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卧式喷淋箱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066531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29 05:5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废气处理装置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新型卧式喷淋箱,包括主体、过滤腔、除菌腔以及电机,所述主体一端设有进气口,所述主体内端设有负压泵,所述负压泵一端连接有第一送气管,所述第一送气管一端连接有排气口,所述第一送气管面端安装有第二送气管,所述主体内端设有循环过滤装置,所述主体内端设有废液腔,所述废液腔一端设有清理口,所述过滤腔两端设有第一过滤层和第二过滤层,所述过滤腔内端设有加热管,所述除菌腔内端设有紫外线杀菌灯,通过设置的过滤腔和除菌腔,可以更加全面的过滤和吸附废气内部的颗粒物,且对废气进行杀菌,使得设备使用时更加的高效。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卧式喷淋箱
本技术涉及废气处理装置
,具体为一种新型卧式喷淋箱。
技术介绍
目前,垃圾焚烧炉、生物燃料锅炉的烟气中含有大量的污染颗粒,如果直接排放到大气中,会造成严重的空气污染,因此喷淋箱应运而生,现有喷淋箱作为一种废气处理除尘装置,由喷淋层——填料层——除雾层——水箱——循环水泵组成,广泛用于工厂、矿井、隧道、冷却塔、车辆、船舶和建筑物的废气处理和除尘,效果十分显著,大大减少了生产生活的产生的废气污染。现有的卧式喷淋箱拥有很多种,但大多数都只是样式上的变化,其卧式喷淋箱本身并没有太大功能上的改进,现有的卧式喷淋箱大多数都是单单依靠过滤网或者惯性除尘,其过滤效果不明显,过滤之后的气体也无法检测到废气是否还存在,且除尘过程中过滤网容易堵塞影响过滤效果,因此需要一种新型卧式喷淋箱来改变现状。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卧式喷淋箱,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型卧式喷淋箱,包括主体、过滤腔、除菌腔以及电机,所述主体顶端设有箱盖,所述主体一端设有进气口,所述主体内端设有负压泵,所述负压泵一端连接有第一送气管,所述第一送气管一端连接有排气口,所述第一送气管面端安装有电磁阀,所述电磁阀一端设有废气检测仪,所述第一送气管面端安装有第二送气管,所述主体内端设有循环过滤装置,所述循环过滤装置设有气体循环泵,所述气体循环泵顶端设有固定架,所述主体内端设有废液腔,所述废液腔一端设有清理口,所述废液腔面端设有观察窗,所述观察窗一端设有加热开关,所述加热开关底端设有紧急开关,所述主体面端设有检修口,所述过滤腔两端设有第一过滤层和第二过滤层,所述过滤腔顶端设有喷洒,所述喷洒底端设有喷头,所述喷洒顶端设有电动转盘,所述电动转盘顶端设有固定座,所述过滤腔内端设有加热管,所述过滤腔内端设有倾斜支架,所述主体底端设有底座,所述除菌腔内端设有紫外线杀菌灯,所述电机外端设有散热风扇,所述散热风扇底端设有驱动开关。优选的,所述喷洒通过固定座安装于过滤腔顶端,且和外端的药液瓶固定连接。优选的,所述倾斜支架一端固定于过滤腔,一端与废液腔入口连接,且与平面夹角至少大于45度。优选的,所述检修口共设有三组。优选的,所述电磁阀和废气检测仪电性连接。优选的,所述气体循环泵通过螺栓固定于固定架面部。优选的,所述过滤腔和除菌腔均设有泄压阀。优选的,所述第一过滤层和第二过滤层具体为活性炭材料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通过设置的过滤腔和除菌腔,过滤腔两端设有第一过滤层和第二过滤层,过滤腔内端设有喷头,喷头和外端的药液瓶连接,喷头顶端设有电动转盘,通过设置的过滤腔可以更加全面的过滤和吸附废气内部的颗粒物,颗粒物通过底端的倾斜支架进入废液腔,除菌腔内端设有紫外线杀菌灯,紫外线杀菌灯对废气进行杀菌,通过设置的过滤腔和除菌腔使得设备使用时更加的高效。2.通过设置的循环过滤装置,循环过滤装置内端设有气体循环泵、电磁阀、废气检测仪以及第二送气管,电磁阀和废气检测仪电性连接,当废气检测仪检测不到气体内端的废气时,通过电性控制打开电磁阀开关,过滤完成的气体通过排气口排出,否则,废气会通过气体循环泵和第二送气管重新进行二次过滤,直到过滤完成通过排气口排出,通过设置的循环过滤装置,使得设备使用时更加的方便。3.通过设置的加热管,加热管安装于过滤腔内端,加热管和电机电性连接,由于长时间使用,过滤网面端由于颗粒物较多产生堵塞,影响过滤效果,通过加热管对过滤网面端的颗粒废物进行加热降解,使得设备使用时更加的便利。