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结构抗坠毁试验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068621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29 05:5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结构抗坠毁试验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结构抗坠毁试验装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出的试验装置包括底座、支撑架、吊篮组件、试验件夹持监测组件、起吊电机、瞬间释放装置组成;通过起吊电机上下控制吊篮的高度,增减配重块的数量调整吊篮的重量,瞬间释放装置能够实现吊篮瞬间坠落,吊篮下端面水平并坠落在结构试验件上,模拟结构试验件受瞬间冲击力的坠撞过程。本试验装置简单,能够快速对结构试验件的坠毁过程进行模拟;通过调整吊篮的高度和配重块的数量,可快速模拟不同高度、不同重量的吊篮与结构试验件的坠撞过程;多个监测装置传感器能够对结构试验件的坠撞过程进行记录,以便分析试验件的坠毁性能参数。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结构抗坠毁试验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结构抗坠毁试验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结构抗坠毁试验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技术的发展,对飞机和直升机的安全性要求越来越高,因而结构的抗坠毁设计变的尤为重要。在飞机结构设计中,通常采用耐坠撞吸能结构、耐坠撞吸能座椅等吸收坠撞的能量,为驾驶员及乘员提供保护。在抗坠毁结构设计中,抗坠毁结构的性能参数直接决定了飞机的抗坠撞能力。为了设计出合理的抗坠毁结构,必须在设计前确定抗坠毁结构的性能参数。现阶段,通常采用理论分析、数值模拟或者模拟试验的方法来研究抗坠毁结构的性能参数。其中,模拟试验能真实反映坠毁过程,成为研究抗坠毁结构的极重要的一个手段。在模拟试验时,通常直接将试验件从一定高度位置释放,以测试其抗坠毁性能,试验件在释放过程中,其姿态不可控,不能针对性的测试试验件的抗坠毁性能。与此同时,该试验方法很难模拟高空坠毁。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提出一种结构抗坠毁试验装置,可快速模拟不同高度下的坠毁试验。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一种结构抗坠毁试验装置,该装置由底座、支撑架、吊篮组件、试验件夹持组件、起吊电机、瞬间释放装置组成,其中,支撑架由四根立柱和顶板组成,每根立柱上还设置有滑轨;吊篮组件由吊篮和滑轮组件组成,滑轮组件由滑轮安装座、滑轮、轴承构成,滑轮通过轴承与销轴配合安装在滑轮安装座上,并通过平头轴进行固定防松,滑轮安装座与吊篮通过螺栓固定;支撑架、试验件夹持组件均固定在底座上,起吊电机固定在顶板上,起吊电机与瞬间释放装置连接,瞬间释放装置与吊篮连接,用于瞬间释放吊篮;滑轮组件嵌入滑轨内,沿滑轨上下滑动;为了防止滑轮组件在滑动过程中发生窜动,在滑轮两侧垂直于滑轮平面上还设置有两个滑轮。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1)试验装置简单,能够快速对结构试验件的坠毁过程进行模拟;(2)通过调整吊篮的高度和配重块的数量,可快速模拟不同高度、不同重量的吊篮与结构试验件的坠撞过程;(3)多个测量装置传感器能够对结构试验件的坠撞过程进行记录,以便分析试验件的坠毁性能参数。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吊篮组件与支撑架配合示意图,图3为滑轮组件结构示意图,图4为试验件夹持组件结构示意图。编号说明:1-支撑架、2-底座、3-、吊篮组件、4-试验件夹持组件、5-起吊电机、6-瞬间释放装置、11-立柱、12-滑轨,31-吊篮、32-滑轮组件、33-配重块、321-滑轮、322-轴承、323-销轴、324-平头轴和开口销、41-试验夹持装置、42-载荷传感器、43-位移传感器、44-试验件。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参见附图1-4,如图1所示,一种结构抗坠毁试验装置,该试验装置主要由支撑架1、底座2、吊篮组件3、试验件夹持组件4、起吊电机5、瞬间释放装置6组成。其中,支撑架1和底座2焊接在一块共同组成试验平台外框架,起吊电机5固定在支撑架1上,起吊电机5钩住瞬间释放装置6,瞬间释放装置6的抓钩钩住吊篮组件3,试验件夹持组件4通过螺钉固定在底座2上。在具体实施案例中,上述提出的装置结构还可以做如下更改,具体的,支撑架由四根立柱和顶板焊接而成,四根滑轨焊接在立柱上;采用焊接的固定方式使得整个装置在试验过程中更为牢靠。上述试验装置结构中,吊篮组件3包括吊篮31、配重块33、滑轮组件32,其中,配重块33和滑轮组件32通过螺栓固定在吊篮31上,配重块33的数量可根据试验要求进行对应更换;以模拟试验件在不同冲击力下的坠撞。