定的温度,当温度较高的时候,控制主机的水泵可以通过对水流层各个分区内通入冷水进行降温,在使用的时候,由于水流层设置于电加热层上方,因此不会使得用户感到温度骤降导致不适,所在分区的温度只会慢慢下降趋于用户再次设定的值,水流层可以加快温度下降;在夏天使用的时候,通过控制主机的水泵对各个分区通入冷水对被子进行降温,被套可以更换成适合夏天的较薄款式,提高人体舒适度,在需要的时候,控制主机还可以控制电加热层对被子进行加热,从而将温度调节到人体感觉比较舒适的温度,防止用户着凉生病。进一步的,所述电加热层内设有石墨烯电热膜或者电加热丝的其中一种。采用石墨烯电热膜作为发热体,发热均匀,不易损坏,并且石墨烯发热层辐射出的远红外线不仅能促进血液循环,使人体享受到理疗功效,同时也具有杀菌除螨的作用;采用点加热丝进行加热,工艺成熟,整体的成本相比石墨烯电热膜更低。进一步的,所述电加热丝从内到外包括涤纶丝芯、合金加热丝、尼龙层、合金加热丝及PVC层。采用双层的发热丝,使得电加热丝的发热更加稳定,升温迅速,结构紧凑,而且通过耐高温的PVC层和尼龙层的绝缘保护,可以有效保护合金加热丝和内芯其他布料,涤纶丝具有防火性极高的特点,很适合作为电加热丝的主要支撑物。进一步的,所述电加热层与水流层之间设有绝缘层。通过绝缘层能够进一步提高绝缘性能,提高安全性。进一步的,所述电加热层与第二保暖层之间设有填充物层,所述填充物层设有多个沿内芯横向和纵向均匀间隔设置的容腔,所述容腔内填充有包括药物、竹炭粉或放射红外线的物质的至少其中一种。通过在容腔内装填有助于人睡眠的药物,可以帮助用户更好地睡眠,装填竹炭粉可以起到吸湿调湿和防霉及阻挡辐射的作用,还能够用起到蓄热的作用,在容腔内装填放射红外线的物质,例如电气石,可以起到起到促使血液循环、顺畅的作用,另外电气石还能释放负离子,这些负离子能够调节人体离子平衡,身心放松,活化细胞,提高自愈率等很多作用,并能抑制身体的氧化和除异味的功效。进一步的,所述储水桶包括桶体、设于桶体上方的散热盖及与散热盖连接的螺旋散热管,所述散热盖上设有与控制主机通信连接的散热风扇。通过螺旋散热管将桶体内的水的热量传递到散热盖上,散热盖通过散热风扇来进行散热,可以对循环过后的温水进行快速散热,保持水的低温状态,通过控制主机可以方便地对散热风扇的转动功率进行控制。进一步的,所述储水桶内设有与控制主机通信连接的第二温度传感器。通过第二温度传感器来检测水温,从而将水温反馈给控制主机,控制主机就能够实时调节散热风扇的转速,当水温低于阈值的时候,水自发散热就可以保持较低的水温,散热风扇可以在控制主机的控制下停转,节省电能,减少噪音。进一步的,所述第一保暖层与水流层可拆卸设置,所述第二保暖层与电加热层可拆卸设置。在天气较热的时候,可以将第一保暖层或者第二保暖层拆除,使得被子整体更薄,同时方便清洗。进一步的,所述水流层和电加热层设有多个沿内芯横向和纵向均匀间隔设置的透气孔。通过透气孔可以水流层和电加热层之间的热传递效率,在夏天拆掉第一保暖层和第二保暖层的时候,可以提高散热效果,又不至于使得人体感觉较冷。进一步的,所述被套上可拆卸设有脚套,所述脚套位于脚部加热分区。用户睡觉的时候可以将脚伸入到脚套内,这样可以进一步提高对于脚部的加热效果,舒适度更高,而且脚套可以拆卸,方便清洗。进一步的,所述控制主机上设有语音识别模块、用于存储用户使用习惯数据的数据存储模块及扬声器。采用上述结构的设置,可以不使用手机,也不用动手,只需要对控制主机发出预设的指令就能够调节温度,而且通过数据存储模块可以存储用户的习惯参数,这样每次使用通过调取数据就不用重新设置,使用更加方便,而且扬声器可以播放音乐或者和用户进行人机交互,不仅能够增加睡眠质量还能够增加趣味性。与现有技术相比,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的一种智能温控的被子,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通过控制主机的无线通信模块可以实现手机控制,使得用户可以躺在床上玩手机的同时就能够进行调节,操作方便;2:通过水流层和电加热层的配合,可以对被子的温度进行精确控制,再配合第一温度传感器来实现检测各个分区的温度,对于每个分区的温度可以精确控制;3:水流层的设置,使得本被子可以在四季都可以使用,通过更换被套可以保持被子的清洁,而且由于电加热层的设置,可以通过加热来进行除菌杀螨,对于人体更加健康。