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保暖面料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059207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29 05:4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保暖面料,属于面料技术领域,包括基布层、上表层以及位于基布层与上表层之间的连接层,所述连接层包括下层组织和上层组织,所述下层组织和上层组织缝合连接,所述下层组织与上层组织均由第一经线和第一纬线编织而成,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下层组织和上层组织缝合连接,保证凸起之间的连接效果,利用凸起的相连接,使得下层组织与上层组织之间形成空腔,通过空腔储存大量静止空气,能为面料带来轻质弹性、良好透湿性以及舒适的保暖效果,利用空气来减小面料的质量和提高保暖效果,起到减轻面料的质量的同时保证面料的保暖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保暖面料
本技术公开一种保暖面料,属于面料

技术介绍
面料就是用来制作服装的材料。作为服装三要素之一,面料不仅可以诠释服装的风格和特性,而且直接左右着服装的色彩和造型的表现效果。在服装大世界里,服装的面料五花八门,日新月异。面料,主要分为天然材料和人造材料两大类,但是现有的保暖面料为了保证保暖性,会将面料加厚以此来提高保暖效果,造成保暖面料过于厚重,因此需要提出一种新的方案来解决这个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的问题而提供一种保暖面料,通过下层组织和上层组织缝合连接,保证凸起之间的连接效果,利用凸起的相连接,使得下层组织与上层组织之间形成空腔,通过空腔储存大量静止空气,能为面料带来轻质弹性、良好透湿性以及舒适的保暖效果,利用空气来减小面料的质量和提高保暖效果,起到减轻面料的质量的同时保证面料的保暖效果。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上述目的,一种保暖面料,包括基布层、上表层以及位于基布层与上表层之间的连接层,所述连接层包括下层组织和上层组织,所述下层组织和上层组织缝合连接,所述下层组织与上层组织均由第一经线和第一纬线编织而成,所述第一经线与第一纬线采用一上一下的方式循环编织,所述第一纬线包括弹性纱线和耐磨导电纱线,所述弹性纱线与耐磨导电纱线间隔分布,所述弹性纱线的直径小于耐磨导电纱线的直径,使得下层组织与上层组织上均形成有凸起,所述凸起位置相互对应,使得下层组织与上层组织之间形成空腔。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凸起使得下层组织与上层组织之间形成空腔,通过空腔储存大量静止空气,能为面料带来轻质弹性、良好透湿性以及舒适的保暖效果,利用空气来减小面料的质量和提高保暖效果,并且通过下层组织和上层组织缝合连接,保证凸起之间的连接效果,从而保证空腔的形成,起到减轻面料的质量的同时保证面料的保暖效果。优选的,所述第一经线采用远红外纤维制成。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远红外纤维可以将人体散发的热量积蓄起来,再以远红外的形式放出,以增加织物的保暖性。优选的,所述弹性纱线采用POY弹性纤维制成。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POY弹性纤维具有良好的弹性效果,能够使得弹性纱线更好的贴合人体的运动方式。优选的,所述耐磨导电纱线包括芯纱、缠绕纱,所述缠绕纱以S型加捻方式与芯纱相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芯纱与缠绕纱的连接方式,增强耐磨导电纱线的整体结构强度。优选的,所述缠绕纱采用芳纶纤维制成。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芳纶纤维具有良好的耐磨性,能够减小缠绕纱摩擦发生的磨损情况。优选的,所述芯纱采用金属纤维制成。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金属纤维具有消除静电的效果,能够防止面料静电给人体带来的危害。优选的,所述基布层采用保暖纱线编织而成,所述保暖纱线为中空纱线结构。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中空纱线结构储存静止空气,能为基布层带来轻质弹性、良好透湿性以及舒适的保暖效果,利用空气来减小基布层的质量和提高保暖效果。优选的,所述保暖纱线采用羊毛纤维制成。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羊毛纤维具有优异的保暖性,能够提高保暖纱线的保暖效果。优选的,所述上表层上设置有透气孔。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透气孔增强上表层的透气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通过下层组织和上层组织缝合连接,保证凸起之间的连接效果,利用凸起的相连接,使得下层组织与上层组织之间形成空腔,通过空腔储存大量静止空气,能为面料带来轻质弹性、良好透湿性以及舒适的保暖效果,利用空气来减小面料的质量和提高保暖效果,起到减轻面料的质量的同时保证面料的保暖效果。