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带H型钢斜撑的混凝土剪力墙
本技术涉及建筑工程
,特别是涉及一种带H型钢斜撑的混凝土剪力墙。
技术介绍
超高层混合结构体系中,剪力墙是一种重要的抗侧力构件。随着建筑高度的增加,结构底部的剪力墙需要承担更大的竖向及水平荷载。现有技术中普通的钢筋混凝土剪力墙结构既不经济又很难满足建筑使用要求;而钢板剪力墙结构在轴压力较大的情况下容易发生失稳破坏。钢板-混凝土组合剪力墙充分发挥了混凝土结构抗侧刚度大和钢结构延性好的优点,提高剪力墙的承载能力和抗震性能,同时避免了钢筋混凝土结构延性差、耗能差和钢结构抗侧能力差、容易出现局部屈曲等缺点。目前钢板-混凝土组合剪力墙主要有两种构造形式,即单层钢板-混凝土组合剪力墙和双层钢板-混凝土组合剪力墙。单层钢板-混凝土组合剪力墙是在钢板一侧或两侧设置混凝土墙板,混凝土墙板能防止钢板过早屈曲失稳,从而充分发挥钢板的力学性能。但单层钢板-混凝土组合剪力墙应用于超高层建筑结构主要存在以下不足:(1)由于混凝土位于钢板外侧,在大变形的情况下,混凝土可能会发生开裂剥落,对钢板的约束作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带H型钢斜撑的混凝土剪力墙,其特征在于,包括左立柱、右立柱、上暗梁、下暗梁、斜向支撑件、第一立面钢板和第二立面钢板;/n所述左立柱与所述右立柱内均浇筑有混凝土;所述上暗梁与所述下暗梁用于连接所述左立柱和所述右立柱;/n所述左立柱、所述上暗梁、所述右立柱和所述下暗梁围成剪力墙框架;所述斜向支撑件固定在所述剪力墙框架内;/n所述第一立面钢板与所述第二立面钢板分别固定在所述剪力墙框架的前后两侧,且所述第一立面钢板与第二立面钢板分别与所述斜向支撑件的前后两侧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立面钢板、所述第二立面钢板与所述剪力墙框架围成的空间内浇筑有混凝土,且所述斜向支撑件上设置有供混凝土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带H型钢斜撑的混凝土剪力墙,其特征在于,包括左立柱、右立柱、上暗梁、下暗梁、斜向支撑件、第一立面钢板和第二立面钢板;
所述左立柱与所述右立柱内均浇筑有混凝土;所述上暗梁与所述下暗梁用于连接所述左立柱和所述右立柱;
所述左立柱、所述上暗梁、所述右立柱和所述下暗梁围成剪力墙框架;所述斜向支撑件固定在所述剪力墙框架内;
所述第一立面钢板与所述第二立面钢板分别固定在所述剪力墙框架的前后两侧,且所述第一立面钢板与第二立面钢板分别与所述斜向支撑件的前后两侧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立面钢板、所述第二立面钢板与所述剪力墙框架围成的空间内浇筑有混凝土,且所述斜向支撑件上设置有供混凝土流过的穿孔;
所述第一立面钢板与所述第二立面钢板上均设置有若干预留孔;所述预留孔与所述斜向支撑件的位置相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H型钢斜撑的混凝土剪力墙,其特征在于,所述斜向支撑件包括第一支撑件、第二支撑件和第三支撑件,所述第一支撑件的两端分别固定在所述剪力墙框架上;
所述第二支撑件的两端和所述第三支撑件的两端则分别固定在所述第一支撑件和所述剪力墙框架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带H型钢斜撑的混凝土剪力墙,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件、所述第二支撑件和所述第三支撑件均为H型钢。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带H型钢斜撑的混凝土剪力墙,其特征在于,所述H型钢包括第一翼缘板、第二翼缘板和腹板,所述第一翼缘板和所述第二翼缘板分别垂直固定在所述腹板的两侧;
所述第一翼缘板用于与所述第一立面钢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二翼缘板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左志亮,莫庭威,黄若洋,朱东烽,蔡健,陈庆军,张伟生,姜正荣,陈祺荣,杨春,刘子伟,江幸莲,邓皓匀,
申请(专利权)人:华南理工大学,广东筠诚建筑科技有限公司,广东精宏建设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