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截面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内芯的立体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二内芯的立体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的储水桶结构示意图;图5是控制主机的示意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二的电加热丝示意图;图7是本专利技术的控制主机部分模块示意图。图中,1、被套;2、内芯;3、控制主机;21、第一保暖层;22、水流层;23、电加热层;24、第二保暖层;31、设备配对按钮;32、储水桶;33、水泵;231、颈部加热分区;232、肩部加热分区;233、胸部加热分区;234、腰部加热分区;235、腿部加热分区;236、脚部加热分区;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智能温控的被子,包括被套(1)、内芯(2)及控制主机(3),所述被套(1)上设有供内芯(2)进出的拉链口,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芯(2)包括从上到下依次设置的第一保暖层(21)、水流层(22)、电加热层(23)及第二保暖层(24),所述电加热层(23)与控制主机(3)通信连接,所述水流层(22)通过水管与控制主机(3)连通;所述控制主机(3)上设有无线通信模块、设备配对按钮(31)、储水桶(32)及水泵(33);所述电加热层(23)分为颈部加热分区(231)、肩部加热分区(232)、胸部加热分区(233)、腰部加热分区(234)、腿部加热分区(235)及脚部加热分区(236),所述水流层(22)分为颈部散热分区(221)、肩部散热分区(222)、胸部散热分区(223)、腰部散热分区(224)、腿部散热分区(225)及脚部散热分区(226);所述第二保暖层(24)内设有多个与颈部加热分区(231)、肩部加热分区(232)、胸部加热分区(233)、腰部加热分区(234)、腿部加热分区(235)及脚部加热分区(236)对应的第一温度传感器(4),每个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4)均与控制主机(3)通信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能温控的被子,包括被套(1)、内芯(2)及控制主机(3),所述被套(1)上设有供内芯(2)进出的拉链口,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芯(2)包括从上到下依次设置的第一保暖层(21)、水流层(22)、电加热层(23)及第二保暖层(24),所述电加热层(23)与控制主机(3)通信连接,所述水流层(22)通过水管与控制主机(3)连通;所述控制主机(3)上设有无线通信模块、设备配对按钮(31)、储水桶(32)及水泵(33);所述电加热层(23)分为颈部加热分区(231)、肩部加热分区(232)、胸部加热分区(233)、腰部加热分区(234)、腿部加热分区(235)及脚部加热分区(236),所述水流层(22)分为颈部散热分区(221)、肩部散热分区(222)、胸部散热分区(223)、腰部散热分区(224)、腿部散热分区(225)及脚部散热分区(226);所述第二保暖层(24)内设有多个与颈部加热分区(231)、肩部加热分区(232)、胸部加热分区(233)、腰部加热分区(234)、腿部加热分区(235)及脚部加热分区(236)对应的第一温度传感器(4),每个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4)均与控制主机(3)通信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温控的被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加热层(23)内设有石墨烯电热膜或者电加热丝的其中一种。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智能温控的被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加热丝从内到外包括涤纶丝芯(51)、合金加热丝(52)、尼龙层(53)、合金加热丝(52)及PVC层(54)。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温控的被子,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竟路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