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光伏道路的路面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059729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29 05:4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光伏道路的路面结构,包括由上至下层叠连接的面层、光伏组件、支撑板和基础层;所述光伏组件一侧连接有电气组件;还包括包围所述电气组件的第一围护装置;所述第一围护装置一侧与所述基础层相连接,另一侧安装在所述面层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现有光伏道路基础上增加了第一围护装置,第一围护装置一侧与基础层连接以确保其稳固性,另一侧安装在面层上以保证将光伏组件的电气组件包围在内,对电气组件起到良好的保护作用,防止电气组件损坏,进而保证了光伏组件的发电性能;另外第一围护装置还用于充当道路路牙,起到保护路面的作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光伏道路的路面结构
本技术涉及光伏
,具体涉及一种光伏道路的路面结构。
技术介绍
光伏道路用于供车辆和行人通行,并以太阳光为能源发电,发出的电能可提供给电力汽车、道路路灯、并入国家电网、就近供给居民用户等。现有的光伏道路包括基础层和安装在基础层上的光伏组件,但是现有的光伏组件在安装后,光伏组件的控制器及接线盒等电气组件一般裸露在室外,容易被过往车辆损坏,或者由于雨水或潮湿空气侵蚀而导致损坏,导致光伏组件失效。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光伏道路的路面结构,以解决现有的光伏道路的光伏组件的电气组件裸露在室外,容易损坏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出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光伏道路的路面结构,包括由上至下层叠连接的面层、光伏组件、支撑板和基础层;所述光伏组件一侧连接有电气组件;还包括包围所述电气组件的第一围护装置;所述第一围护装置一侧与所述基础层相连接,另一侧安装在所述面层上。根据本技术提供的光伏道路的路面结构,在现有光伏道路基础上增加了第一围护装置,第一围护装置一侧与基础层连接以确保其稳固性,另一侧安装在面层上以保证将光伏组件的电气组件包围在内,对电气组件起到良好的保护作用,防止电气组件损坏,进而保证了光伏组件的发电性能;另外第一围护装置还用于充当道路路牙,起到保护路面的作用。根据本技术的一个示例,所述第一围护装置一侧与基础层通过第一紧固件相连接;所述第一围护装置另一侧连接有支撑连接件,所述支撑连接件位于所述第一围护装置内。根据本技术的一个示例,所述支撑连接件包括互成角度且相互连接的连接部和支撑部,所述连接部与所述第一围护装置相连接;所述支撑部与所述面层相连接。根据本技术的一个示例,所述第一围护装置一侧的下部埋设至所述基础层内,另一侧安装在所述面层上。根据本技术的一个示例,所述第一围护装置包括顶板和连接于所述顶板四周的侧板;在光伏道路的宽度方向上,相对两个所述侧板中的一个与基础相连接,另一个安装在所述面层上。根据本技术的一个示例,在光伏道路的宽度方向上,所述顶板包括由道路外向道路内设置的第一板体和第二板体;其中,所述第二板体倾斜设置以形成斜坡。根据本技术的一个示例,所述支撑板的面积大于所述光伏组件面积,所述支撑板相对两侧中至少一侧通过第二紧固件与基础层相连接。根据本技术的一个示例,还包括第二围护装置,所述第二围护装置包围远离所述第一围护装置一侧的第二紧固件。根据本技术的一个示例,还包括压紧件;所述压紧件包括相连接的第一压紧部和第二压紧部;所述第一压紧部压紧所述面层,所述第二压紧部压紧所述支撑板,所述第二紧固件分别与所述第二压紧部和所述支撑板相连接,并将所述第二压紧部和所述支撑板固定在所述基础层上。根据本技术的一个示例,所述第一围护装置的材质包括金属或石材。以上附加方面的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技术的实践了解到。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第一种光伏道路的路面结构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第二种光伏道路的路面结构的示意图。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1、面层;2、光伏组件;3、支撑板;4、基础层;5、太阳能充电控制器;6、接线盒;7、第一围护装置;71、顶板;711、第一板体;712、第二板体;72、侧板;8、第一紧固件;9、支撑连接件;91、连接部;92、支撑部;10、第二紧固件;11、压紧件;111、第一压紧部;112、第二压紧部;12、第二围护装置。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技术,并非用于限定本技术的范围。结合附图1,本实施例提供了第一种光伏道路的路面结构,包括由上至下层叠连接的面层1、光伏组件2、支撑板3和基础层4。