渗沥液用潜水泵的防堵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063593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29 05:5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渗沥液用潜水泵的防堵装置。渗沥液用潜水泵的防堵装置包括过滤筒以及清理组件;过滤筒套设在潜水泵上,过滤筒上设置有过滤孔组;清理组件固定连接在储坑的侧壁上;过滤筒与潜水泵在工作位置与非工作位置之间切换,在非工作位置,清理组件清理过滤筒的外壁上的杂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渗沥液用潜水泵的防堵装置通过在潜水泵的外侧设置过滤筒能够有效地防止杂质进入到潜水泵中;通过在潜水泵的非工作位置设置清理装置,使得潜水泵在该非工作位置时,清理组件能够及时清理潜水泵外围的过滤筒上的杂质。此外,该防堵装置还具有占地面积小,无需对现有设备进行改造,安装及移动方便快捷、没有新增环境污染物等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渗沥液用潜水泵的防堵装置
本技术涉及垃圾处理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渗沥液用潜水泵的防堵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我国每年产生大约近2亿吨生活垃圾,垃圾存量高达60亿吨。这些生活垃圾普遍采用如填埋、焚烧等单一的方式。垃圾填埋所占用的耕地达70余万亩。特别是在我国中、小县城,绝大多数位于主要河流的上游和农村附近。这些地方由于缺乏较大规模和比较标准的生活垃圾处置设施,只好采用简单的生活垃圾焚烧或简易填埋、露天堆放等办法,造成臭气外溢、二噁英超标、灰渣和渗沥液泛滥等二次污染,给周边环境带来极大的影响。在水泥生产过程中,水泥窑可以产生大量高温、余热和负压。这些特有资源为无害化处置生活垃圾和工业废渣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利用水泥窑炉协同处理城市生活垃圾,并实现联产的方法,不仅实现了生活垃圾无害化、减量化和资源化利用,而且为垃圾填埋场的生态恢复、节约土地资源打下基础。因此,利用水泥窑炉处置生活垃圾,与其他处置方法相比,具有投资少、效果好、残渣利用、无二次污染等优点,是解决我国“生活垃圾围城”困局的一条新路。垃圾渗滤液是指来源于垃圾填埋场中垃圾本身含有的水分、进入填埋场的雨雪水及其他水分,而形成的一种高浓度具有强烈恶臭的有机废水。垃圾渗滤液的处理一直是垃圾处理过程中非常棘手的问题。水质复杂,危害性大。有研究表明,对垃圾渗滤液中有机污染物成分进行分析,共检测出垃圾渗滤液中主要有机污染物63种。其中,烷烯烃6种,羧酸类19种,酯类5种,醇、酚类10种,醛、酮类10种,酰胺类7种,芳烃类1种,其他5种。其中已被确认为致癌物1种,促癌物、辅致癌物4种,致突变物1种,被列入我国环境优先污染物“黑名单”的有6种。若不加处理而直接排入环境,会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以保护环境为目的,对渗滤液进行处理是必不可少的。如图1所示,目前处理工艺是垃圾进入水泥厂全密闭式垃圾储坑后经过堆存,经过压力机,挤压出垃圾渗沥液,将垃圾输送入水泥窑焚烧。流入渗沥液汇聚坑的渗沥液经过潜水泵加压,再排出处理。渗沥液经由渗沥液排出孔流入汇聚坑的时候,不可避免的携带了一些毛絮以及软体粘稠物,逐渐的会将堵塞潜水泵的入口过滤网堵死,导致潜水泵无法工作。当前的处理方法是通过行走式吊车将潜水泵吊出地坑,人工清理潜水泵过滤网。由于垃圾和渗沥液具有强烈的恶臭,为防止臭气外泄,整个垃圾储坑和车间均采用全密闭方式建造。当车间内设备发生故障需要维修时,特别是在夏季,维修环境又热又臭,给维修工人带来了非常大的维修难度。对他们的身心健康会造成很大的伤害,严重时会造成生命危险。频繁堵塞,工人情绪很排斥,不得不拆除过滤网,但是毛絮等杂物进入输送管道后,在后续的雾化喷嘴处会产生堵塞,只好将雾化喷嘴拆除,直接向水泥窑内喷入,这样对高温设备会造成损害,由于雾化不好,焚烧不彻底,还会导致一部分未焚烧残余污染物排向大气,造成大气污染。
技术实现思路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渗沥液用潜水泵的防堵装置及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渗沥液用潜水泵堵塞后难以清理的问题。(二)技术方案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渗沥液用潜水泵的防堵装置,包括过滤筒以及清理组件;所述过滤筒套设在潜水泵上,所述过滤筒上设置有过滤孔组;所述清理组件固定连接在储坑的侧壁上;所述过滤筒与所述潜水泵在工作位置与非工作位置之间切换,在非工作位置,所述清理组件清理所述过滤筒的外壁上的杂质。进一步地,所述过滤孔组包括设置在所述过滤筒的侧壁上的第一过滤孔以及设置在所述过滤筒的底部的第二过滤孔。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过滤孔在所述过滤筒的侧壁上的孔率大于所述第二过滤孔在所述过滤筒的底部上的孔率。进一步地,所述清理组件包括固定件和喷水环,所述喷水环通过所述固定件固定连接在所述储坑的侧壁上。进一步地,所述喷水环包括环形本体以及设置在所述环形本体内周面上的多个喷嘴。进一步地,所述环形本体与外部水源连通,至少部分所述喷嘴上设置有电磁阀。