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腐蚀风力发电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063178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29 05:5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防腐蚀风力发电机,包括支柱、发电机壳体以及叶片轮毂;所述叶片轮毂通过传动轴连接发电机壳体;所述传动轴的外部安装有保护机构,所述保护机构的一端无缝转动嵌入于所述叶片轮毂的内端面,所述保护机构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所述发电机壳体的侧面;所述保护机构、所述传动轴之间的空腔区域为惰气填充区;该防腐蚀风力发电机通过外护管的设置能够在传动部件的外部形成机械保护屏障,将传动轴与外部灰尘、雨水隔绝,有效的避免传动轴腐蚀;惰气填充区的设置在传动轴的外部形成惰性气体保护屏障,避免传动部件氧化、腐蚀。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腐蚀风力发电机
本技术涉及一种防腐蚀风力发电机,属于风力发电机制备

技术介绍
风力发电机是将风能转换为机械功,机械功带动转子旋转,最终输出交流电的电力设备;风力发电机一般有风轮、发电机、调向器、塔架、限速安全机构和储能装置等构件组成;风力发电机由需要风机轮毂和发电机传动组装在一起,而中间的传动部分为了保证能够叶片正常转动,保护结构相对较为薄弱,在外界雨水、空气长时间的侵蚀下,风机轮毂与发电机的传动部位容易被腐蚀,导致传动强度下降、密封性能下降。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了一种防腐蚀风力发电机,具体技术方案如下:一种防腐蚀风力发电机,包括支柱、发电机壳体以及叶片轮毂;所述叶片轮毂通过传动轴连接发电机壳体;所述传动轴的外部安装有保护机构,所述保护机构的一端无缝转动嵌入于所述叶片轮毂的内端面,所述保护机构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所述发电机壳体的侧面;所述保护机构、所述传动轴之间的空腔区域为惰气填充区。优选的,所述保护机构包括外管体、第一连接环以及第二连接环,所述外管体套设于所述传动轴的外部,所述外管体、所述传动轴位于同一中线处,所述外管体的一端设有第一连接环,所述第一连接环转动嵌入于所述叶片轮毂的内端面,所述外管体的另一端设有第二连接环,所述第二连接环通过螺钉固定连接所述发电机壳体。优选的,所述第一连接环、所述第二连接环均与所述外管体的外壁垂直设置,所述第二连接环的直径大于所述第一连接环的直径。优选的,所述外管体的底面设有加气接头,所述加气接头通过加气机构连通至所述惰气罐,所述加气机构用以将所述惰气罐内的惰性气体输送至所述惰气填充区内。优选的,所述加气机构包括导气管、导流软管以及气压表,所述导流软管的一端连接加气接头,所述导流软管的另一端连通导气管的顶端,所述导气管安装于所述支柱的外壁,所述导气管的底端连通至所述惰气罐,所述导气管的外壁安装有气压表。优选的,所述惰气罐安装于支柱的外壁中部,所述惰气罐抱箍安装于所述支柱的外壁。本技术的有益效果:通过外护管的设置能够在传动部件的外部形成机械保护屏障,将传动轴与外部灰尘、雨水隔绝,有效的避免传动轴腐蚀;惰气填充区的设置在传动轴的外部形成惰性气体保护屏障,避免传动部件被空气氧化、腐蚀。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所示的防腐蚀风力发电机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所示的保护机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所示的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1、支柱,2、发电机壳体,3、叶片轮毂,31、传动轴,4、加气机构,41、导气管,42、导流软管,43、气压表,5、惰气罐,6、保护机构,61、外管体,611、加气接头,62、第一连接环,63、第二连接环,7、惰气填充区。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一种防腐蚀风力发电机,包括支柱1、发电机壳体2以及叶片轮毂3;所述叶片轮毂3通过传动轴31连接发电机壳体2;发电机壳体2内部安装有风力发电机、齿轮机构、逆变器等主要部件;叶片转动时,通过传动轴31带动发电机壳体2转动;所述传动轴31的外部安装有保护机构6,所述保护机构6的一端无缝转动嵌入于所述叶片轮毂3的内端面,所述保护机构6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所述发电机壳体2的侧面;所述保护机构6、所述传动轴31之间的空腔区域为惰气填充区7;保护机构6用以在传动轴31的连接处外部形成保护屏障,避免连接处渗水、进尘,保证传动的顺畅性;惰气填充区7的内部填充有惰性气体,能够在传动轴31的外部形成惰性保护屏障,避免传动部件氧化、腐蚀。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保护机构6包括外管体61、第一连接环62以及第二连接环63,所述外管体61套设于所述传动轴31的外部,所述外管体61、所述传动轴31位于同一中线处,所述外管体61的一端设有第一连接环62,所述第一连接环62转动嵌入于所述叶片轮毂3的内端面,所述外管体61的另一端设有第二连接环63,所述第二连接环63通过螺钉固定连接所述发电机壳体2;叶片轮毂3在转动时,通过传动轴31带动发电机转动,而第一连接环62能够在叶片轮毂3内转动,保证保护密封效果;第二连接环63能够便于保护机构6安装固定。