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种保暖面料的结构示意图,主要用于表现保暖面料的整体结构;图2为本技术一种保暖面料的剖面结构示意图,主要用于表现基布层、连接层和上表层之间的连接关系与内部结构;图3为本技术下层组织和上层组织的结构示意图,主要用于表现弹性纱线、耐磨导电纱线和第一经线的编织方式;图4为本技术耐磨导电纱线的结构示意图,主要用于表现芯纱和缠绕纱之间的连接方式;图5为本技术保暖纱线的结构示意图,主要用于表现保暖纱线的中空纱线结构。附图标记:1、基布层;2、连接层;3、上表层;4、透气孔;5、下层组织;6、上层组织;7、凸起;8、空腔;9、弹性纱线;10、耐磨导电纱线;11、第一经线;12、芯纱;13、缠绕纱;14、保暖纱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如图1-图5所示,一种保暖面料,包括基布层1、上表层3以及位于基布层1与上表层3之间的连接层2,基布层1采用保暖纱线14编织而成,保暖纱线14为中空纱线结构,利用中空纱线结构储存静止空气,能为基布层1带来轻质弹性、良好透湿性以及舒适的保暖效果,利用空气来减小基布层1的质量和提高保暖效果,从而提高人们的使用效果,并且保暖纱线14采用羊毛纤维制成,羊毛纤维具有优异的保暖性,能够赋予保暖纱线14优异的保暖性,提高基布层1的保暖性,同时上表层3上设置有透气孔4,利用透气孔4增强上表层3的透气效果,避免面料给人们造成闷热感,连接层2包括下层组织5和上层组织6,下层组织5与上层组织6均由第一经线11和第一纬线编织而成,第一经线11采用远红外纤维制成,远红外纤维可以将人体散发的热量积蓄起来,再以远红外的形式放出,以增加织物的保暖性,第一纬线包括弹性纱线9和耐磨导电纱线10,而弹性纱线9采用POY弹性纤维制成,POY弹性纤维具有良好的弹性效果,从而赋予弹性纱线9良好的弹性,使得下层组织5与上层组织6具有良好的弹性恢复力,可以更好的适应人们的活动需要,同时弹性纱线9的直径小于耐磨导电纱线10的直径,使得下层组织5与上层组织6上均形成有凸起7,凸起7位置相互对应,使得下层组织5与上层组织6之间形成空腔8,通过空腔8储存大量静止空气,能为面料带来轻质弹性、良好透湿性以及舒适的保暖效果,利用空气来减小面料的质量和提高保暖效果,并且通过下层组织5和上层组织6缝合连接,保证凸起7之间的连接效果,进而使得凸起7可以更好的支撑空腔8的形成,并且弹性纱线9与耐磨导电纱线10间隔分布,使得凸起7均匀分布在下层组织5和上层组织6上,进而空腔8均匀分布在下层组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保暖面料,包括基布层(1)、上表层(3)以及位于基布层(1)与上表层(3)之间的连接层(2),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层(2)包括下层组织(5)和上层组织(6),所述下层组织(5)和上层组织(6)缝合连接,所述下层组织(5)与上层组织(6)均由第一经线(11)和第一纬线编织而成,所述第一经线(11)与第一纬线采用一上一下的方式循环编织,所述第一纬线包括弹性纱线(9)和耐磨导电纱线(10),所述弹性纱线(9)与耐磨导电纱线(10)间隔分布,所述弹性纱线(9)的直径小于耐磨导电纱线(10)的直径,使得下层组织(5)与上层组织(6)上均形成有凸起(7),所述凸起(7)位置相互对应,使得下层组织(5)与上层组织(6)之间形成空腔(8)。/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保暖面料,包括基布层(1)、上表层(3)以及位于基布层(1)与上表层(3)之间的连接层(2),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层(2)包括下层组织(5)和上层组织(6),所述下层组织(5)和上层组织(6)缝合连接,所述下层组织(5)与上层组织(6)均由第一经线(11)和第一纬线编织而成,所述第一经线(11)与第一纬线采用一上一下的方式循环编织,所述第一纬线包括弹性纱线(9)和耐磨导电纱线(10),所述弹性纱线(9)与耐磨导电纱线(10)间隔分布,所述弹性纱线(9)的直径小于耐磨导电纱线(10)的直径,使得下层组织(5)与上层组织(6)上均形成有凸起(7),所述凸起(7)位置相互对应,使得下层组织(5)与上层组织(6)之间形成空腔(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保暖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经线(11)采用远红外纤维制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保暖面料,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丁永强
申请(专利权)人:晋江金献织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