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热器组件以及冷凝蒸发机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066971 阅读:4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29 05:5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换热器组件,所述的换热器组件包括:多个换热器组,以及连通所述换热器组的第一供液管;其特征在于,相邻所述换热器组之间部分的第一供液管内设置有隔离件,所述隔离件隔断对应相邻的所述换热器组之间部分的第一供液管。上述方式,采用第一供液管将多个换热器组相互连接,可以同时调控多个换热器组的运行状况,提高了工作效率,降低了操作难度。通过在相邻换热器组连接部的第一供液管上设置隔离件,防止多个换热器组之间发生串流,增强回油效果,降低了能耗。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换热器组件以及冷凝蒸发机组
本技术涉及冷链制冷
,特别是涉及换热器组件以及冷凝蒸发机组。
技术介绍
传统的冷库制冷系统大多只对应单个温区,因此当需要满足冷库多温区要求时,就要增加不同温区的制冷系统,采用大型综合性多温区的方式对不同温区进行制冷,但是这种方式会造成冷库机房庞大,降低了冷库的有效利用率。目前大型综合性多温区的冷库大部分采用集中供液方案,传统的一般每个温区(即同一个蒸发温度)的冷间用一套制冷系统,集中供液可以做到一套系统给多个温区同时供冷,可以减少制冷设备,同时可以缩小机房面积。多个温区需要多台中温机组,但是多台中温机组并联时,各个中温机组之间串流,影响压缩机回油,使压缩机回油困难。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压缩机回油困难问题,提供一种换热器组件以及冷凝蒸发机组。一种换热器组件,所述的换热器组件包括:多个换热器组,以及连通所述换热器组的第一供液管,相邻所述换热器组之间部分的第一供液管内设置有隔离件,所述隔离件隔断对应相邻的所述换热器组之间部分的第一供液管。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第二压缩机,所述第二压缩机与多个所述换热器组通过第二供液管连通。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第一回液管,所述换热器组通过所述第一回液管与所述第一压缩机连接。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换热器组包括多个子换热器,多个所述子换热器并联连接。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隔离件与所述第一供液管之间焊接固定。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换热器为翅片式换热器。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隔离件为阀门。一种冷凝蒸发机组,其特征在于,包括储液器、循环装置和冷风装置以及换热器组件;所述储液器分别与所述换热器、所述第二压缩机、所述冷风装置以及所述循环装置连接。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部分所述换热器的水平高度高于所述储液器。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虹吸管,所述第二压缩机通过所述虹吸管与所述储液器连接。本技术提供的换热器组件以及冷凝蒸发机组,采用第一供液管将多个换热器组相互连接,可以同时调控多个换热器组的运行状况,提高了工作效率,降低了操作难度。通过在相邻换热器组连接部的第一供液管上设置隔离件,防止多个换热器组之间发生串流,使第一压缩机传送来的冷流体在隔离件的分离作用下均匀进入各自对应的换热器组,增强回油效果,降低了能耗。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实施例中冷凝蒸发机组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A处的局部放大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便于理解本技术,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技术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技术的较佳的实施例。但是,本技术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技术的公开内容的理解更加透彻全面。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技术的
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技术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技术。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和/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如图1~2所示,图1为本技术一实施例中冷凝蒸发机组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A处的局部放大图。本技术提供的换热器组件主要用于贮藏库、物流周转库等,多台中温机组并联采取集中供液方案,对多个温区同时供冷,可以减少制冷设备,同时可以缩小机房面积。所述的换热器组件包括:多个换热器组10,每个换热器组由多个子换热器并联连接,相邻换热器组之间并联连接,以及连通所述换热器组10的第一供液管20;相邻所述换热器组10之间部分的第一供液管20内设置有隔离件210,所述隔离件210隔断对应相邻的所述换热器组10之间部分的第一供液管20,每个所述换热器组10通过对应的第一压缩机30经由所述第一供液管20提供第一制冷剂。所述第一压缩机30将第一制冷剂通过所述第一供液管20运送至所述换热器组10,所述第二压缩机50将第二制冷剂通过所述第二供液管510传输至所述换热器组10,所述第一制冷剂和第二制冷剂通过换热器组10进行高低温换热。具体地,所述第一供液管20连接多个所述换热器组10,通过第一供液管20将多个换热器组10相互连接,可以同时调控多个换热器组10的运行状况,提高了工作效率,降低了操作难度。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换热器组10的数量为2个,所述第一压缩机30的数量为2个。可以理解,所述换热器组10和所述第一压缩机30的数量也可以为3、4、5、6、7、8、9或其他数值。可选地,所述第一供液管20设置有多条第一回液管310,每条所述第一回液管310与对应所述第一压缩机30连接,用于将经过所述换热器组10的气态第一制冷剂回到所述第一压缩机30。具体地,所述第一回液管310的数量与所述换热器组10的数量相同,每一所述换热器组10对应一条所述第一回液管310。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回液管310的数量为2条。可选地,所述第一回液管310设有第一子回液管311,所述第一子回液管311与所述子换热器110连接。具体地,所述第一子回液管311的数量与所述子换热器110的数量相同,且所述第一子回液管311上设置有阀门。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子回液管311的数量为3个。可选地,所述第二供液管510上靠近所述第二压缩机50的一端设置有阀门。具体地,所述阀门包括截止阀、关断阀、止回阀、调节阀或其他阀门。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阀门为截止阀。可选地,所述隔离件210与所述第一供液管20固定连接,所述隔离件210起截流作用,防止多个所述换热器组10之间发生串流,提高所述第一压缩机30的回油效果。所述第一压缩机30传输的第一制冷剂因所述隔离件210的作用,只进入对应的换热器组10中,不会发生串流。当所述换热器组10完成换热,所述第一制冷剂返回对应的所述第一压缩机30中。具体地,所述隔离件210为板状,所述隔离件210的形状包括四边形、圆形、五边形、六边形或其他形状。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隔离件210为矩形板,即所有内角为直角的四边形。可选地,所述隔离件210为阀门。具体地,所述阀门包括截止阀、关断阀、止回阀、调节阀或其他阀门。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阀门为关断阀。可选地,所述冷凝蒸发机组包括换热器组件,还包括储液器40、循环装置80和冷风装置70,所述冷凝蒸发机组包括高温系统、中温系统和低温系统,所述第二压缩机50、换热器组10、储液器40、循环装置80形成低温制冷系统,所述循环装置80一般包括蒸发器;所述储液器40和冷风装置70形成中温系统,所述冷风装置70一般包括蒸发器;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换热器组件,所述的换热器组件包括:多个换热器组,以及连通所述换热器组的第一供液管;其特征在于,相邻所述换热器组之间部分的第一供液管内设置有隔离件,所述隔离件隔断对应相邻的所述换热器组之间部分的第一供液管。/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换热器组件,所述的换热器组件包括:多个换热器组,以及连通所述换热器组的第一供液管;其特征在于,相邻所述换热器组之间部分的第一供液管内设置有隔离件,所述隔离件隔断对应相邻的所述换热器组之间部分的第一供液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热器组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压缩机,所述第二压缩机与多个所述换热器组通过第二供液管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换热器组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回液管,所述换热器组通过所述第一回液管与第一压缩机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热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器组包括多个子换热器,多个所述子换热器并联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换热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顾众冉川东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盾安冷链系统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