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棉花打顶的植物生长调节剂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075971 阅读:8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31 23:18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植物生长调节剂领域,研究开发了一种以氟节胺、矮壮素、磷酸二氢钾为主体的植物调剂剂组合,应用于棉花打顶可以在实现化学打顶目的的同时,防止蕾铃脱落从而达到棉花增产的目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棉花打顶的植物生长调节剂
本专利技术属于植物生长调节剂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以氟节胺、矮壮素、磷酸二氢钾为主体的植物调节剂组合,应用于棉花打顶。
技术介绍
棉花是一种具有无限生长特性的植物,在适宜的光照、温度、水肥等条件下,具有纵向和横向无限生长发育的特性,往往因雨水过多且温度较高造成营养体生长过旺,从而使得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不协调,最终导致棉花早衰,蕾铃脱落严重,产量和品质降低。因此协调好棉花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的关系是棉花优质、高产、高效至关重要的因素。通过打顶阻断主茎的持续生长,从而使棉花的营养向生殖器官转移,由营养生长向生殖生长转变是棉花种植中的通用手段。多年来经过科学手段分析打顶前与打顶后棉花制种内的内源激素水平,数据证明通过打顶阻断了棉花主茎顶端分生组织的激素向下输送,直接改变了棉花植株内的激素平衡,棉花打顶后IAA/ABA大幅降低,促进棉株开始向成熟方向发育营养生长停滞生殖生长旺盛,叶片的光合产物主要供给生殖器官-棉花蕾铃的生长发育,所以打顶这一传统操作,既符合棉农的传统经验,也符合植物生长的科学规律。以前基本都采用人工打顶的方式,2010年左右以前用于烟草抑芽的化学药剂开始用于棉花的化学打顶试验,其中以氟节胺、二甲戊灵等二硝基苯胺类化合物为主。也有长链有机醇及相应的酯例如辛醇、癸醇及相应的酯应用于棉花化学打顶的试验。氟节胺是一种二硝基苯胺类化合物,其对植物的生理活性表现为:通过对微管蛋白的影响抑制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从而对细胞分裂活跃的分生组织产生强烈抑制作用。对植物细胞的伸长影响不明显。氟节胺较多用作烟草打顶后的侧芽抑制剂。近年来较多用于在棉花化学打顶方面的应用试验。例如专利技术专利申请:CN201010131320.2披露了一种氟节胺与缩节胺复配使用的棉花打顶剂。专利技术专利申请CN201310509356.3披露了一种氟节胺与特丁噻草隆复配使用的棉花打顶剂。专利技术专利申请CN201910819296.2,就披露了氟节胺、二甲戊灵、砜嘧磺隆在棉花上的应用。专利技术专利申请CN201710084143.9披露了一种氟节胺、乙烯利组合的棉花打顶剂。但是,各种用于化学打顶的物质均有着对植物生长的强烈抑制作用。例如其中的二硝基苯胺类多用作除草剂,其对植物的细胞分裂等生理活动强烈抑制,在实现打顶效果的同时,对棉花植株整体也有一定的负面影响。例如孙国军等人的研究表明:施用氟节胺后棉叶的光合作用速率降低,蕾铃脱落现象明显,空果枝数量增加(南疆棉区棉花利用氟节胺打顶技术试验棉花科学2014年4月)。以上各种棉花打顶剂的方案偏于注重打顶效果,但是忽视了打顶剂对棉花蕾铃和植株的负面作用。各种打顶方式的优劣对比,传统的人工打顶对顶芽的去除准确、灵活,但是会存在漏打情况,人的活动会对蕾铃甚至底部果枝产生摩擦、牵扯造成落铃甚至伤枝的情况,随着社会人工分配的变化,用工成本大幅增加。机器打顶,成本低但是打顶不精确,不灵活,地面的起伏也会造成影响,同样有摩擦、牵扯造成落铃甚至伤枝的情况。