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装配式综合支吊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064763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29 05:5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装配式综合支吊架,包括框型底座,所述框型底座的四角处沿纵向均设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顶部设有生根件;所述框型底座的前端设有若干第一固定管夹,所述框型底座的后端设有若干第二固定管夹,所述第一固定管夹与第二固定管夹相对布置,用于固定水管;所述框型底座前端的两支撑杆之间设有第一前连杆,所述框型底座后端的两支撑杆之间设有第一后连杆,所述第一前连杆与第一后连杆相对布置;所述第一前连杆上设有至少一个第一圆形无底框和至少一个第一矩形无底框。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安装简便易行且安全可靠,现场施工无焊接、切割作业,绿色环保。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装配式综合支吊架
本技术涉及支吊架,具体涉及一种装配式综合支吊架。
技术介绍
现有支架通常按机电各专业管线性质分为管道支吊架、风管支吊架、电缆桥架支吊架。随着大型项目的系统功能日趋完善,机电系统的线路数量、规格型号、实用功能也随之增加,导致管线系统错综复杂、占用空间大、施工检修难度大等问题,单一专业的支吊架已不能满足实际应用需求,因此综合支吊架应运而生。支吊架是机电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用于承受并传递管道、电缆桥架、风管荷载,同时限制承载构件的位移,支吊架的合理选型对机电系统的安全运行至关重要。近年来由于支吊架问题引发的质量安全事故频发,焊接接头的焊接工艺不当、焊接质量不牢、支吊架设计未考虑水平推力作用等,导致管道系统在运行过程中出现吊杆歪斜、吊架失载,严重则导致支吊架整体失稳坍塌。另外,支吊架现场切割、焊接作业产生较大的噪声污染、光污染,并产生较多的加工剩余边角料,对作业人员职业健康安全造成严重危害,也违背了绿色文明施工原则。针对上述问题,亟需在传统支吊架的基础上进行创新,对支吊架进行集成化设计、工厂化预制,提高支吊架结构的安全性、可靠性以及制作安装的方便性,确保机电系统施工及运行的安全有效进行。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目的:本技术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装配式综合支吊架,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提出的支吊架适用性不强、整体稳定性不高、绿色施工欠缺等问题。技术方案:本技术所述一种装配式综合支吊架,包括框型底座,所述框型底座的四角处沿纵向均设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顶部设有生根件;所述框型底座的前端设有若干第一固定管夹,所述框型底座的后端设有若干第二固定管夹,所述第一固定管夹与第二固定管夹相对布置,用于固定水管;所述框型底座前端的两支撑杆之间设有第一前连杆,所述框型底座后端的两支撑杆之间设有第一后连杆,所述第一前连杆与第一后连杆相对布置;所述第一前连杆上设有至少一个第一圆形无底框和至少一个第一矩形无底框,所述第一后连杆上设有至少一个第二圆形无底框和至少一个第二矩形无底框;所述第一圆形无底框与第二圆形无底框相对布置,用于固定圆形风管;所述第一矩形无底框与第二矩形无底框相对布置,用于固定矩形风管。优选地,所述第一前连杆的上方位于两支撑杆之间设有第二前连杆,所述第一后连杆的上方位于两支撑杆之间设有第二后连杆,所述第二前连杆与第二后连杆相对布置;所述第二前连杆与第二后连杆上设有电缆桥架框,用于放置电缆。优选地,所述第一固定管夹包括第一左管夹和第一右管夹,所述第一左管夹和第一右管夹的顶部通过螺栓组件相连接,底部通过扁钢管卡、螺栓组件固定于框型底座上。优选地,所述第二固定管夹包括第二左管夹和第二右管夹,所述第二左管夹和第二右管夹的顶部通过螺栓组件相连接,底部通过扁钢管卡、螺栓组件固定于框型底座上。优选地,所述生根件通过连接板和螺栓组件固定于支撑杆的顶部。优选地,所述第一圆形无底框和第一矩形无底框的底部均通过扁钢管卡、螺栓组件固定于第一前连杆上。优选地,所述第二圆形无底框和第二矩形无底框的底部均通过扁钢管卡、螺栓组件固定于第一后连杆上。优选地,所述框型底座的两侧部之间设有至少一个连接杆。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技术的装配式综合支吊架安装简便易行且安全可靠,现场施工无焊接、切割作业,绿色环保,尤其适用于水平载荷较大的复杂管线场所;采取装配式工厂化预制,提高了生产效率和产品加工精度;现场无需焊接,有效防止了焊接对结构的高温破坏及基材防腐涂层的损伤,消除了火灾隐患,提高了绿色文明施工水平。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结构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中生根件的局部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中刚接的节点图。