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蓄热保温隔音页岩多孔砖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061130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29 05:4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蓄热保温隔音页岩多孔砖,属于多孔砖领域,蓄热保温隔音页岩多孔砖包括砖体,所述砖体相对的两承重面之间贯穿设置有若干个通孔,所述砖体的一外露侧壁上设置有连接增强部,所述连接增强部上设置有用于增强砖体保温能力的石膏层,所述砖体的内部靠近相对的两外露侧壁处分别设置有一空腔,所述空腔中设置有填充介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的蓄热保温隔音页岩多孔砖,可提高多孔砖保温隔音综合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蓄热保温隔音页岩多孔砖
本技术涉及多孔砖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蓄热保温隔音页岩多孔砖。
技术介绍
页岩多孔砖是以粘土、页岩、煤矸石、粉煤灰、淤泥及其它固体废弃物等为主要原料,经过原料处理、成型、烧结制成,主要用于建筑物承重部位等。烧结多孔砖和实心砖相比,可节省大量的土地用土和烧砖燃料,减轻运输重量;减轻制砖和砌筑时的劳动强度,加快施工进度;减轻建筑物自重,加高建筑层数,降低造价。且多孔砖可采用污泥及其他废弃物混合作为原料,更加节能环保。随建筑材料的使用条件及使用要求越来越高,对多孔砖的性能要求也越来越高。现有的多孔砖保温性能以及隔音性能还不够理想,尤其是其保温隔音综合性能较差,较难满足高档建筑用多孔砖的使用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出一种蓄热保温隔音页岩多孔砖,以提高多孔砖保温隔音综合性能。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技术提供的一种蓄热保温隔音页岩多孔砖,包括砖体,所述砖体相对的两承重面之间贯穿设置有若干个通孔,所述砖体的一外露侧壁上设置有连接增强部,所述连接增强部上设置有用于增强砖体保温能力的石膏层,所述砖体的内部靠近相对的两外露侧壁处分别设置有一空腔,所述空腔中设置有填充介质。作为本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连接增强部包括设置于所述砖体内部的内腔、设置于所述砖体外露侧壁上的第一外腔、连通所述内腔与所述第一外腔的连通孔,所述内腔位于所述空腔和所述第一外腔之间,所述石膏层填充满所述内腔、所述连通孔及所述第一外腔。作为本方案的进一步改进,位于所述第一外腔中的石膏层的表面与所述第一外腔的顶壁齐平或高于所述第一外腔的顶壁。作为本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连接增强部包括设置于所述砖体外露侧壁上的第二外腔、设置于所述第二外腔内底壁上的若干个凸起,所述石膏层填充满所述第二外腔。作为本方案的进一步改进,若干个所述凸起均为圆柱状凸起。作为本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填充介质为海绵。作为本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填充介质包括吸音海绵层和设置于所述吸音海绵层一侧的泡沫塑料层。作为本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吸音海绵层位于靠近所述砖体外露侧壁的一侧。作为本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砖体的一抵接侧壁上设置有两定位凹槽,所述砖体的另一抵接侧壁上设置有分别与两所述定位凹槽相适配的两定位凸条。作为本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砖体远离所述石膏层的一外露侧壁上设置有若干个浅槽。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提供的一种蓄热保温隔音页岩多孔砖,通过在砖体的一外露侧壁上设置连接增强部连接石膏层,石膏层相较于烧结砖体、混凝土、黏土等具有较好的隔热保温性能,将其设于砖体外露侧壁可有效增强砖体的保温性能,在砖体堆砌成墙体时可有效防止内部热量散失及外部温度影响,连接增强部的设置有效保证石膏层与砖体之间的联结强度,防止石膏层脱落。同时,在砖体的内部靠近相对的两外露侧壁处分别设置一空腔,并于空腔中设置填充介质,使得声波穿透砖体时需依次经过填充介质、砖体、填充介质,声波两次经过填充介质即被大部分被损耗,以提高砖体的隔音效果。以上可以看出,本技术所提供的蓄热保温隔音页岩多孔砖,有效提升了砖体的保温隔音综合性能。