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锥铁磙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075674 阅读:4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31 23:1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带锥铁磙装置,其包括U型架、加长杆、转轴、前磙、后磙、套筒、圆螺母、滑动轴承和连杆,两个U型架相对设置,可通过两个加长杆相连,U型架的通孔内安装有滑动轴承,由内端盖与外端盖进行轴向定位,转轴为阶梯轴,其两端与滑动轴承相连,构成转动副,转轴上设有螺纹段,以连接圆螺母;前磙、后磙的轴线分别与第一根转轴、第二根转轴的轴线重合,相邻铁磙间通过套筒相连,并由圆螺母进行轴向定位。前磙上设有沿螺旋线f1分布的大锥,后磙上设有沿螺旋线f2分布的小锥。该装置由前磙破土,后磙进一步粉碎,压地保墒效果好,铁磙组数可自由增加,结构简单,成本低廉,经久耐用。

Iron roller with con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带锥铁磙装置
本技术涉及农业机械
,具体地说,是一种带锥铁磙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我国广大农村的农业用耙主要有以下几种:有用牛拉的木制耙,它是用四块较厚的木板制作成矩形的框架,在矩形的一个长边的木板上打有十多个孔,安装上耙齿即构成了木制耙。也有小型农业机械用的铁耙,它是用四根铁管制作成矩形的框架,在两个长边的铁管上各焊接一些耙齿,再安装上牵引架,即构成了小型农业机械用的铁耙。上述两种耙都是靠摩擦碎土,阻力很大,碎土效果较差,在平整土地时,常常需要耙地3~6遍才能完成。还有一种大型农业机械用的铁磙碾压耙,它是用像算盘珠子一样的大铁珠子串成一排代替耙齿,安装在铁磙碾压耙框架的下端,靠铁珠子在地面上滚动来压碎土块。这种耙体重千斤,虽然一遍就可以完成耙地的任务,但是,由于它的数千斤体重也将翻好的土地压的结结实实,不好使用。石磙是一种用来压地的农具,大多由青石料凿成,长三尺,直径一尺左右,大小不等,竖起来为圆台体,两端平面,平面中心有圆脐眼。石磙必须有一个磙架,磙架是两头翘的木头框架,把石磙包围在里面。其牵引力为毛驴拉或牛拉,近年也有用小型拖拉机为牵引力的。我国北方地区多为干旱、半干旱地区,尤其春旱严重,因此,压涝保墒就成为我国北方广大旱作农业区的主要土壤耕作措施,而石磙是土壤压涝保墒主要农具之一,在我国已应用了上千年,但在使用石磙压地中,发现石磙压地存在一定缺陷,即不能完全破碎土块,因而达不到保墒的最佳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带锥铁磙装置,其铁磙组数可自由增减,前磙与后磙配合使用,能起到很好的平整土地、碎土保墒的效果。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带锥铁磙装置,其包括U型架、加长杆、转轴、前磙、后磙、套筒、圆螺母、滑动轴承和连杆,所述U型架的中部设有两个轴线相互平行的通孔,通孔内安装有所述滑动轴承,两个U型架相对设置,并通过两个加长杆相连,所述U型架第一端的U形接头与所述加长杆第一端的直头相连,所述U型架第二端的直接头与所述加长杆第一端的U形头相连;所述转轴为阶梯轴,其两端分别与所述滑动轴承相连,构成转动副,所述转轴上设有螺纹段,以连接所述圆螺母;所述前磙的轴线与第一根转轴的轴线重合,相邻前磙间通过套筒相连,并由所述圆螺母进行轴向定位,所述后磙的轴线与第二根转轴的轴线重合,相邻后磙间通过套筒相连,并由所述圆螺母进行轴向定位。优选地,所述前磙上设有沿螺旋线f1分布的大锥,所述后磙上设有沿螺旋线f2分布的小锥。优选地,所述U型架的通孔内外分别设有内端盖与外端盖,所述内端盖与所述外端盖对所述滑动轴承进行轴向定位。优选地,所述加长杆的中部设有螺纹孔,所述连杆设有通孔,所述加长杆与所述连杆通过螺栓连接。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1)铁磙组数可根据需要组装,既能适用一头毛驴或一头耕牛牵引,满足一家一户压地保墒应用,也可多个带锥铁磙为一组,用小型拖拉机牵引,以提高压地速度;(2)前磙破土,后磙进一步粉碎,使土块细小而均匀,提高保墒效果;(3)可连续使用多年,经久耐用,成本低廉。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带锥铁磙装置的三维模型图;图2为本技术带锥铁磙装置的俯视图;图3为本技术带锥铁磙装置的部分结构示意图;以及图4为本技术的U型架的三维模型图。图中:1、U型架;2、加长杆;3、转轴;4、前磙;5、后磙;6、套筒;7、圆螺母;8、滑动轴承;9、内端盖;10、外端盖;11连杆;41、大锥;51、小锥。