裁片拼缝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059320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29 05:4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裁片拼缝装置。该裁片拼缝装置包括裁片承载台、车缝机构、纠偏机构以及工作台。该裁片拼缝装置能够对多个长度不同的待加工裁片进行拼缝。在拼缝的过程中,纠偏机构作用使较长的裁片与较短的裁片的缝合端对齐。在拼缝的过程中,不需要操作人员手动调整裁片,通过纠偏轮和纠偏托板的作用可以使裁片的缝合端对齐,这样能够有效降低操作人员的工作量,提高生产效率。使用该裁片拼缝装置对裁片进行拼缝的方法操作简单,只需要人工将裁片套设在裁片承载台上做好缝合准备即可。在拼缝的过程中,不需要手动调整裁片,能够有效降低操作人员的工作量,提高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裁片拼缝装置
本技术涉及纺织
,尤其是涉及一种裁片拼缝装置。
技术介绍
在纺织
,常常需要将长度不同的裁片进行拼缝,比如罗纹裁片与其他裁片的拼缝。由于罗纹裁片在横向拉伸时具有较大的弹性和延伸性,因而常常用于需要一定弹性的服装产品上,比如弹力衫、袖口、领口以及裤口等等。在生产过程中,通常是将罗纹裁片与其他裁片进行缝合制得相应的罗纹织物,以满足服装产品的设计和使用要求。一般情况下,罗纹裁片的长度小于与之进行拼接的其他裁片,因此,在拼缝过程中难以做到均匀缝合。传统的缝合方法是将罗纹裁片制成筒状,然后套入与之进行拼接的裁片中,再将二者压在车缝机构中,接着进行缝合。在这个缝合的过程中,需要人工转动裁片,并且要保证裁片的缝合端对齐;同时,还需要人工调整裁片以使得缝合均匀。这样的缝合过程需要进行大量的人工操作,并且动作繁琐,生产效率低。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操作简单、效率高、适用于对长度不同的裁片进行拼缝的裁片拼缝装置。一种裁片拼缝装置,包括裁片承载台、车缝机构、纠偏机构以及工作台;所述裁片承载台能够旋转以带动套设于所述裁片承载台上的重叠设置的内裁片、外裁片旋转;所述车缝机构用于对所述内裁片、所述外裁片进行拼缝;所述纠偏机构包括分别活动设于所述工作台上的纠偏轮和纠偏托板;所述纠偏轮、所述纠偏托板与所述裁片承载台的相对位置可调;所述纠偏轮能够运动至与所述纠偏托板抵接。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纠偏轮的外周缘内凹形成多个轮槽。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每个所述轮槽中设有可转动的纠偏子轮;所述纠偏子轮凸出于所述纠偏轮的外周缘。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纠偏机构还包括连杆以及第一驱动机构;所述连杆可转动安装于所述工作台上,所述连杆的一端与所述纠偏轮相连,所述连杆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驱动机构相连;所述第一驱动机构通过所述连杆调节所述纠偏轮与所述裁片承载台的相对位置。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纠偏机构还包括第二驱动机构;所述第二驱动机构与所述纠偏托板相连以调节所述纠偏托板与所述裁片承载台的相对位置。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裁片拼缝装置还包括推料板;所述推料板活动设于所述裁片承载台上以用于将拼缝完成的所述内裁片、所述外裁片推离所述裁片承载台。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推料板弯折形成第一推料臂和第二推料臂;在所述裁片承载台上套设裁片时,所述第一推料臂或所述第二推料臂能够伸入所述内裁片与所述裁片承载台之间。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推料臂和所述第二推料臂之间的夹角为90°。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裁片拼缝装置还包括承载辅助机构,所述承载辅助机构包括活动设于所述工作台上的撑开组件以及与所述撑开组件相连的第三驱动机构;所述第三驱动机构用于调节所述撑开组件与所述裁片承载台的相对位置;在所述裁片承载台上套设裁片时,所述撑开组件能够伸入所述内裁片与所述裁片承载台之间。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裁片拼缝装置还包括位置检测装置,所述位置检测装置设于所述裁片承载台上以用于检测所述内裁片、所述外裁片的缝合端是否对齐。上述裁片拼缝装置包括裁片承载台、车缝机构、纠偏机构以及工作台。裁片承载台能够旋转以带动套设于裁片承载台上的重叠设置的内裁片、外裁片旋转。车缝机构用于对内裁片、外裁片进行拼缝。纠偏机构包括分别活动设于工作台上的纠偏轮和纠偏托板;纠偏轮、纠偏托板与裁片承载台的相对位置可调;纠偏轮能够运动至与纠偏托板抵接。该裁片拼缝装置能够对多个长度不同的待加工裁片进行拼缝。在拼缝的过程中,将较短的裁片(内裁片)套设在裁片承载台上,然后调节纠偏托板与裁片承载台的相对位置,再将较长的裁片(外裁片)套设在裁片承载台上并使纠偏托板位于内裁片和外裁片之间。通过车缝机构对内裁片、外裁片进行拼缝。在拼缝的过程中,纠偏轮将外裁片压在纠偏托板上,通过纠偏轮与纠偏托板的配合作用使外裁片与内裁片的缝合端对齐。当缝合至内裁片、外裁片形成的重叠裁片的预设位置时,纠偏托板复位,车缝机构再继续动作完成拼缝。在拼缝的过程中,不需要操作人员手动调整裁片,通过纠偏轮和纠偏托板的作用可以使裁片的缝合端对齐,这样能够有效降低操作人员的工作量,提高生产效率。