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转筒烘干机的扬料打散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067333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29 05:5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转筒烘干机的扬料打散装置,涉及烘干设备技术领域,包括:回转筒体,所述回转筒体内壁上设置有扬料组件和打散组件,所述扬料组件和打散组件交替分布于回转筒体内壁上,所述扬料组件包括末端带有弯折结构的第一扬料板和L形的第二扬料板,所述第一扬料板和第二扬料板均匀交替分布在回转筒体内壁同一圆周内;该装置能够将物料在回转筒体内抛撒并充分打散,提高物料的烘干效率和热能利用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转筒烘干机的扬料打散装置
本技术属于烘干设备
,更具体地,涉及一种转筒烘干机的扬料打散装置。
技术介绍
转筒烘干机是一种工业上常用的烘干设备,在建材、冶金、化工、食品、煤炭、水泥、环保行业中,用于烘干矿渣、石灰石、煤粉、粘土、污泥等物料。烘干机主要由回转筒体、扬料打散装置、传动装置、支撑装置、密封圈及燃烧室等部件组成。回转筒体是一个与水平线略成倾斜的圆筒,湿物料从较高一端给入,热气流由燃烧室流出,与湿物料成顺(逆)流接触,随着回转筒体的转动,湿物料被筒体内的扬料板反复抛撒,抛撒过程使得湿物料在空中分散并与热气流相互接触,使物料中的水分蒸发,物料被干燥。同时,物料在重力作用下逐渐由回转筒体较高一端移动至较低一端,最终由出料口排出。转筒烘干机的扬料装置与打散装置对物料的抛撒效果及物料粒度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可对烘干效果造成显著影响。现有转筒烘干机的扬料装置往往结构单一、内部形状和安装位置固定,因此在每个旋转扬料周期内,物料的抛撒位置相对固定,难以实现物料的全断面抛撒。这种情况下,物料基本都集中在回转筒体的一侧,而热气流则从物料分布少、风阻更小的另一侧通过,因而造成物料烘干效果差,热能利用率低的问题。此外,转筒烘干机常用的打散装置为铰接式的矩形格栅篦板,击打物料时的动能较小且作用力分散,物料打散效果不佳,从而也给物料的烘干效果与热能利用率带来不利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转筒烘干机的扬料打散装置,能够将物料在回转筒体内抛撒并充分打散,提高物料的烘干效率和热能利用率。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转筒烘干机的扬料打散装置,该装置包括:回转筒体,所述回转筒体内壁上设置有扬料组件和打散组件,所述扬料组件和打散组件交替分布于回转筒体内壁上,所述扬料组件包括末端带有弯折结构的第一扬料板和L形的第二扬料板,所述第一扬料板和第二扬料板均匀交替分布在回转筒体内壁同一圆周内。可选地,所述第一扬料板与第二扬料板与回转筒体内壁刚性连接。可选地,所述第一扬料板末端的弯折角度为120°至160°。可选地,所述第一扬料板和第二扬料板末端的弯折指向与回转筒体的转动方向相同。可选地,所述打散组件包括转动连接在回转筒体内壁上的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端部设置有锤片。可选地,所述连接板一端与回转筒体内壁转动连接。可选地,所述打散组件设置有多个,所述打散组件均匀分布在回转筒体内壁的同一圆周内。可选地,所述锤片设置有多个,多个锤片均匀固定在连接板端部。可选地,所述锤片外侧设置为弧形结构。可选地,所述锤片材料为耐热钢板。本实用信息提供一种转筒烘干机的扬料打散装置,其有益效果在于:具有末端弯折角度不同的第一扬料板和第二扬料板,可将物料携带至不同部位进行抛撒,使物料在回转筒体横截面内分布更加均匀,与热气流接触更加充分;打击板上的锤片加强了对物料的打散效果,使得物料更加松散,大幅提升了转筒烘干机的烘干效果与热能利用率。本技术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附图说明通过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示例性实施方式进行更详细的描述,本技术的上述以及其它目的、特征和优势将变得更加明显,其中,在本技术示例性实施方式中,相同的参考标号通常代表相同部件。图1示出了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一种转筒烘干机的扬料打散装置的扬料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2示出了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一种转筒烘干机的扬料打散装置的打散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3示出了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一种转筒烘干机的扬料打散装置的连接板和锤片的正视结构示意图。图4示出了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一种转筒烘干机的扬料打散装置的连接板和锤片的侧视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回转筒体;2、第一扬料板;3、第二扬料板;4、打散组件;5、扬料组件;6、连接板;7、锤片;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更详细地描述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虽然以下描述了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然而应该理解,可以以各种形式实现本技术而不应被这里阐述的实施方式所限制。