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需要注意的为,除非另有说明,本申请使用的技术术语或者科学术语应当为本技术所属领域技术人员所理解的通常意义。为便于读者理解,依据图1中的方位,对装置进行描述。如图1~图4所示,一种带锥铁磙装置,包括U型架1、加长杆2、转轴3、前磙4、后磙5、套筒6、圆螺母7、滑动轴承8和连杆11,U型架1的数量为两个,两个U型架1相对设置,U型架1的中部设有两个通孔,通孔内安装有滑动轴承8,两个通孔沿U型架1中间平面对称设置,其轴线相互平行设置,U型架1的第一端为U形接头,U型架1的第二端为直接头。U型架1的通孔内外分别设有内端盖9与外端盖10,内端盖9与外端盖10对滑动轴承8进行轴向定位,U型架1与内端盖9、外端盖10之间通过螺栓进行连接。两个U型架1可直接相连,此时前磙4、后磙5的数量各为一个,适用于一家一户压地保墒应用,可通过一头毛驴或一头耕牛牵引;两个U型架1也可通过一组或多组加长杆2相连,本实施例以一组加长杆2为例进行说明,此时前磙4、后磙5的数量各为两个,U型架1的U形接头与加长杆2第一端的直头相连,U型架1的直接头与加长杆2第一端的U形头相连,整个装置用小型拖拉机牵引,以提高压地速度;而根据不同需求,加长杆2的组数可增加,前磙4、后磙5的数量更多,需要的牵引力也更大,可完成的压地面积也更大。转轴3为阶梯轴,两端为光轴,中间轴的两端为螺纹段,转轴3的两端分别与两个U型架1中的滑动轴承8相连,构成转动副,中间轴的螺纹段用来连接圆螺母7,转轴3的数量与铁磙的种类相同,本实施例以两个为例进行说明,铁磙的种类为前磙4、后磙5,根据不同地域的实际情况,转轴3的数量可增加或减少。前磙4的轴线与第一根转轴3的轴线重合,相邻前磙4间通过套筒6相连,并由圆螺母7进行轴向定位,后磙5的轴线与第二根转轴3的轴线重合,相邻后磙5间通过套筒6相连,并由圆螺母7进行轴向定位。进一步的,前磙4、后磙5的长度与单排耕地的宽度相同,套筒6的长度大于耕地输水渠的宽度,套筒6的种类及长度也可根据需要定制;进一步的,前磙4上设有沿螺旋线f1分布的大锥41,后磙5上设有沿螺旋线f2分布的小锥51,大锥41长9cm,上尖下圆,底部直径3cm,牢牢焊接在前磙4上,大锥41尺寸大,数量少;小锥51长6cm,上尖下圆,底部直径2cm,牢牢焊接在前磙4上,小锥51数量多,分布的更紧密。加长杆2的中部设有螺纹孔,连杆11底部设有通孔,加长杆2与连杆11通过螺栓连接,连杆11将整个装置与牵引装置进行连接。前磙4在前,靠近连接有连杆11的加长杆2,后磙5在后,前磙4、后磙同时接触地面,整个装置倾斜,由大锥41进行破土,小锥51进行进一步的粉碎,使土块细小而均匀,提高保墒效果。以上所述各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该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技术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带锥铁磙装置,其包括U型架、加长杆、转轴、前磙、后磙、套筒、圆螺母、滑动轴承和连杆,其特征在于,/n所述U型架的中部设有两个轴线相互平行的通孔,通孔内安装有所述滑动轴承,两个U型架相对设置,并通过两个加长杆相连,所述U型架第一端的U形接头与所述加长杆第一端的直头相连,所述U型架第二端的直接头与所述加长杆第一端的U形头相连;/n所述转轴为阶梯轴,其两端分别与所述滑动轴承相连,构成转动副,所述转轴上设有螺纹段,以连接所述圆螺母;/n所述前磙的轴线与第一根转轴的轴线重合,相邻前磙间通过套筒相连,并由所述圆螺母进行轴向定位,所述后磙的轴线与第二根转轴的轴线重合,相邻后磙间通过套筒相连,并由所述圆螺母进行轴向定位。/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带锥铁磙装置,其包括U型架、加长杆、转轴、前磙、后磙、套筒、圆螺母、滑动轴承和连杆,其特征在于,
所述U型架的中部设有两个轴线相互平行的通孔,通孔内安装有所述滑动轴承,两个U型架相对设置,并通过两个加长杆相连,所述U型架第一端的U形接头与所述加长杆第一端的直头相连,所述U型架第二端的直接头与所述加长杆第一端的U形头相连;
所述转轴为阶梯轴,其两端分别与所述滑动轴承相连,构成转动副,所述转轴上设有螺纹段,以连接所述圆螺母;
所述前磙的轴线与第一根转轴的轴线重合,相邻前磙间通过套筒相连,并由所述圆螺母进行轴向定位,所述后磙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郝天民梁芳侯倩陈小文张天柱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中农富通园艺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