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翻转架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057718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29 05:4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翻转架结构,翻转架包括左翻转架、左液压缸、右翻转架、右液压缸和机架,机架铰接有左、右翻转架,左、右翻转架由左、右液压缸上的活塞杆与左、右旋转块铰接,且左、右翻转架上装有无动力滚筒。本技术方案减少了翻转架的体积,翻转架采用交叉放置结构,减少两次翻转结构增加机架长度、工件移动距离和翻转架的成本。本技术方案涉及的翻转架上设有无动力滚筒,减少起吊装置操作次数、减少工人劳动强度,增加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翻转架结构
本技术涉及一种混凝土预制品建筑领域,特别应用于混凝土预制品卧式转换成立式或立式转换成卧式时使用。
技术介绍
目前市场上使用的翻转架,根据最大翻转角度可分为90°翻转和180°翻转机,一次需求一次设计,翻转角度受限,常采用齿轮传动,由于受工作条件、速度、载荷、材料热处理等因素的影响,会出现齿轮折断、点蚀、齿面磨损等现象的产生,从而导致设备损坏。再者制品在预制品脱离模具后需要对制品进行180°翻转,这类制品体积与质量都比较大需要采用自动翻转机进行翻转,需要用行车将制品吊装到翻转架上,一般翻转机构有着局限型,翻转完成后工件不易吊出,且对工人吊装水平要求很高,而且还影响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任务是提出一种减少翻转架的体积,利用两次翻转能实现90度和180度的翻转转换的一种翻转架结构。本技术的任务是这样完成的,其特征在于:翻转架包括左翻转架、左液压缸、右翻转架、右液压缸和机架,机架铰接有左、右翻转架,左、右翻转架由左、右液压缸上的活塞杆与左、右旋转块铰接,且左、右翻转架上装有无动力滚筒。所述左翻转架包括左翻转杆、左旋转块、左铰轴、左加强杆、左立杆、左液压缸,所述左翻转杆一端活动搭在支撑杆上,左翻转杆的另一端与左立杆一端焊接构成一个直角,右立杆一端是自由端,所述左翻转杆一端和左立杆一端焊接后构成的直角坐落在左旋转块的夹角里,且左旋转块通过左铰轴与机架上的左铰接杆铰接,左液压缸一端与机架固定,所述左液压缸的另一端上的活塞杆与左旋转块铰接,所述左立杆与左翻转杆之间焊接有左加强杆。所述右翻转架包括右翻转杆、右翻转块、右铰轴、右加强杆、右立杆、右液压缸,所述右翻转杆一端活动搭在支撑杆上,右翻转杆的另一端与右立杆一端焊接构成一个直角,右立杆另一端是自由端,所述右翻转杆一端和右立杆一端焊接后构成的直角坐落在左旋转块的夹角里,且右旋转块通过右铰轴与机架上的铰接杆铰接,右液压缸一端与机架固定,所述右液压缸的另一端上的活塞杆与右旋转块铰接,所述右立杆与右翻转杆之间焊接有右加强杆。所述机架包括横杆、支撑杆、左铰接杆、右支撑杆、右铰接杆,且机架两端设置有支撑左右翻转杆的支撑杆,机架中心位置从左到右依次设置有左铰接杆,右支撑杆和右铰接杆,且杆与杆之间用横杆焊接构成机架。所述无动力滚筒采用镀胶或附着橡胶垫,且无动力滚筒采用弹簧压入式、轴两端内螺纹式、轴两端扁榫式、通轴销孔式的其中一种与翻转架连接。本技术具有以下效果:本技术方案减少了翻转架的体积,翻转架采用交叉放置结构,减少两次翻转结构增加机架长度、工件移动距离和翻转架的成本。本技术方案涉及的翻转架上设有无动力滚筒,减少起吊装置操作次数、减少工人劳动强度,增加工作效率。