相反,提供这些实施方式是为了使本技术更加透彻和完整,并且能够将本技术的范围完整地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图1示出了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一种转筒烘干机的扬料打散装置的扬料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2示出了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一种转筒烘干机的扬料打散装置的打散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3示出了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一种转筒烘干机的扬料打散装置的连接板和锤片的正视结构示意图,图4示出了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一种转筒烘干机的扬料打散装置的连接板和锤片的侧视结构示意图,如图1至图4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转筒烘干机的扬料打散装置,该装置包括:回转筒体1,所述回转筒体1内壁上设置有扬料组件5和打散组件4,所述扬料组件1和打散组件4交替分布于回转筒体1内壁上,所述扬料组件5包括末端带有弯折结构的第一扬料板2和L形的第二扬料板3,所述第一扬料板2和第二扬料板3均匀交替分布在回转筒体1内壁同一圆周内。具体的,第一扬料板2和第二扬料板3末端的折弯角度不同,在回转筒体1转动时可以将物料携带至不同位置进行抛撒,第一扬料板2相对于第二扬料板3的末端折弯角度大,在第一扬料板2上升过程中将物料抛撒的距离较近,物料被抛撒到回转筒体1圆形截面的左半边,第二扬料板3相对于第一扬料板2的末端折弯角度小,在第二扬料板3跟随回转筒体1转动过程中可将物料携带过回转筒体1的最高点,并在下降过程中将物料抛撒到回转筒体1圆形截面的右半边,从而实现物料在回转筒体1截面上的全面均匀抛撒,使得物料与热气流接触更加充分;打散组件4可以在回转筒体1转动过程中将块状物料打散,提高物料与热气流的接触面积,提高烘干效果。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扬料板2与第二扬料板3与回转筒体1内壁刚性连接。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扬料板2末端的弯折角度为120°至160°。具体的,在使用过程中根据物料流动性的不同可设置适宜的第一扬料板2末端的弯折角度,对于流动性好的物料,角度选较小值,对于流动性差的物料,角度选较大值。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扬料板2和第二扬料板3末端的弯折指向与回转筒体1的转动方向相同。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打散组件4包括转动连接在回转筒体1内壁上的连接板6,所述连接板6端部设置有锤片7。具体的,锤片7的设置可以增加连接板6端部的重量,增强打散组件4打击物料时的打击力,提高打散效果。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连接板6一端与回转筒体1内壁转动连接。具体的,转动连接在回转筒体1内壁上的连接板6可以在回转筒体1转动时带动端部的锤片7自动转动,实现对物料的自动打散。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打散组件4设置有多个,所述打散组件4均匀分布在回转筒体1内壁的同一圆周内。具体的,多个打散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转筒烘干机的扬料打散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包括:/n回转筒体,所述回转筒体内壁上设置有扬料组件和打散组件,所述扬料组件和打散组件交替分布于回转筒体内壁上,所述扬料组件包括末端带有弯折结构的第一扬料板和L形的第二扬料板,所述第一扬料板和第二扬料板均匀交替分布在回转筒体内壁同一圆周内。/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转筒烘干机的扬料打散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包括:
回转筒体,所述回转筒体内壁上设置有扬料组件和打散组件,所述扬料组件和打散组件交替分布于回转筒体内壁上,所述扬料组件包括末端带有弯折结构的第一扬料板和L形的第二扬料板,所述第一扬料板和第二扬料板均匀交替分布在回转筒体内壁同一圆周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转筒烘干机的扬料打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扬料板与第二扬料板与回转筒体内壁刚性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转筒烘干机的扬料打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扬料板末端的弯折角度为120°至16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转筒烘干机的扬料打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扬料板和第二扬料板末端的弯折指向与回转筒体的转动方向相同。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超袁国安柯有幸赵海乔吴永明柯松
申请(专利权)人:阳新鹏富矿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