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第一连接环62、所述第二连接环63均与所述外管体61的外壁垂直设置,所述第二连接环63的直径大于所述第一连接环62的直径;第一连接环62、第二连接环63均为包边结构设置,提高连接的牢固性,还可提高转动处的密封效果。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外管体61的底面设有加气接头611,所述加气接头611通过加气机构4连通至所述惰气罐5,所述加气机构4用以将所述惰气罐5内的惰性气体输送至所述惰气填充区7内;加气接头611、加气机构4的设置能够便于工人快速添加惰性气体,并且在惰性气体散失部分后也可以快速进行补充,保证密封效果,惰气罐5的设置能够对惰气填充区7多次填充气体,无需工人携带惰气罐5,当一瓶惰气罐5用完后,只需换上新的便可,使得加气更为简便、快捷。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加气机构4包括导气管41、导流软管42以及气压表43,所述导流软管42的一端连接加气接头611,所述导流软管42的另一端连通导气管41的顶端,所述导气管41安装于所述支柱1的外壁,所述导气管41的底端连通至所述惰气罐5,所述导气管41的外壁安装有气压表43;气压表43能够对惰气填充区7中的气压进行实时监测,以便工作人员及时发现气体是否发生泄露,当气压下降时,可打开惰气罐5上的排气阀进行补气,使得气压达到标准值;当惰性气压下降速度较快时,则表示保护机构6的密封性能下降,工作人员便可攀登至支柱1的顶端,来对保护机构6进行检修。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惰气罐5安装于支柱1的外壁中部,所述惰气罐5抱箍安装于所述支柱1的外壁;惰气罐5安装在中部,能够避免太低容易丢失、破损,也避免太高不方便操作;抱箍的设置用以方便惰气罐5安装拆卸。如图1所示,图1为本技术所示的防腐蚀风力发电机的结构示意图;惰性罐5抱箍安装在支柱1的外壁;惰性罐5的出口端安装有排气阀,排气阀的出口端连通导气管41,导气管41焊接在支柱1上,导气管41的顶端通过导流软管42连通至保护机构6;导气管41的外壁安装有气压表43,导气管41、保护机构6的内部之间的气压相同,气压表43用以检测保护机构6内的气压。如图2所示,图2为本技术所示的保护机构结构示意图;第一连接环62、外管体61、第三连接环63呈工字型,第一连接环62的直径小于第三连接环63的直径,外管体61的中部为中空结构,外管体61的底面设有加气接头611,第二连接环63的表面开设有多个连接孔631。如图3所示,图3为本技术所示的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防腐蚀风力发电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柱(1)、发电机壳体(2)以及叶片轮毂(3);所述叶片轮毂(3)通过传动轴(31)连接发电机壳体(2);所述传动轴(31)的外部安装有保护机构(6),所述保护机构(6)的一端无缝转动嵌入于所述叶片轮毂(3)的内端面,所述保护机构(6)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所述发电机壳体(2)的侧面;所述保护机构(6)、所述传动轴(31)之间的空腔区域为惰气填充区(7)。/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腐蚀风力发电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柱(1)、发电机壳体(2)以及叶片轮毂(3);所述叶片轮毂(3)通过传动轴(31)连接发电机壳体(2);所述传动轴(31)的外部安装有保护机构(6),所述保护机构(6)的一端无缝转动嵌入于所述叶片轮毂(3)的内端面,所述保护机构(6)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所述发电机壳体(2)的侧面;所述保护机构(6)、所述传动轴(31)之间的空腔区域为惰气填充区(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腐蚀风力发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机构(6)包括外管体(61)、第一连接环(62)以及第二连接环(63),所述外管体(61)套设于所述传动轴(31)的外部,所述外管体(61)、所述传动轴(31)位于同一中线处,所述外管体(61)的一端设有第一连接环(62),所述第一连接环(62)转动嵌入于所述叶片轮毂(3)的内端面,所述外管体(61)的另一端设有第二连接环(63),所述第二连接环(63)通过螺钉固定连接所述发电机壳体(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防腐蚀风力发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环(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蒋燕高润前许春华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亘浩机械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