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料机构及袖侧裁片自动车缝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059318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29 05:4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折料机构。该折料机构包括折料底座、压料板、第一铲板、第二铲板、第三铲板、第四铲板、定位板以及设在所述折料底座上的压料驱动部件、铲板驱动部件、定位驱动部件,折料底座上设置有用于放置芯模的芯模放置位,所述压料驱动部件用于驱动压料板运动以压住芯模上的袖侧裁片,铲板驱动部件用于驱动所第一铲板、第二铲板、第三铲板以及第四铲板运动以实现所述袖侧裁片的折叠形成折叠裁片,定位驱动部件用于驱动所述定位板运动以压住所述折叠裁片。该袖侧裁片自动车缝装置包括机台、折料机构、送料机构以及车缝机构。该袖侧裁片自动车缝装置能够提高产品品质一致性、生产效率高且降低工人劳动强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折料机构及袖侧裁片自动车缝装置
本技术涉及纺织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折料机构及袖侧裁片自动车缝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在传统制衣工艺中,车缝袖侧工序,都是工人按照袖侧纸样外型配合衣车车缝出所需裁片,这样的加工方式,做出来品质不能保证统一性,效率过低,对工人的技术要求高,从而增加工人的劳动强度。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能够提高产品品质一致性、生产效率高且降低工人劳动强度的折料机构及袖侧裁片自动车缝装置。一种折料机构,包括折料底座、压料板、第一铲板、第二铲板、第三铲板、第四铲板、定位板以及设在所述折料底座上的压料驱动部件、铲板驱动部件、定位驱动部件,所述折料底座上设置有用于放置芯模的芯模放置位,所述压料驱动部件用于驱动所述压料板运动以压住芯模上的袖侧裁片,所述铲板驱动部件用于驱动所述第一铲板、所述第二铲板、所述第三铲板以及所述第四铲板运动以实现所述袖侧裁片的折叠形成折叠裁片,所述定位驱动部件用于驱动所述定位板运动以压住所述折叠裁片。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铲板与所述第二铲板相对设置,所述第三铲板与所述第四铲板均位于所述第一铲板的其中一端。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铲板驱动部件包括设在所述折料底座上的第一铲板驱动元件、第二铲板驱动元件、第三铲板驱动元件以及第四铲板驱动元件,所述第一铲板驱动元件连接于所述第一铲板,所述第二铲板驱动元件连接于所述第二铲板,第三铲板驱动元件连接于所述第三铲板,第四铲板驱动元件连接于所述第四铲板。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折料机构还包括定位臂以及安装在所述折料底座上的定位座,所述定位臂可转动连接于所述定位座,所述定位板与所述定位驱动部件分别连接在所述定位臂的两侧,所述定位驱动部件用于驱动所述定位臂转动以带动所述定位板运动。一种袖侧裁片自动车缝装置,包括机台、送料机构、车缝机构以及所述的折料机构,所述机台上设置有工作台面;所述折料机构用于实现袖侧裁片的折叠形成折叠裁片;所述送料机构设在所述机台上,所述送料机构连接于所述折料底座,所述送料机构用于驱动所述折料底座相对于所述工作台面移动;所述车缝机构设在所述机台上以用于车缝所述折叠裁片。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工作台面上以及所述折料底座上均设置有吸风孔,所述工作台面上的吸风孔与所述折料底座上的吸风孔相对应。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袖侧裁片自动车缝装置还包括吸风机,所述吸风机设置在所述机台上,所述吸风机通过吸风管连通所述工作台面上的吸风孔。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送料机构包括送料驱动部件,所述送料驱动部件用于驱动所述折料底座相对于所述工作台面移动。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送料机构还包括送料底座,所述送料底座滑动连接于所述工作台面,所述折料底座连接在所述送料底座上,所述送料驱动部件连接于所述送料底座以用于驱动所述送料底座移动。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送料机构还包括送料导轨,所述送料导轨设置在所述工作台面上,所述送料底座滑动连接在所述送料导轨上。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机台的底部连接有多个脚轮。本技术的袖侧裁片自动车缝装置能够提高产品品质一致性、生产效率高且降低工人劳动强度。本技术的袖侧裁片自动车缝装置在用于车缝袖侧工序时,需要传统方法中的工人按照袖侧纸样外型配合衣车车缝裁片,只需要工人将待车缝裁片置放在芯模上的预定位置,再通过折料机构对待车缝裁片进行铲折,新城预定形状的折叠裁片,再通过送料机构将折叠裁片送到车缝机构处,车缝机构车缝折叠裁片,得到车缝后的袖侧裁片,得到的袖侧裁片的品质统一性,加工效率,对工人的技术要求低,减低工人的劳动强度。本技术的袖侧裁片自动车缝装置通过设置定位臂以及定位座实现定位板对折叠后的折叠裁片的压料和定位,以便于第一铲板、第二铲板、第三铲板、第四铲板从折叠裁片中抽出复位,折叠裁片的形状不受影响。本技术的袖侧裁片自动车缝装置通过设置工作台面上以及折料底座上的吸风孔实现对芯模上的裁片的吸附固定,提高裁片的稳定性。本技术的袖侧裁片自动车缝装置通过设置送料导轨提高了裁片横向移动的稳定性,送料导轨设置在工作台面上,送料底座滑动连接于送料导轨,折料底座沿着送料导轨滑动,移动线路单一,裁片能够以折叠后的状态直接进入车缝机构处。