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气工程用线缆保护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073807 阅读:4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29 06:0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电气工程技术领域,尤其为一种电气工程用线缆保护装置,包括上壳体和下壳体,所述上壳体和下壳体的内侧均固定连接有支撑装置,所述上壳体和下壳体的外侧卡合有呈上下设置的上盖体和下盖体,所述上盖体的底端固定连接有螺纹杆,所述下盖体内侧转动连接有水平设置的连接轴,所述连接轴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锥齿轮,所述第一锥齿轮的底端啮合有第二锥齿轮,所述第二锥齿轮的顶端固定连接有套筒,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便于线缆保护装置的拆卸,操作简单便捷,同时可以在节省装置自身使用材料降低生产成本的同时,不降低保护装置的保护强度,利用橡胶垫进行辅助的支撑保护,提高了对线缆的保护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气工程用线缆保护装置
本技术涉及电气工程
,具体为一种电气工程用线缆保护装置。
技术介绍
电气工程传统的电气工程定义为用于创造产生电气与电子系统的有关学科的总和。此定义本十分宽泛,但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21世纪的电气工程概念已经远远超出上述定义的范畴。斯坦福大学教授指出:当今电气工程涵盖了几乎所有与电子、光子有关的工程行为随着社会的发展,对电气工程的应用愈加广泛,在大型的电气工程的施工过程中,铺设的线缆往往会受到车辆或者人员碾压,因此,对一种电气工程用线缆保护装置的需求日益增长。目前市面上大多数线缆保护装置,在使用时采用简单的铁管或者铝合金材质的板材套接在线缆外侧,套接时需要从线缆的一端套入,操作繁琐,不易施工,同时在进行线缆保护作用时,仅通过管材本身的强度对线缆进行保护,强度交底,容易使管材锻炼损坏线缆,因此,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一种电气工程用线缆保护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气工程用线缆保护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气工程用线缆保护装置,包括上壳体(1)和下壳体(2),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壳体(1)和下壳体(2)的内侧均固定连接有支撑装置(3),所述上壳体(1)和下壳体(2)的外侧卡合有呈上下设置的上盖体(6)和下盖体(7),所述上盖体(6)的底端固定连接有螺纹杆(8),所述下盖体(7)内侧转动连接有水平设置的连接轴(9),所述连接轴(9)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转把(10),所述转把(10)设置在下盖体(7)的外侧,所述连接轴(9)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锥齿轮(11),所述第一锥齿轮(11)的底端啮合有第二锥齿轮(12),所述第一锥齿轮(11)和第二锥齿轮(12)均设置在下盖体(7)的内侧,所述第二锥齿...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气工程用线缆保护装置,包括上壳体(1)和下壳体(2),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壳体(1)和下壳体(2)的内侧均固定连接有支撑装置(3),所述上壳体(1)和下壳体(2)的外侧卡合有呈上下设置的上盖体(6)和下盖体(7),所述上盖体(6)的底端固定连接有螺纹杆(8),所述下盖体(7)内侧转动连接有水平设置的连接轴(9),所述连接轴(9)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转把(10),所述转把(10)设置在下盖体(7)的外侧,所述连接轴(9)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锥齿轮(11),所述第一锥齿轮(11)的底端啮合有第二锥齿轮(12),所述第一锥齿轮(11)和第二锥齿轮(12)均设置在下盖体(7)的内侧,所述第二锥齿轮(12)的底端与下盖体(7)转动连接,所述第二锥齿轮(12)的顶端固定连接有套筒(1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气工程用线缆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装置(3)包括支撑杆(301)和固定环(302),所述固定环(302)呈弧形设置,且固定环(302)的圆心角为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亚兵胡宝龙杨瑞东
申请(专利权)人:郑州天力粮食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