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池塘拖网压底纲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池塘养殖拖网捕捞辅助装置,尤其涉及一种池塘拖网压底纲装置,属于水产养殖
技术介绍
池塘捕鱼一般采用拖网捕捞方式,渔网从池塘一边下水,上纲依靠浮子浮在水面上,底纲沉于池塘底部,两组拖网工人分别从左右两侧拖拽渔网,沿池塘岸边前进,到达池塘另一边后起网,将鱼围在网内,然后捕捞上岸,如图1所示。根据池塘面积、水深、存鱼量等情况,拖网作业时通常需要8~12人,分为两组分别负责渔网两侧拉网。每组工人中需要有1人在靠近岸边的浅水位置处踩住底纲。踩底纲是为了保证渔网底纲与池塘底部紧密贴合,防止鱼从底纲与池塘底部之间的空隙处逃走。踩纲人用一只脚踩在渔网底纲上,与岸上工人配合前进,如图2所示。由于养殖的季节性,大多数池塘捕捞作业是在冬季进行的,水温很低。拖网捕捞过程中,踩纲人需要穿着厚重的防水衣行走,双腿长时间浸泡在寒冷的水里,非常辛苦。同时,随时现有养殖从业人员年龄老化,这类辛苦的工种逐渐出现人工短缺情况,影响了正常的养殖生产。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池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池塘拖网压底纲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压纲板(4),所述压纲板(4)侧面与底纲(1)固定连接;压纲板(4)与固定杆(6)垂直连接固定,压重块(5)通过内部开孔套在固定杆(6)上,固定杆(6)与连接套杆(7)轴向方向活动连接,所述连接套杆(7)上端通过连接短绳(8)与浮球架(10)连接,所述浮球架(10)上端与支撑套杆(11)轴向方向活动连接,所述支撑套杆(11)上端与上纲支撑板(12)固定连接,所述上纲支撑板(12)与上纲(2)固定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池塘拖网压底纲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压纲板(4),所述压纲板(4)侧面与底纲(1)固定连接;压纲板(4)与固定杆(6)垂直连接固定,压重块(5)通过内部开孔套在固定杆(6)上,固定杆(6)与连接套杆(7)轴向方向活动连接,所述连接套杆(7)上端通过连接短绳(8)与浮球架(10)连接,所述浮球架(10)上端与支撑套杆(11)轴向方向活动连接,所述支撑套杆(11)上端与上纲支撑板(12)固定连接,所述上纲支撑板(12)与上纲(2)固定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池塘拖网压底纲装置,其特征在于:池塘拖网压底纲装置分为水下部分和水上部分,两者通过所述连接短绳(8)相互联接;连接短绳(8)是柔性的钢丝绳、尼龙绳、锁链中的一种;水下部分包括所述压纲板(4)、压重块(5)、固定杆(6)、连接套杆(7);水上部分包括浮球(9)、浮球架(10)、支撑套杆(11)、支撑板(12)。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池塘拖网压底纲装置,其特征在于:压纲板(4)的两侧边缘处设有若干个连接孔(4-1),底纲(1)靠近岸边的一段通过细绳或扎带固定在压纲板一侧的连接孔的最低部位;压纲板(4)压着底纲贴合在池塘底部,防止底纲与池底间出现空隙。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池塘拖网压底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纲板中间位置垂直方向设有所述固定杆(6);压重块(5)可叠加,可根据实际需要增加或减少压重块数量;压重块(5)的开孔形状与固定杆(6)的横截面形状相同,固定杆直接套入压重块(5)的开孔中固定;所述压重块开孔和固定杆横截面形状均为方形、椭圆形、扁圆形中的一种,从而保证安装后的压重块长边与压纲板的长边平行,不会左右转动。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池塘拖网压底纲装置,其特征在于:连接套杆(7)内部中空,其内腔横截面形状和固定杆横截面形状相同,可直接套在固定杆上;固定杆和连接套杆上均设有若干用于定位的插梢孔(7-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唐荣,杨家朋,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渔业机械仪器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