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实施例所述的袖侧裁片自动车缝装置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的袖侧裁片自动车缝装置部分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1所示的袖侧裁片自动车缝装置的折料机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0:袖侧裁片自动车缝装置;100:机台;110:工作台面;111:吸风孔;200:折料机构;210:折料底座;220:压料板;231:第一铲板;232:第二铲板;233:第三铲板;234:第四铲板;240:定位板;250:压料驱动部件;261:第一铲板驱动元件;262:第二铲板驱动元件;263:第三铲板驱动元件;264:第四铲板驱动元件;270:定位驱动部件;280:定位臂;290:定位座;300:送料机构;310:送料底座;320:送料导轨;400:车缝机构;500:控制机构;600:吸风机;700:显示机构。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便于理解本技术,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技术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但是,本技术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技术的公开内容的理解更加透彻全面。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固定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安装在”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安装在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设在”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设在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技术的
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技术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技术。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和/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参见图1所示,本技术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袖侧裁片自动车缝装置10,其包括机台100、折料机构200、送料机构300、车缝机构400以及控制机构500。机台100上设置有工作台面110。折料机构200包括折料底座210、压料板220、第一铲板231、第二铲板232、第三铲板233、第四铲板234、定位板240以及设在折料底座210上的压料驱动部件250、铲板驱动部件、定位驱动部件270。折料底座210上设置有用于放置芯模的芯模放置位。折料底座210上的芯模放置位具有通槽,该通槽用于供芯模卡设。压料驱动部件250用于驱动压料板220运动以压住芯模上的袖侧裁片。压料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折料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折料底座、压料板、第一铲板、第二铲板、第三铲板、第四铲板、定位板以及设在所述折料底座上的压料驱动部件、铲板驱动部件、定位驱动部件,所述折料底座上设置有用于放置芯模的芯模放置位,所述压料驱动部件用于驱动所述压料板运动以压住芯模上的袖侧裁片,所述铲板驱动部件用于驱动所述第一铲板、所述第二铲板、所述第三铲板以及所述第四铲板运动以实现所述袖侧裁片的折叠形成折叠裁片,所述定位驱动部件用于驱动所述定位板运动以压住所述折叠裁片。/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折料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折料底座、压料板、第一铲板、第二铲板、第三铲板、第四铲板、定位板以及设在所述折料底座上的压料驱动部件、铲板驱动部件、定位驱动部件,所述折料底座上设置有用于放置芯模的芯模放置位,所述压料驱动部件用于驱动所述压料板运动以压住芯模上的袖侧裁片,所述铲板驱动部件用于驱动所述第一铲板、所述第二铲板、所述第三铲板以及所述第四铲板运动以实现所述袖侧裁片的折叠形成折叠裁片,所述定位驱动部件用于驱动所述定位板运动以压住所述折叠裁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折料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铲板与所述第二铲板相对设置,所述第三铲板与所述第四铲板均位于所述第一铲板的其中一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折料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铲板驱动部件包括设在所述折料底座上的第一铲板驱动元件、第二铲板驱动元件、第三铲板驱动元件以及第四铲板驱动元件,所述第一铲板驱动元件连接于所述第一铲板,所述第二铲板驱动元件连接于所述第二铲板,第三铲板驱动元件连接于所述第三铲板,第四铲板驱动元件连接于所述第四铲板。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意一项所述的折料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折料机构还包括定位臂以及安装在所述折料底座上的定位座,所述定位臂可转动连接于所述定位座,所述定位板与所述定位驱动部件分别连接在所述定位臂的两侧,所述定位驱动部件用于驱动所述定位臂转动以带动所述定位板运动。


5.一种袖侧裁片自动车缝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机台、送料机构、车缝机构以及权利要求1-4任意一项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延荣张润明陈晓升黄长全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溢达纺织有限公司桂林溢达纺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