本实施例的面层1为光伏道路的摩擦层,其起到保护光伏组件2并为车辆或行人提供摩擦力的作用;本实施例的光伏组件2包括透光板和光伏芯片,透光板为聚碳酸酯板(或称之为PC板),其起到透光并保护光伏芯片的作用;本实施例的支撑板3用于支撑光伏组件2,并且与基础层4连接,确保路面的结构稳定性,其可以是铝板或者钢板等。本实施例的基础层4可以是混凝土层,在安装上述的支撑板3、光伏组件2和面层1时,先将基础层4刨去相应的厚度,在将各个层级依次安装在基础层4上。本实施例的光伏组件2一侧(图中的左侧)连接有电气组件,电气组件包括太阳能充电控制器5和接线盒6,为了保护太阳能充电控制器5和接线盒6,本实施例做出了改进,设计了一种第一围护装置7。本实施例的第一围护装置7包围或者说是包覆上述的太阳能充电控制器5和接线盒6,第一围护装置7一侧与基础层4相连接,第一围护装置7一侧与基础层4连接以确保其稳固性,第一围护装置7另一侧安装在面层1上,以确保能够将太阳能充电控制器5和接线盒6完全包围在其内,并且第一围护装置7还作为光伏道路的一侧的路牙结构,以提高其功能性。具体的,本实施例将第一围护装置7设计为由金属材质或合金材质制成,以保证其结构强度。基于此,本实施例将第一围护装置7一侧(图中的左侧)与基础层4通过第一紧固件8相连接,第一紧固件8优选为化学锚栓,锚固效果好,而且安装简单。而为了进一步提高第一围护装置7的结构强度,防止其结构被车辆破坏,而导致内部的太阳能充电控制器5和接线盒6的损坏,本实施例还在第一围护装置7另一侧连接有支撑连接件9,支撑连接件9位于第一围护装置7内。具体的本实施例的支撑连接件9整体近似于L型,其可以是现有技术中的角钢,支撑连接件9包括相互垂直且相互连接的连接部91(图中的纵向部)和支撑部92(图中的横向部),连接部91与第一围护装置7通过螺钉或螺栓相连接;支撑部92与面层1相连接,具体可以是粘接,对第一围护装置7起到良好的支撑作用。结合附图1可知,本实施例的第一围护装置7整体近似于一个盒状结构,其包括顶板71和连接于顶板71四周的侧板72;在光伏道路的宽度方向上(图中的左右方向),相对两个侧板72中的一个(左侧的侧板72)与基础相连接,另一个(右侧的侧板72)安装在面层1上。基于上述结构,本实施例还对第一围护装置7的结构形式做出进一步的改进,在光伏道路的宽度方向上(图中左右方向上),顶板71包括由道路外向道路内设置的第一板体711和第二板体712;其中,第二板体712倾斜设置以形成斜坡,将作为路牙的第一围护装置7设计成斜坡形式,避免车辆与钢板直角碰撞轮胎发生爆胎,提高了车辆行驶的安全性。另外,为了实现光伏组件2和支撑板3的安装稳定性,本实施例还对支撑板3的尺寸和安装形式做出改进,将支撑板3的面积设计为大于光伏组件2面积,支撑板3相对两侧中至少一侧通过第二紧固件10与基础层4相连接,由于支撑板3左侧已经通过第一围护装置7固定,因此本实施例为支撑板3的右侧与基础层4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光伏道路的路面结构,包括由上至下层叠连接的面层、光伏组件、支撑板和基础层;所述光伏组件一侧连接有电气组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包围所述电气组件的第一围护装置;所述第一围护装置一侧与所述基础层相连接,另一侧安装在所述面层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光伏道路的路面结构,包括由上至下层叠连接的面层、光伏组件、支撑板和基础层;所述光伏组件一侧连接有电气组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包围所述电气组件的第一围护装置;所述第一围护装置一侧与所述基础层相连接,另一侧安装在所述面层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伏道路的路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围护装置一侧与基础层通过第一紧固件相连接;所述第一围护装置另一侧连接有支撑连接件,所述支撑连接件位于所述第一围护装置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伏道路的路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连接件包括互成角度且相互连接的连接部和支撑部,所述连接部与所述第一围护装置相连接;所述支撑部与所述面层相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伏道路的路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围护装置一侧的下部埋设至所述基础层内,另一侧安装在所述面层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伏道路的路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围护装置包括顶板和连接于所述顶板四周的侧板;在光伏道路的宽度方向上,相对两个所述侧板中的一个与基础相连接,另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庞红蕾张庆辉叶再璋徐宏明书君岳梅
申请(专利权)人:汉能移动能源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