附图中,1-框型底座,2-支撑杆,3-生根件,4-连接板,5-连接杆,6-第一固定管夹,7-第二固定管夹,8-第一前连杆,9-第一后连杆,10-第一圆形无底框,11-第一矩形无底框,12-第二圆形无底框,13-第二矩形无底框,14-第二前连杆,15-第二后连杆,16-电缆桥架框。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和附图对本技术技术方案进行详细说明,但是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不局限于所述实施例。实施例一种装配式综合支吊架,参照图1-3,包括框型底座1,框型底座1的四角处沿纵向均刚接有支撑杆2,支撑杆2的顶部设有生根件3,且生根件3通过连接板4和螺栓组件固定于支撑杆2的顶部;框型底座1的两侧部之间设有一个连接杆5。框型底座1的前端设有三个第一固定管夹6,框型底座1的后端设有三个第二固定管夹7,第一固定管夹6与第二固定管夹7相对布置,用于固定水管;第一固定管夹6包括第一左管夹和第一右管夹,所述第一左管夹和第一右管夹的顶部通过螺栓组件相连接,底部通过扁钢管卡、螺栓组件固定于框型底座1上;第二固定管夹7包括第二左管夹和第二右管夹,所述第二左管夹和第二右管夹的顶部通过螺栓组件相连接,底部通过扁钢管卡、螺栓组件固定于框型底座1上。框型底座1前端的两支撑杆之间设有第一前连杆8,框型底座1后端的两支撑杆之间设有第一后连杆9,第一前连杆8与第一后连杆9相对布置;第一前连杆8上设有一个第一圆形无底框10和一个第一矩形无底框11,第一后连杆9上设有一个第二圆形无底框12和一个第二矩形无底框13;第一圆形无底框10与第二圆形无底框12相对布置,用于固定圆形风管;第一矩形无底框11与第二矩形无底框13相对布置,用于固定矩形风管;第一圆形无底框10和第一矩形无底框11的底部均通过扁钢管卡、螺栓组件固定于第一前连杆8上;第二圆形无底框12和第二矩形无底框13的底部均通过扁钢管卡、螺栓组件固定于第一后连杆9上。第一前连杆8的上方位于两支撑杆之间设有第二前连杆14,第一后连杆9的上方位于两支撑杆之间设有第二后连杆15,第二前连杆14与第二后连杆15相对布置;第二前连杆14与第二后连杆15上设有电缆桥架框16,用于放置电缆。根据03S402《室内管道支架及吊架》中4.3.1的要求,支吊架的设计需考虑垂直荷载、水平荷载、地震荷载。对于管径较大的管道(如DN700、DN600等),支吊架所承担的水平荷载较大,横杆会沿着受力方向发生过大弯曲变形,严重的会发生弯曲折断。因此,本实施例采用近似的框架结构体系,即框型底座1,通过支吊架纵向侧杆的制约作用,减少水平荷载作用下支吊架位移;同时,支撑杆2与框型底座1采用刚接,提高水平荷载作用下支撑杆2的抗推刚度,减小水平变形,具有良好的抗侧向力效果。在保证支吊架结构和连接满足强度和刚度要求的同时,本实施例抛开了传统的支吊架立杆与生根件之间焊接的做法,将生根件3可拆卸安装于支撑杆2的顶部,将本实施例分为生根件3与支吊架主体框架两部分,根据预定点位先拆卸生根件3进行生根件3的安装,待管道提升就位后再完成支吊架主体结构的拼接,通过连接板4和螺栓组件将主体结构与生根件3组合成整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装配式综合支吊架,其特征在于,包括框型底座,所述框型底座的四角处沿纵向均设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顶部设有生根件;/n所述框型底座的前端设有若干第一固定管夹,所述框型底座的后端设有若干第二固定管夹,所述第一固定管夹与第二固定管夹相对布置,用于固定水管;/n所述框型底座前端的两支撑杆之间设有第一前连杆,所述框型底座后端的两支撑杆之间设有第一后连杆,所述第一前连杆与第一后连杆相对布置;所述第一前连杆上设有至少一个第一圆形无底框和至少一个第一矩形无底框,所述第一后连杆上设有至少一个第二圆形无底框和至少一个第二矩形无底框;/n所述第一圆形无底框与第二圆形无底框相对布置,用于固定圆形风管;所述第一矩形无底框与第二矩形无底框相对布置,用于固定矩形风管。/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装配式综合支吊架,其特征在于,包括框型底座,所述框型底座的四角处沿纵向均设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顶部设有生根件;
所述框型底座的前端设有若干第一固定管夹,所述框型底座的后端设有若干第二固定管夹,所述第一固定管夹与第二固定管夹相对布置,用于固定水管;
所述框型底座前端的两支撑杆之间设有第一前连杆,所述框型底座后端的两支撑杆之间设有第一后连杆,所述第一前连杆与第一后连杆相对布置;所述第一前连杆上设有至少一个第一圆形无底框和至少一个第一矩形无底框,所述第一后连杆上设有至少一个第二圆形无底框和至少一个第二矩形无底框;
所述第一圆形无底框与第二圆形无底框相对布置,用于固定圆形风管;所述第一矩形无底框与第二矩形无底框相对布置,用于固定矩形风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配式综合支吊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前连杆的上方位于两支撑杆之间设有第二前连杆,所述第一后连杆的上方位于两支撑杆之间设有第二后连杆,所述第二前连杆与第二后连杆相对布置;所述第二前连杆与第二后连杆上设有电缆桥架框,用于放置电缆。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卓旬徐艳红吴正刚许庆江
申请(专利权)人:中建安装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