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一体式智能开关及配电柜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073345 阅读:5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29 06:0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一体式智能开关及配电柜,属于配电柜技术领域。所述一体式智能开关包括:外壳,所述外壳两侧均设置有可伸缩的转接件;所述转接件用于连接配电柜上的主母排和接线端子;分合闸模块,用于控制所述一体式智能开关的通断;主控模块,用于控制所述一体式智能开关的工作;所述主控模块分别与所述分合闸模块和转接件电连接;所述主控模块包括电连接的控制器和功能模块,所述功能模块用于对所述一体式智能开关进行检测及保护;所述主控模块和所述分合闸模块设置于所述外壳内。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以实现集成化,具有多种功能,同时可以较少配电柜中的故障点,降低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一体式智能开关及配电柜
本技术涉及配电柜
,尤其涉及一种一体式智能开关及配电柜。
技术介绍
在现有技术的配电柜中设置有大量的外围电路,线路连接复杂,且占用空间。现有配电柜包括很多个柜子,每一柜子的结构包括围框、位于围框中的传统开关、以及用于转接的各式各样的铜排线,所述电能切换装置即实现开关功能。各式各样的铜排线再转接到整个配电柜的主母排,形成复杂庞大的外围电路结构,导致配电柜内外部线路结构非常复杂。进一步,市面上传统开关的种类繁多,每种传统开关都设有其自身的标准,因此在生产配电柜时,需要针对每一种开关设计对应的外围电路,导致传统开关及外围电路琳琅满目,从而大大增加生产成本,且可靠性不确定。同时,因配电柜中线路复杂,转接点也会随之增多,进而增加了故障点,在后续使用中发生故障的可能性提高,使得后续维护不方便,安全性能不可控。上述带有传统开关的配电柜困扰着技术人员很多年。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一体式智能开关,突破带有传统开关的配电柜的传统思维,从而提高开关在配电柜中的空间利用率及使用率。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一体式智能开关,包括:外壳,所述外壳两侧均设置有可伸缩的转接件;所述转接件用于连接配电柜上的主母排和接线端子;分合闸模块,用于控制所述一体式智能开关的通断;主控模块,用于控制所述一体式智能开关的工作;所述主控模块分别与所述分合闸模块和转接件电连接;所述主控模块包括电连接的控制器和功能模块,所述功能模块用于对所述一体式智能开关进行检测及保护;所述主控模块和所述分合闸模块设置于所述外壳内。进一步的,所述功能模块包括继电保护模块和电能测量模块,所述继电保护模块和所述电能测量模块分别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进一步的,所述功能模块还包括温度测量模块,所述温度测量模块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进一步的,所述外壳内转动安装有连杆,所述转接件与所述连杆传动连接;所述连杆转动时用于带动所述转接件伸出所述外壳或收进所述外壳内。进一步的,所述连杆与所述分合闸模块之间连接有机械闭锁组件;所述机械闭锁组件用于在所述分合闸模块处于分闸状态时,解除对所述连杆的锁定,以使所述连杆可带动所述转接件相对于所述外壳运动。进一步的,所述连杆上设置有闭锁件;所述分合闸模块上对应设置有闭锁孔,所述闭锁件插入所述闭锁孔用于锁定所述分合闸模块在所述外壳内的位置。进一步的,所述闭锁件与所述连杆传动连接;所述连杆转动时带动所述闭锁件靠近所述分合闸模块或远离所述分合闸模块。进一步的,所述转接件可沿所述连杆的轴向方向移动,用于规避所述一体式智能开关与配电柜之间的结构误差。进一步的,所述转接件包括绝缘的夹持臂和位于所述夹持臂之间的导体;所述夹持臂用于固定配电柜上的主母排和接线端子;所述导体与所述主控模块电连接。本技术还提供了一种配电柜,包括所述的一体式智能开关。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提供的一体式智能开关集成有分合闸模块、控制器和功能模块,由功能模块实现对一体式智能开关的检测与保护,从而使一体式智能开关具备多种功能;同时,本技术提供的一体式智能开关可以直接连接在配电柜中的主母排和接线端子。因此,在安装配电柜时无需在配电柜中给所述一体式智能开关配备复杂的外围电路,进而避免了配电柜内部的电路布图设计,降低成本;同时,可以减少配电柜内部的线路转接点,进而减少故障的发生,便于后期维护。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技术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图1示出了本技术一较佳实施例中一体式智能开关的结构示意图;图2示出了本技术一较佳实施例中主控模块的结构示意图;图3示出了本技术一较佳实施例中一体式智能开关的使用状态示意图;图4示出了本技术一较佳实施例中一体式智能开关内部结构示意图;图5示出了本技术一较佳实施例中机械联锁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6示出了本技术一较佳实施例中机械联动关系示意图;图7示出了本技术一较佳实施例中一体式智能开关的背面结构示意图;图8示出了现有技术中配电柜的安装结构示意图;图9示出了本技术一较佳实施例中配电柜的安装结构示意图。主要元件符号说明:100-外壳;101-滑槽;102-散热孔;200-主控模块;201-控制器;202-继电保护模块;203-温度测量模块;204-电能测量模块;205-显示模块;206-马达驱动模块;207-马达保护模块;208-报警模块;300-分合闸模块;301-闭锁孔;400-连杆;401-闭锁件;500-转接件;501-夹持臂;502-夹槽;600-通信接口;7-机械闭锁组件;701-固定夹持臂;702-转动夹持臂;703-拉线;801-主母排;802-接线端子。具体实施方式下面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技术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在本技术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在本技术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一体式智能开关,其特征在于,包括:/n外壳,所述外壳两侧均设置有可伸缩的转接件;所述转接件用于连接配电柜上的主母排和接线端子;/n分合闸模块,用于控制所述一体式智能开关的通断;/n主控模块,用于控制所述一体式智能开关的工作;所述主控模块分别与所述分合闸模块和转接件电连接;/n所述主控模块包括电连接的控制器和功能模块,所述功能模块用于对所述一体式智能开关进行检测及保护;/n所述主控模块和所述分合闸模块设置于所述外壳内。/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一体式智能开关,其特征在于,包括:
外壳,所述外壳两侧均设置有可伸缩的转接件;所述转接件用于连接配电柜上的主母排和接线端子;
分合闸模块,用于控制所述一体式智能开关的通断;
主控模块,用于控制所述一体式智能开关的工作;所述主控模块分别与所述分合闸模块和转接件电连接;
所述主控模块包括电连接的控制器和功能模块,所述功能模块用于对所述一体式智能开关进行检测及保护;
所述主控模块和所述分合闸模块设置于所述外壳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体式智能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功能模块包括继电保护模块和电能测量模块,所述继电保护模块和所述电能测量模块分别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体式智能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功能模块还包括温度测量模块,所述温度测量模块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体式智能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内转动安装有连杆,所述转接件与所述连杆传动连接;所述连杆转动时用于带动所述转接件伸出所述外壳或收进所述外壳内。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体式智能开关,...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吕刚罗德胜罗平东章林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泰昂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