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电枢平衡高灵敏度换能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074912 阅读:4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29 06:0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双电枢平衡高灵敏度换能器,包括:第一壳体、第二壳体、中部壳体、第一活塞板、第二活塞板、双电枢马达、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在中部壳体的两侧分别设置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在中部壳体的内部设置双电枢马达;在双电枢马达两侧的中部壳体的内侧壁上分别设置有第一活塞板和第二活塞板;所述第一活塞板和第二活塞板与双电枢马达之间分别通过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连接;在第一活塞板的外侧设置第一辐射振翼;所述第一辐射振翼与第一壳体之间形成第一前腔;在第二活塞板的外侧设置第二辐射振翼;所述第二辐射振翼与第二壳体之间形成第二前腔;在中部壳体的两侧分别设置第一端子和第二端子。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双电枢平衡高灵敏度换能器
本技术涉及换能器
,尤其是涉及一种双电枢平衡高灵敏度换能器。
技术介绍
传统电声换能器,在有需求高灵敏度的应用时,需要将2个相同换能器组合在一起使用,得到6dB的声压级增益。此时产品体积偏大,产量偏低,价格昂贵,不适合大规模的推广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双电枢平衡高灵敏度换能器。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内容:一种双电枢平衡高灵敏度换能器,包括:第一壳体、第二壳体、中部壳体、第一活塞板、第二活塞板、双电枢马达、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在所述中部壳体的两侧分别设置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在所述中部壳体的内部设置双电枢马达;在所述双电枢马达两侧的中部壳体的内侧壁上分别设置有第一活塞板和第二活塞板;所述第一活塞板和第二活塞板与双电枢马达之间分别通过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连接;在所述第一活塞板的外侧设置第一辐射振翼;所述第一辐射振翼与第一壳体之间形成第一前腔;在所述第二活塞板的外侧设置第二辐射振翼;所述第二辐射振翼与第二壳体之间形成第二前腔;在所述中部壳体的两侧分别设置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双电枢平衡高灵敏度换能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壳体、第二壳体、中部壳体、第一活塞板、第二活塞板、双电枢马达、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在所述中部壳体的两侧分别设置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在所述中部壳体的内部设置双电枢马达;在所述双电枢马达两侧的中部壳体的内侧壁上分别设置有第一活塞板和第二活塞板;所述第一活塞板和第二活塞板与双电枢马达之间分别通过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连接;在所述第一活塞板的外侧设置第一辐射振翼;所述第一辐射振翼与第一壳体之间形成第一前腔;在所述第二活塞板的外侧设置第二辐射振翼;所述第二辐射振翼与第二壳体之间形成第二前腔;在所述中部壳体的两侧分别设置第一端子和第二端子,且第一端子和第...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电枢平衡高灵敏度换能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壳体、第二壳体、中部壳体、第一活塞板、第二活塞板、双电枢马达、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在所述中部壳体的两侧分别设置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在所述中部壳体的内部设置双电枢马达;在所述双电枢马达两侧的中部壳体的内侧壁上分别设置有第一活塞板和第二活塞板;所述第一活塞板和第二活塞板与双电枢马达之间分别通过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连接;在所述第一活塞板的外侧设置第一辐射振翼;所述第一辐射振翼与第一壳体之间形成第一前腔;在所述第二活塞板的外侧设置第二辐射振翼;所述第二辐射振翼与第二壳体之间形成第二前腔;在所述中部壳体的两侧分别设置第一端子和第二端子,且第一端子和第二端子均与双电枢马达之间电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电枢平衡高灵敏度换能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双电枢马达包括共极电磁部件、第一磁铁、第二磁铁、第三磁铁、第四磁铁、第一电枢、第二电枢和单线圈;在所述共极电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薛洪明施明明张春刚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亿欧得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