进一步地,所述环形本体的内径大于所述过滤筒的外径。进一步地,多个所述喷嘴向下倾斜。进一步地,还包括吊装组件,所述吊装组件包括行走机构和连接绳,所述行走机构可活动地连接在所述储坑的顶部并通过所述连接绳与所述过滤筒连接。进一步地,还包括控制组件,所述控制组件与所述吊装组件以及所述清理组件通信连接。根据本技术的另一方面,还提供一种渗沥液用潜水泵的防堵方法,所述防堵方法使用如前任一项所述的防堵装置,所述防堵方法包括如下步骤:通过控制组件控制吊装组件带动所述过滤筒由所述工作位置切换至所述非工作位置;通过所述控制组件控制所述清理组件对所述过滤筒的外壁进行清理;清理完成后,所述控制组件控制所述吊装组件带动所述过滤筒由所述非工作位置切换至所述工作位置。(三)有益效果本技术提供的渗沥液用潜水泵的防堵装置,通过在潜水泵的外侧设置过滤筒能够有效地防止杂质进入到潜水泵中;通过在潜水泵的非工作位置设置清理装置,使得潜水泵在该非工作位置时,清理组件能够及时清理潜水泵外围的过滤筒上的杂质。此外,该防堵装置可根据实际生产情况随时投入使用;无需停产,不影响正常生产;投资少,操作简单实用,极大的方便企业使用,保障了后续正常生产。该防堵装置还具有占地面积小,无需对现有设备进行改造,安装及移动方便快捷、没有新增环境污染物等优点。附图说明图1为现有技术中的渗沥液用潜水泵处于工作状态的示意性视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渗沥液用潜水泵处于工作状态的示意性视图;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渗沥液用潜水泵处于非工作状态的示意性视图;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清理组件的示意性结构图;图5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过滤筒的示意性结构图。附图标号说明:100、过滤筒;102、潜水泵;104、第一过滤孔;106、第二过滤孔;108、固定件;110、环形本体;112、喷嘴;114、行走机构;116、连接绳;118、渗沥液坑;120、储坑。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例用于说明本技术,但不用来限制本技术的范围。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结合参考图2至图5,本技术提供一种渗沥液用潜水泵的防堵装置,包括过滤筒100以及清理组件;过滤筒100套设在潜水泵102上,过滤筒100上设置有过滤孔组;清理组件固定连接在储坑120的侧壁上;过滤筒100与潜水泵102在工作位置与非工作位置之间切换,在非工作位置,清理组件清理过滤筒100的外壁上的杂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渗沥液用潜水泵的防堵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过滤筒(100)以及清理组件;/n所述过滤筒(100)套设在潜水泵(102)上,所述过滤筒(100)上设置有过滤孔组;/n所述清理组件固定连接在储坑(120)的侧壁上;/n所述过滤筒(100)与所述潜水泵(102)在工作位置与非工作位置之间切换,在非工作位置,所述清理组件清理所述过滤筒(100)的外壁上的杂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渗沥液用潜水泵的防堵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过滤筒(100)以及清理组件;
所述过滤筒(100)套设在潜水泵(102)上,所述过滤筒(100)上设置有过滤孔组;
所述清理组件固定连接在储坑(120)的侧壁上;
所述过滤筒(100)与所述潜水泵(102)在工作位置与非工作位置之间切换,在非工作位置,所述清理组件清理所述过滤筒(100)的外壁上的杂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渗沥液用潜水泵的防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孔组包括设置在所述过滤筒(100)的侧壁上的第一过滤孔(104)以及设置在所述过滤筒(100)的底部的第二过滤孔(106)。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渗沥液用潜水泵的防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过滤孔(104)在所述过滤筒(100)的侧壁上的孔率大于所述第二过滤孔(106)在所述过滤筒(100)的底部上的孔率。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渗沥液用潜水泵的防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清理组件包括固定件(108)和喷水环,所述喷水环通过所述固定件(108)固定连接在所述储坑(120)的侧壁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图强刘卫民陈晓东郝利炜刘鹏飞姜树丰黄海林郭建平李巍申前进郑云生王嘉麒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建筑材料科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