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滤波器及通信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072732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29 06:04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滤波器及通信装置。该滤波器包括:壳体,具有相互垂直的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第一滤波支路,设置在壳体上,由依次耦合的八个第一滤波腔组成,八个第一滤波腔进一步形成四个第一交叉耦合零点;第二滤波支路,设置在壳体上,第二滤波支路沿第一方向与第一滤波支路相邻设置,由依次耦合的八个第二滤波腔组成,八个第二滤波腔进一步形成四个第二交叉耦合零点;其中,第一滤波支路的结构与第二滤波支路的结构相同。通过这种方式,能够降低成本,提高一致性及缩小体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滤波器及通信装置
本申请涉及通信
,特别是涉及一种滤波器及通信装置。
技术介绍
在移动通信的基站系统中,通常通过发射天线发射特定频率范围内的承载通信数据的通信信号,并通过接收天线接收通信信号。由接收天线接收的信号中不仅包含上述特定频率范围内的承载通信数据的通信信号,而且还包含许多上述特定频率范围外的杂波或干扰信号。要从接收天线接收的信号中获取发射天线发射的特定频率范围内的承载通信数据的通信信号,通常需要将该接收天线接收的信号通过滤波器进行滤波,将该承载通信数据的通信信号特定频率外的杂波或干扰信号滤除。本申请的专利技术人在长期的研发工作中发现,现有滤波器排腔不规则,导致其成本随着滤波支路数量的增加而显著增加,一致性随着滤波支路数量的增加而显著下降,且滤波器的体积较大。
技术实现思路
本申请提供一种滤波器及通信装置,以降低成本,提高一致性及缩小体积。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滤波器。该滤波器包括:壳体,具有相互垂直的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第一滤波支路,设置在壳体上,由依次耦合的八个第一滤波腔组成,八个第一滤波腔进一步形成三个第一交叉耦合零点;第二滤波支路,设置在壳体上,第二滤波支路沿第一方向与第一滤波支路相邻设置,由依次耦合的八个第二滤波腔组成,八个第二滤波腔进一步形成四个第二交叉耦合零点。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通信装置。该通信装置包括基站和上述滤波器,基站通过滤波器收发射频信号。本申请实施例的有益效果是:区别于现有技术,本申请实施例滤波器包括:壳体,具有相互垂直的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第一滤波支路,设置在壳体上,由依次耦合的八个第一滤波腔组成,八个第一滤波腔进一步形成四个第一交叉耦合零点;第二滤波支路,设置在壳体上,第二滤波支路沿第一方向与第一滤波支路相邻设置,由依次耦合的八个第二滤波腔组成,八个第二滤波腔进一步形成四个第二交叉耦合零点。通过这种方式,本申请实施例滤波器的第一滤波支路和第二滤波支路排腔结构相同,能够采用同一模具进行生产,不仅能够节约物料及调试成本,且一致性好,排腔指标的调节灵活度高,有利于提高零点的互调性;同时第一滤波支路与第二滤波支路相邻设置,能够有效缩小滤波腔的排布空间,能够缩小滤波器的体积。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本申请滤波器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实施例滤波器中滤波支路的拓扑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申请滤波器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图2实施例滤波器的仿真结果示意图;图5是本申请通信装置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均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本申请中的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本申请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它们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没有限定于已列出的步骤或单元,而是可选地还包括没有列出的步骤或单元,或可选地还包括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本申请首先提出一种腔体滤波器,如图1和图2所示,图1是本申请滤波器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实施例滤波器的拓扑结构示意图。本实施例滤波器10包括:壳体11、第一滤波支路12、第二滤波支路13,其中,壳体11具有相互垂直的第一方向x和第二方向y;第一滤波支路12设置在壳体11上,由依次耦合的八个第一滤波腔A1-A8组成,八个第一滤波腔A1-A8进一步形成四个第一交叉耦合零点;第二滤波支路13设置在壳体11上,由依次耦合的八个第二滤波腔B1-B5组成,八个第二滤波腔B1-B5进一步形成四个第二交叉耦合零点;其中,第一滤波支路12的结构与第二滤波支路13的结构相同。本实施例的第一滤波支路12、第二滤波支路13设置在壳体11的同一侧上,且相邻设置,能够有效缩小滤波腔的排布空间,能够缩小滤波器10的体积。本实施例的第一滤波支路12和第二滤波支路13的结构相同,能够采用同一模具进行生产,不仅能够节约物料及调试成本,且一致性好,排腔指标的调节灵活度高,有利于提高零点的互调性。进一步地,本实施例滤波器10能够实现零点抑制,便于调试指标,提高滤波器10的信号隔离度。可选地,本实施例的八个第一滤波腔A1-A8和八个第二滤波腔B1-B8划分为沿第一方向x排列的四列,成列排布能够缩小排布空间,能够缩小滤波器10的体积。可选地,本实施例的八个第一滤波腔A1-A8中的第一个第一滤波腔A1、第三个第一滤波腔A3、第五个第一滤波腔A5及第八个第一滤波腔A8为一列且沿第二方向y依次相邻设置;八个第一滤波腔A1-A8中的第二个第一滤波腔A2、第四个第一滤波腔A4、第六个第一滤波腔A6及第七个第一滤波腔A7为一列且沿第二方向y依次相邻设置;八个第二滤波腔B1-B8中的第一个第二滤波腔B1、第三个第二滤波腔B3、第五个第二滤波腔B5及第八个第二滤波腔B8为一列且沿第二方向y依次相邻设置;八个第二滤波腔B1-B8中的第二个第二滤波腔B2、第四个第二滤波腔B4、第六个第二滤波腔B6及第七个第二滤波腔B7为一列且沿第二方向y依次相邻设置。