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中实施例一提供的蓄热保温隔音页岩多孔砖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中实施例一提供的蓄热保温隔音页岩多孔砖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中实施例一提供的蓄热保温隔音页岩多孔砖(去除石膏层后)的后视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中实施例一提供的蓄热保温隔音页岩多孔砖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中实施例二提供的蓄热保温隔音页岩多孔砖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中实施例二提供的蓄热保温隔音页岩多孔砖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7是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中实施例二提供的蓄热保温隔音页岩多孔砖(去除石膏层后)的后视结构示意图;图8是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中实施例三提供的蓄热保温隔音页岩多孔砖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中:1、砖体;10、通孔;11、连接增强部;2、石膏层;12、空腔;3、填充介质;111、内腔;112、第一外腔;113、连通孔;114、第二外腔;115、凸起;31、吸音海绵层;32、泡沫塑料层;13、定位凹槽;14、定位凸条;15、浅槽。具体实施方式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及技术方案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实施例一如图1至图4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蓄热保温隔音页岩多孔砖,包括砖体1,砖体1沿其高度方向相对的两端面为承重面,砖体1沿其宽度方向相对的两侧面为作为墙面的外露侧壁,砖体沿其长度方向相对的两侧面为抵接面,砖体1相对的两承重面之间贯穿设置有若干个通孔10,砖体1的一外露侧壁上设置有连接增强部11,连接增强部11上设置有用于增强砖体1保温能力的石膏层2,石膏层2相较于烧结砖体、混凝土、黏土等具有较好的隔热保温性能,将其设于砖体1外露侧壁可有效增强砖体1的保温性能,在将砖体1堆砌成墙体时,石膏层2位于外侧,可有效防止内部热量散失及外部温度影响,连接增强部的设置可有效保证石膏层2与砖体1之间的联结强度,防止石膏层2脱落。同时,在砖体1的内部靠近相对的两外露侧壁处分别设置一空腔12,空腔12沿砖体1长度方向设置并贯穿砖体1的两承重面,并于空腔中设置填充介质3,使得声波穿透砖体时需依次经过填充介质、砖体、填充介质,声波两次经过填充介质即被大部分被损耗,从而提高砖体的隔音效果。以上可以看出,本实施例所提供的蓄热保温隔音页岩多孔砖,有效提升了砖体的保温隔音综合性能。为增强石膏层2与砖体1之间的结合强度,进一步地,连接增强部11包括设置于砖体1内部的内腔111、设置于砖体1外露侧壁上的第一外腔112、连通内腔111与第一外腔112的连通孔113,内腔111的两端分别贯穿砖体的上下承重面,内腔111位于空腔12和第一外腔112之间,石膏层2填充满内腔111、连通孔113及第一外腔112。在将第一外腔112、内腔111的两端封堵后,通过调配石膏浆体并倒入第一外腔112,石膏浆体通过连通孔113流入内腔112,在石膏浆体凝固后即充满内腔111、连通孔113及第一外腔112,形成石膏层2,从而牢固地与砖体相结合为一体。石膏浆料可选用石膏粉、水、乳白胶混合而成。进一步地,位于第一外腔112中的石膏层2的表面与第一外腔112的顶壁齐平或高于第一外腔112的顶壁,保证石膏层2位于第一外腔112中具有一定厚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蓄热保温隔音页岩多孔砖,包括砖体(1),所述砖体(1)相对的两承重面之间贯穿设置有若干个通孔(10),其特征在于:/n所述砖体(1)的一外露侧壁上设置有连接增强部(11),所述连接增强部(11)上设置有用于增强砖体(1)保温能力的石膏层(2);/n所述砖体(1)的内部靠近相对的两外露侧壁处分别设置有一空腔(12),所述空腔(12)中设置有填充介质(3)。/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蓄热保温隔音页岩多孔砖,包括砖体(1),所述砖体(1)相对的两承重面之间贯穿设置有若干个通孔(10),其特征在于:
所述砖体(1)的一外露侧壁上设置有连接增强部(11),所述连接增强部(11)上设置有用于增强砖体(1)保温能力的石膏层(2);
所述砖体(1)的内部靠近相对的两外露侧壁处分别设置有一空腔(12),所述空腔(12)中设置有填充介质(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蓄热保温隔音页岩多孔砖,其特征在于:
所述连接增强部(11)包括设置于所述砖体(1)内部的内腔(111)、设置于所述砖体(1)外露侧壁上的第一外腔(112)、连通所述内腔(111)与所述第一外腔(112)的连通孔(113);
所述内腔(111)位于所述空腔(12)和所述第一外腔(112)之间;
所述石膏层(2)填充满所述内腔(111)、所述连通孔(113)及所述第一外腔(11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蓄热保温隔音页岩多孔砖,其特征在于:
位于所述第一外腔(112)中的石膏层(2)的表面与所述第一外腔(112)的顶壁齐平或高于所述第一外腔(112)的顶壁。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蓄热保温隔音页岩多孔砖,其特征在于:
所述连接增强部(11)包括设置于所述砖体(1)外...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诸献辉
申请(专利权)人:万年县万年青新型建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西;3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