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铝板散热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067584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29 05:5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铝板散热装置,属于磁共振领域。为解决现有磁共振装置的散热装置因采用铝板与铜管组合制作而存在的冷却水流小,散热铜管接触面积小,换热效率低的问题,设计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包括铝制底板和设于铝制底板顶部的铝制盖板,铝制底板上沿圆周设有4道凹槽,铝制底板和铝制盖板入口处通过分支水管连接有进水管和出水管。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所述铝板散热装置,在结构上更改设计,能增大内部冷却介质的流通量和换热面积,提高散热装置的散热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铝板散热装置
本技术涉及磁共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铝板散热装置。
技术介绍
磁共振设备在工作时会产生大量的热,需要散热装置进行降温,现有的散热装置主要是由铝板和铜管组合制作完成,存在冷却水流小,散热铜管接触面积小等问题,严重限制了散热装置的换热效率,因而需要研发一款铝板散热装置,能够增大内部冷却介质的流通量以及换热面积,提高散热装置的散热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铝板散热装置,解决现有磁共振装置的散热装置因采用铝板与铜管组合制作而存在的冷却水流小,散热铜管接触面积小,换热效率低的问题,研发一款能显著提高散热效率的铝板散热装置。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铝板散热装置,包括铝制底板6和设于铝制底板6顶部的铝制盖板4,所述铝制底板6上沿圆周设有4道凹槽5,铝制底板6和铝制盖板4入口处通过分支水管3连接有进水管1和出水管2。优选的,所述凹槽5左半部凹槽5为入水口,右半部凹槽5为出水口,中部位置断开,可确保凹槽5内冷却介质流速均匀。优选的,所述进水管1和出水管2分别连接8根分支水管3,每道凹槽5进出水口内设有两根分支水管3。优选的,所述铝制盖板4通过满焊与铝制底板6固定为一体,可确保内部冷却介质无泄漏。有益效果:铝板机加工成凹槽状,铝制盖板4与铝制底板6采用满焊工艺进行密封,使冷却介质充满整个铝制腔体,既增大了冷却介质的流通量又提高了换热面积,显著提高了换热效率。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br>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一种铝板散热装置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一种铝板散热装置内部结构示意图。其中:1-进水管;2-出水管;3-分支水管;4-铝制盖板;5-凹槽;6-铝制底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实施方式做进一步的说明。图1是本技术一种铝板散热装置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一种铝板散热装置内部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一种铝板散热装置,包括铝制底板6和设于铝制底板6顶部的铝制盖板4,所述铝制底板6上沿圆周设有4道凹槽5,铝制底板6和铝制盖板4入口处通过分支水管3连接有进水管1和出水管2。4道凹槽5的深度为8mm,中部断开可以确保凹槽5内冷却介质流速均匀,每道凹槽5均设有两根分支水管3,可加大冷却介质的流速。铝制盖板4通过满焊与铝制底板6固定连接,可确保内部冷却介质无泄漏。工作时,冷却介质由进水管1进入,通过8根分支水管3进入铝制底板6凹槽5中,凹槽5中部断开确保冷却介质以均匀的速度在凹槽5中流动,循环一周后进入凹槽5出水口处的8根分支水管3,然后经出水管2流出。本技术提供的铝板散热装置,采用铝板内直通冷却液的方式与外部部件进行热交换,铝制底板6机加工成凹槽状,然后铝制盖板4和铝制底板6采用满焊工艺进行密封,使冷却介质充满整个铝制底板6的凹槽5,增大了冷却介质的流通量和换热面积,显著提高了换热效率。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进行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技术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等同替换亦不能使修改后的技术方案脱离本技术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铝板散热装置,包括铝制底板和设于铝制底板顶部的铝制盖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铝制底板上沿圆周设有4道凹槽,铝制底板和铝制盖板入口处通过分支水管连接有进水管和出水管。/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铝板散热装置,包括铝制底板和设于铝制底板顶部的铝制盖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铝制底板上沿圆周设有4道凹槽,铝制底板和铝制盖板入口处通过分支水管连接有进水管和出水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铝板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左半部凹槽为入水口,右半部凹槽为出水口,中部位置断开,可确保凹槽...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安学亮陈琳鑫李良安
申请(专利权)人:河北惠仁医疗设备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