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内部结构图;图3为本技术A区放大结构图;图中:1-主体、2-过滤腔、3-除菌腔、4-电机、5-箱盖、6-进气口、7-负压泵、8-第一送气管、9-排气口、10-电磁阀、11-废气检测仪、12-第二送气管、13-气体循环泵、14-固定架、15-废液腔、16-清理口、17-底座、18-观察窗、19-加热开关、20-紧急开关、21-第一过滤层、22-第二过滤层、23-喷洒、24-电动转盘、25-加热管、26-倾斜支架、27-紫外线杀菌灯、28-散热风扇、29-驱动开关、30-喷头、31-固定座、32-检修口、33-循环过滤装置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3,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新型卧式喷淋箱,包括主体1、过滤腔2、除菌腔3以及电机4,主体1顶端设有箱盖5,主体1一端设有进气口6,主体1内端设有负压泵7,负压泵7一端连接有第一送气管8,第一送气管8一端连接有排气口9,第一送气管(8)面端安装有电磁阀10,电磁阀10一端设有废气检测仪11,第一送气管8面端安装有第二送气管12,主体1内端设有循环过滤装置33,循环过滤装置33设有气体循环泵13,通过设置的循环过滤装置33,循环过滤装置33内端设有气体循环泵13、电磁阀10、废气检测仪11以及第二送气管12,电磁阀10和废气检测仪11电性连接,当废气检测仪11检测不到气体内端的废气时,通过电性控制打开电磁阀10开关,过滤完成的气体通过排气口6排出,否则,废气会通过气体循环泵13和第二送气管12重新进行二次过滤,直到过滤完成通过排气口6排出,通过设置的循环过滤装置33,使得设备使用时更加的方便,气体循环泵13顶端设有固定架14,主体1内端设有废液腔15,废液腔15一端设有清理口16,废液腔15面端设有观察窗18,观察窗18一端设有加热开关19,加热开关19底端设有紧急开关20,主体1面端设有检修口32,过滤腔2两端设有第一过滤层21和第二过滤层22,过滤腔2顶端设有喷洒23,喷洒23底端设有喷头30,喷洒23顶端设有电动转盘24,电动转盘24顶端设有固定座31,过滤腔2内端设有加热管25,通过设置的加热管25,加热管25安装于过滤腔2内端,加热管25和电机4电性连接,由于长时间使用,过滤网面端由于颗粒物较多产生堵塞,影响过滤效果,通过加热管25对过滤网面端的颗粒废物进行加热降解,使得设备使用时更加的便利,过滤腔2内端设有倾斜支架26,主体1底端设有底座17,除菌腔3内端设有紫外线杀菌灯27,通过设置的过滤腔2和除菌腔3,过滤腔2两端设有第一过滤层21和第二过滤层22,过滤腔2内端设有喷头30,喷头30和外端的药液瓶连接,喷头30顶端设有电动转盘24,通过设置的过滤腔2可以更加全面的过滤和吸附废气内部的颗粒物,颗粒物通过底端的倾斜支架26进入废液腔15,除菌腔3内端设有紫外线杀菌灯27,紫外线杀菌灯27对废气进行杀菌,通过设置的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卧式喷淋箱,包括主体(1)、过滤腔(2)、除菌腔(3)以及电机(4),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1)顶端设有箱盖(5),所述主体(1)一端设有进气口(6),所述主体(1)内端设有负压泵(7),所述负压泵(7)一端连接有第一送气管(8),所述第一送气管(8)一端连接有排气口(9),所述第一送气管(8)面端安装有电磁阀(10),所述电磁阀(10)一端设有废气检测仪(11),所述第一送气管(8)面端安装有第二送气管(12),所述主体(1)内端设有循环过滤装置(33),所述循环过滤装置(33)设有气体循环泵(13),所述气体循环泵(13)顶端设有固定架(14),所述主体(1)内端设有废液腔(15),所述废液腔(15)一端设有清理口(16),所述废液腔(15)面端设有观察窗(18),所述观察窗(18)一端设有加热开关(19),所述加热开关(19)底端设有紧急开关(20),所述主体(1)面端设有检修口(32),所述过滤腔(2)两端设有第一过滤层(21)和第二过滤层(22),所述过滤腔(2)顶端设有喷洒(23),所述喷洒(23)底端设有喷头(30),所述喷洒(23)顶端设有电动转盘(24),所述电动转盘(24)顶端设有固定座(31),所述过滤腔(2)内端设有加热管(25),所述过滤腔(2)内端设有倾斜支架(26),所述主体(1)底端设有底座(17),所述除菌腔(3)内端设有紫外线杀菌灯(27),所述电机(4)外端设有散热风扇(28),所述散热风扇(28)底端设有驱动开关(29)。/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卧式喷淋箱,包括主体(1)、过滤腔(2)、除菌腔(3)以及电机(4),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1)顶端设有箱盖(5),所述主体(1)一端设有进气口(6),所述主体(1)内端设有负压泵(7),所述负压泵(7)一端连接有第一送气管(8),所述第一送气管(8)一端连接有排气口(9),所述第一送气管(8)面端安装有电磁阀(10),所述电磁阀(10)一端设有废气检测仪(11),所述第一送气管(8)面端安装有第二送气管(12),所述主体(1)内端设有循环过滤装置(33),所述循环过滤装置(33)设有气体循环泵(13),所述气体循环泵(13)顶端设有固定架(14),所述主体(1)内端设有废液腔(15),所述废液腔(15)一端设有清理口(16),所述废液腔(15)面端设有观察窗(18),所述观察窗(18)一端设有加热开关(19),所述加热开关(19)底端设有紧急开关(20),所述主体(1)面端设有检修口(32),所述过滤腔(2)两端设有第一过滤层(21)和第二过滤层(22),所述过滤腔(2)顶端设有喷洒(23),所述喷洒(23)底端设有喷头(30),所述喷洒(23)顶端设有电动转盘(24),所述电动转盘(24)顶端设有固定座(31),所述过滤腔(2)内端设有加热管(25),所述过滤腔(2)内端设有倾斜支架(26),所述主体(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顺宝徐顺秒刘进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海州环保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