吊篮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如图2所示,吊篮组件2包括吊篮31、配重块33、滑轮组件32,滑轮组件32和配重块33通过螺栓固定在吊篮31上,滑轮组件32嵌入滑轨12内,沿滑轨12上下滑动,通过3组滑轮321限制滑轮组件32前后左右的位置。如图3,滑轮组件32包括3组滑轮321,滑轮321与轴承322配合并通过销轴323、平头轴和开口销324固定在滑轮安装座上,滑轮组件32中有3个滑轮,中间滑轮与上下滑轮面垂直,限制滑轮组件32前后左右的位置。中间滑轮321与轴承322之间以及三个滑轮与滑轨12之间均涂有润滑油,以减小滑动摩擦力,减小试验误差。上述试验装置结构中,起吊电机5固定在支撑架1上并和瞬间释放装置6连接,瞬间释放装置6下端抓钩勾住吊篮31,抓钩的开合灵敏度高,可快速响应,瞬间释放装置通过控制下端抓钩的开合来释放吊篮31。上述试验装置结构中,底座2和支撑架1共同为组成试验外框架,底座1为试验件夹持组件提供支撑;其中,试验件夹持组件包括试验件夹持装置、载荷传感器、位移传感器、高速摄像,为试验件提供放置平台并能够对试验过程中的载荷、位移和破坏过程进行监测。上述试验装置中试验件夹持组件4的具体实施案例如图4所示,该夹持组件4包括试验件夹持装置41、下端4个载荷传感器42、位移传感器43,试验件44用螺栓固定在夹持装置41上。采用如上所述的试验装置进行试验时,首先将试验件44放置于试验夹持装置41上,调整配重块33的数量,通过起吊电机5上下调节吊篮组件3的高度,启动瞬间释放装置6,瞬间释放装置6抓钩张开,吊篮组件3落下坠撞在试验件44上,通过载荷传感器42和位移传感器43监测载荷和位移,即可模拟并监测结构件的坠撞过程。试验过程中,试验件还可以直接固定在吊篮的底端,这种设计形式与真实场景更为接近。试验件夹持装置上表面还可以设置有夹持夹具,该夹具可实现试验件不同的夹持姿态,以模拟试验件不同角度下的坠撞,夹持夹具还可以直接设置在吊篮下端,更为真实的模拟坠毁场景。以上所述,仅为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详细描述,未详尽部分为常规技术。但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
的技术人员在本专利技术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结构抗坠毁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由底座、支撑架、吊篮组件、试验件夹持组件、起吊电机、瞬间释放装置组成,其中,支撑架由四根立柱和顶板组成,每根立柱上还设置有滑轨;吊篮组件由吊篮和滑轮组件组成,滑轮组件由滑轮安装座、滑轮、轴承构成,滑轮通过轴承、销轴配合安装在滑轮安装座上,通过平头轴进行固定,滑轮安装座与吊篮通过螺栓固定;支撑架、试验件夹持组件均固定在底座上,起吊电机固定在顶板上,起吊电机与瞬间释放装置连接,瞬间释放装置与吊篮连接,用于瞬间释放吊篮;滑轮组件嵌入滑轨内,沿滑轨上下滑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结构抗坠毁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由底座、支撑架、吊篮组件、试验件夹持组件、起吊电机、瞬间释放装置组成,其中,支撑架由四根立柱和顶板组成,每根立柱上还设置有滑轨;吊篮组件由吊篮和滑轮组件组成,滑轮组件由滑轮安装座、滑轮、轴承构成,滑轮通过轴承、销轴配合安装在滑轮安装座上,通过平头轴进行固定,滑轮安装座与吊篮通过螺栓固定;支撑架、试验件夹持组件均固定在底座上,起吊电机固定在顶板上,起吊电机与瞬间释放装置连接,瞬间释放装置与吊篮连接,用于瞬间释放吊篮;滑轮组件嵌入滑轨内,沿滑轨上下滑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结构抗坠毁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轮组件的滑轮两侧垂直于滑轮平面上还设置有两个滑轮,中间滑轮与上下滑轮面垂直,限制滑轮组件前后左右的位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结构抗坠毁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中间滑轮与轴承之间以及三个滑轮与滑轨之间均涂有润滑油。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结构抗坠毁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由四根立柱和顶板焊接而成,四根立柱上均焊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范光华刘军乐常成郑俊锋王军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直升机设计研究所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西;3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