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实施例中内裁片与外裁片的相对位置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一实施例中裁片拼缝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一实施例中纠偏轮的机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一实施例中内裁片套设于裁片承载台上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一实施例中外裁片套设于裁片承载台上的示意图。图中标记说明:10、裁片拼缝装置;11、裁片承载台;12、车缝机构;13、纠偏机构;14、工作台;15、承载辅助机构;16、位置检测装置;17、内裁片;18、外裁片;121、推料板;122、压脚;123、断线装置;131、纠偏轮;132、纠偏托板;133、连杆;134、第一驱动机构;135、第二驱动机构;136、第四驱动机构;151、撑开组件;152、第三驱动机构;171、内裁片骨位;181、外裁片骨位;1311、轮槽;1312、纠偏子轮。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便于理解本技术,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技术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但是,本技术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技术的公开内容的理解更加透彻全面。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技术的
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技术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技术。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和/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如图1所示,对长度不同的裁片进行拼缝时,内裁片17的长度小于外裁片18的长度,将内裁片17和外裁片18制成筒状,然后将将外裁片18套设在内裁片17中,使内裁片骨位171与外裁片骨位181对齐,再进行缝合。传统的对套设好的内裁片17和外裁片18进行缝合的过程中,需要人工转动裁片,并且要保证裁片的缝合端对齐;同时,还需要人工调整裁片以使得缝合均匀。这样的缝合过程需要进行大量的人工操作,并且动作繁琐,生产效率低。如图2、图4、图5所示,本技术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裁片拼缝装置10。该裁片拼缝装置10包括裁片承载台11、车缝机构12、纠偏机构13以及工作台14。裁片承载台11能够旋转以带动套设于裁片承载台11上的重叠设置的内裁片17、外裁片18旋转。车缝机构12用于对内裁片17、外裁片18进行拼缝。纠偏机构13包括分别活动设于工作台14上的纠偏轮131和纠偏托板132;纠偏轮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裁片拼缝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裁片承载台、车缝机构、纠偏机构以及工作台;/n所述裁片承载台能够旋转以带动套设于所述裁片承载台上的重叠设置的内裁片、外裁片旋转;/n所述车缝机构用于对所述内裁片、所述外裁片进行拼缝;/n所述纠偏机构包括分别活动设于所述工作台上的纠偏轮和纠偏托板;所述纠偏轮、所述纠偏托板与所述裁片承载台的相对位置可调;所述纠偏轮能够运动至与所述纠偏托板抵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裁片拼缝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裁片承载台、车缝机构、纠偏机构以及工作台;
所述裁片承载台能够旋转以带动套设于所述裁片承载台上的重叠设置的内裁片、外裁片旋转;
所述车缝机构用于对所述内裁片、所述外裁片进行拼缝;
所述纠偏机构包括分别活动设于所述工作台上的纠偏轮和纠偏托板;所述纠偏轮、所述纠偏托板与所述裁片承载台的相对位置可调;所述纠偏轮能够运动至与所述纠偏托板抵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裁片拼缝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纠偏轮的外周缘内凹形成多个轮槽。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裁片拼缝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轮槽中设有可转动的纠偏子轮;所述纠偏子轮凸出于所述纠偏轮的外周缘。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裁片拼缝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纠偏机构还包括连杆以及第一驱动机构;
所述连杆可转动安装于所述工作台上,所述连杆的一端与所述纠偏轮相连,所述连杆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驱动机构相连;所述第一驱动机构通过所述连杆调节所述纠偏轮与所述裁片承载台的相对位置。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裁片拼缝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纠偏机构还包括第二驱动机构;所述第二驱动机构与所述纠偏托板相连以调节所述纠偏托...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黎秋凤张玉田张润明夏仲开莫华坤苏永建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溢达纺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