且第三个第一滤波腔A3还分别与第二个第一滤波腔A1和第四个第一滤波腔A4、第二个第二滤波腔B2及第四个第二滤波腔B4相邻设置,第八个第一滤波腔A8还分别与第六个第一滤波腔A6、第七个第一滤波腔A7、第六个第二滤波腔B6及第七个第二滤波腔B7相邻设置,第三个第二滤波腔B3还分别与第二个第二滤波腔B2及第四个第二滤波腔B4相邻设置,第八个第二滤波腔B8还分别与第六个第二滤波腔B6及第七个第二滤波腔B7相邻设置。由上述分析可知,本实施例的多列滤波腔依次相邻设置,且每一列中多个滤波腔依次相邻设置,能够进一步缩小滤波腔的排布空间;且相邻两列滤波腔交错设置,能够进一步缩小滤波腔的排布空间。可选地,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八个第一滤波腔A1-A8中的第一个第一滤波腔A1与第三个第一滤波腔A3之间容性交叉耦合,以形成一个第一容性交叉耦合零点,第三个第一滤波腔A3与第五个第一滤波腔A5之间、第五个第一滤波腔A5与第八个第一滤波腔A8之间、第六个第一滤波腔A6与第八个第一滤波腔A8之间分别感性交叉耦合,以形成三个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滤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滤波器包括:/n壳体,具有相互垂直的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n第一滤波支路,设置在所述壳体上,由依次耦合的八个第一滤波腔组成,所述八个第一滤波腔进一步形成四个第一交叉耦合零点;/n第二滤波支路,设置在所述壳体上,所述第二滤波支路沿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第一滤波支路相邻设置,由依次耦合的八个第二滤波腔组成,所述八个第二滤波腔进一步形成四个第二交叉耦合零点;/n其中,所述第一滤波支路的结构与所述第二滤波支路的结构相同。/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滤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滤波器包括:
壳体,具有相互垂直的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
第一滤波支路,设置在所述壳体上,由依次耦合的八个第一滤波腔组成,所述八个第一滤波腔进一步形成四个第一交叉耦合零点;
第二滤波支路,设置在所述壳体上,所述第二滤波支路沿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第一滤波支路相邻设置,由依次耦合的八个第二滤波腔组成,所述八个第二滤波腔进一步形成四个第二交叉耦合零点;
其中,所述第一滤波支路的结构与所述第二滤波支路的结构相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滤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八个第一滤波腔和所述八个第二滤波腔划分为沿所述第一方向排列的四列。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滤波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八个第一滤波腔中的第一个所述第一滤波腔、第三个所述第一滤波腔、第五个所述第一滤波腔及第八个所述第一滤波腔为一列且沿所述第二方向依次相邻设置;
所述八个第一滤波腔中的第二个所述第一滤波腔、第四个所述第一滤波腔、第六个所述第一滤波腔及第七个所述第一滤波腔为一列且沿所述第二方向依次相邻设置;
所述八个第二滤波腔中的第一个所述第二滤波腔、第三个所述第二滤波腔、第五个所述第二滤波腔及第八个所述第二滤波腔为一列且沿所述第二方向依次相邻设置;
所述八个第一滤波腔中的第二个所述第二滤波腔、第四个所述第二滤波腔、第六个所述第二滤波腔及第七个所述第二滤波腔为一列且沿所述第二方向依次相邻设置;
第三个所述第一滤波腔还分别与第二个所述第一滤波腔和第四个所述第一滤波腔、第二个所述第二滤波腔及第四个所述第二滤波腔相邻设置,第八个所述第一滤波腔还分别与第六个所述第一滤波腔、第七个所述第一滤波腔、第六个所述第二滤波腔及第七个所述第二滤波腔相邻设置,第三个所述第二滤波腔还分别与第二个所述第二滤波腔及第四个所述第二滤波腔相邻设置,第八个所述第二滤波腔还分别与第六个所述第二滤波腔及第七个所述第二滤波腔相邻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滤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八个第一滤波腔中的第一个所述第一滤波腔与第三个所述第一滤波腔之间容性交叉耦合,以形成一个第一容性交叉耦合零点,所述八个第一滤波腔中的第三个所述第一滤波腔与第五个所述第一滤波腔之间、第五个所述第一滤波腔与第八个所述第一滤波腔之间、第六个所述第一滤波腔与第八个所述第一滤波腔之间分别感性交叉耦合,以形成三个第一感性交叉耦合零点;
所述八个第二滤波腔中的第一个所述第二滤波腔与第三个所述第二滤波腔之间容性交叉耦合,以形成一个第二容性交叉耦合零点,所述八个第二滤波腔中的第三个所述第二滤波腔与第五个所述第二滤波腔之间、第五个所述第二滤波腔与第八个所述第二滤波腔之间、第六个所述第二滤波腔与第八个所述第二滤波腔之间分别感性交叉耦合,以形成三个第二感性交叉耦合零点。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滤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滤波器还包括:
第三滤波支路,设置在所述壳体上,由依次耦合的八个第三滤波腔组成,所述八个第三滤波腔进一步形成四个第三交叉耦合零点;
第四滤波支路,设置在所述壳体上,所述第四滤波支路沿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第三滤波支路相邻设置,由依次耦合的八个第四滤波腔组成,所述八个第四滤波腔进一步形成四个第四交叉耦合零点。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滤波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八个第三滤波腔中的第一个...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钟志波温世议杨绍春张宝真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大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