化学打顶,成本低,特别是近年来兴起的无人机飞防施药避免了摩擦牵扯造成落铃伤枝的情况,但是氟节胺本身对棉株有一定负面作用,降低叶片光合速率,对上层较幼蕾铃刺激较强,容易造成上层蕾铃脱落甚至上层多个空果枝的情况。综合来看,各种打顶方案都各有优劣,人工打顶容易伤到下层蕾铃果枝,最终产量统计情况不同的试验也各有优劣,有人工打顶比化学打顶略高的,也有化学打顶比人工打顶略高的。本专利技术致力于研究开发一种更优化的解决方案,发扬氟节胺化学打顶带来的优势同时尽力采取各种手段保护棉株使其避免氟节胺带来的副作用,从而达到显著增产的目的。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以氟节胺、矮壮素、磷酸二氢钾为主要有效成分的植物生长调节剂组合。其中氟节胺10~30份,矮壮素5~20份,磷酸二氢钾10~35份。助剂及填充剂补足100份。上述组合物在。通过长期的试验对比发现,本专利技术组合物不仅能达到抑制顶芽及侧芽生长,而且能抑制棉株茎节伸长,控制株高、缩短顶部果枝长度从而塑造高产株型,增强棉株光合作用的效果。还能减少蕾铃脱落,增加棉花单株成铃数量,提高棉花产量。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但本专利技术并不限于下述实施例。实施例125%氟节胺·矮壮素悬浮剂:氟节胺200g,矮壮素50g,磷酸二氢钾60g,气相法白炭黑80g,硅酸镁铝20g,烷基酚聚氧乙烯醚磷酸酯30g,梳状聚羧酸盐20g,苯甲酸钠5g,加水补足1000g。高速分散30分钟,然后入RTSM0.5AD砂磨机砂磨20分钟。即可制得产品。实施例223%氟节胺·矮壮素悬浮剂氟节胺150g,矮壮素80g,磷酸二氢钾100g,气相法白炭黑80g,硅酸镁铝20g,烷基酚聚氧乙烯醚磷酸酯25g,梳状聚羧酸盐18g,苯甲酸钠5g,加水补足1000g。高速分散30分钟,然后入RTSM0.5AD砂磨机砂磨20分钟。即可制得产品。实施例324%氟节胺·矮壮素悬浮剂氟节胺200g,矮壮素40g,磷酸二氢钾50g,气相法白炭黑80g,硅酸镁铝20g,烷基酚聚氧乙烯醚磷酸酯30g,梳状聚羧酸盐20g,苯甲酸钠5g,加水补足1000g。高速分散30分钟,然后入RTSM0.5AD砂磨机砂磨20分钟。即可制得产品。田间药效试验试验时间:2017年7月~10月试验地点:中国科学院棉花研究所试验基地(河南省安阳市白璧镇)。试验作物:棉花。试验对象:化学打顶、增产。试验所用棉花品种为常规种中棉所60(CCRI60),田间试验于2017年在河南省安阳市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试验基地(安阳市白璧镇)进行,该地土壤类型为轻壤土,多年棉花连作,棉花长势稳定。播种日期为4月24日,采用地膜覆盖方式,1膜2行,行间距为80cm,施肥、灌溉均采用常规方式。试验共设5个小区,分别用实施例1~3制备得到的植物生长调节剂组合,以25%氟节胺乳油及清水对照进行处理,3次重复。分6月25日、7月15日2次施药。其他统一田间正常管理。于10月12日和11月11日两次采收,人工采摘。表1.田间试验不同药剂处理编号药剂使用量处理1实施例1(20%氟节胺5%矮壮素)40g/亩*2处理2实施例2(15%氟节胺8%矮壮素)60g/亩*2处理3实施例3(20%氟节胺4%矮壮素)50g/亩*2处理425%氟节胺乳油60g/亩*2处理5清水对照-不同处理对棉花的性状影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棉花打顶的植物生长调节剂,其组成成分为:氟节胺10~30份,矮壮素2~20份,磷酸二氢钾10~35份。助剂及填充剂补足100份。/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棉花打顶的植物生长调节剂,其组成成分为:氟节胺10~30份,矮壮素2~20份,磷酸二氢钾10~35份。助剂及填充剂补足100份。


2.一种基于权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黎明张继昌史军超郭素凡李帅
申请(专利权)人:中棉小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