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翻转架翻转90度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翻转架翻转180度示意图。图面说明:1、左翻转架,2、左液压缸,3、机架,4、右翻转架,5、右液压缸。具体实施方式下面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具体实施例如图所示,翻转架包括左翻转架1、左液压缸2、右翻转架4、右液压缸5和机架3,机架3上铰接有左、右翻转架,左、右翻转架由左、右液压缸上的活塞杆与左、右旋转块铰接,且左、右翻转架上装有无动力滚筒。所述左翻转架1包括左翻转杆1-1、左旋转块1-2、左铰轴1-3、左加强杆1-4、左立杆1-5、左液压缸1-6,所述左翻转杆一端活动搭在支撑杆3-2上,左翻转杆1-1的另一端与左立杆1-5一端焊接构成一个直角,右立杆一端是自由端,所述左翻转杆一端和左立杆一端焊接后构成的直角坐落在左旋转块1-2的夹角里,且左旋转块通过左铰轴1-3与机架上的左铰接杆3-3铰接,左液压缸1-6一端与机架固定,所述左液压缸的另一端上的活塞杆与左旋转块铰接,为了加强左翻转架工作时的稳定性,所述左立杆1-5与左翻转杆之间焊接有左加强杆1-4。所述右翻转架4包括右翻转杆4-1、右翻转块4-2、右铰轴4-3、右加强杆4-4、右立杆4-5、右液压缸4-6,所述右翻转杆一端活动搭在支撑杆3-2上,右翻转杆4-1的另一端与右立杆4-5一端焊接构成一个直角,右立杆另一端是自由端,所述右翻转杆一端和右立杆一端焊接后构成的直角坐落在左旋转块4-2的夹角里,且右旋转块通过右铰轴4-3与机架上的铰接杆3-5铰接,右液压缸4-6一端与机架固定,所述右液压缸的另一端上的活塞杆与右旋转块4-2铰接,为了加强右翻转架工作时的稳定性,所述右立杆4-5与右翻转杆之间焊接有右加强杆4-4。所述机架3包括横杆3-1、支撑杆3-2、左铰接杆3-3、右支撑杆3-4、右铰接杆3-5,且机架两端设置有支撑左右翻转杆的支撑杆3-2,机架中心位置从左到右依次设置有左铰接杆3-3,右支撑杆3-4和右铰接杆3-5,且杆与杆之间用横杆3-1焊接构成机架。所述滚筒是采用无动力滚筒,且滚筒采用镀胶或附着橡胶垫,目的是避免工件碰撞。且滚筒可以根据需求采用弹簧压入式、轴两端内螺纹式、轴两端扁榫式、通轴销孔式方式与翻转架连接。旋转架旋转时,原始位置(如图1所示)预制品在左翻转架1处与水平位置→液压缸采用双作用液压缸,左翻转架1通过双作用液压缸推力在机架3安装在轴承与左翻转架1上轴连接实现预制品第一次翻转为竖直位置(如图2所示)→预制品按照左翻转架1、右翻转架4交叉结构通过无动力滚筒进入右翻转架4与架子贴紧→通过实现预制品第2次翻转为终止位置→停止(更换预制品)(如图3所示)→右翻转架4项左翻转为竖直位置(如图2所示)→通过无动力滚筒进入左翻转架1与架子贴紧→左翻转架1向左翻转为终止位置(如图1所示)→停止(更换预制品)。工件放置在左右翻转架上,工件随着左右翻转架翻转90和180时,可根据工件实际形状状态增加专用、通用工装夹具保证工件不滑脱。本技术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连接,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的具体含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翻转架结构,其特征在于:翻转架包括左翻转架、左液压缸、右翻转架、右液压缸和机架,机架铰接有左、右翻转架,左、右翻转架由左、右液压缸上的活塞杆与左、右旋转块铰接,且左、右翻转架上装有无动力滚筒。/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翻转架结构,其特征在于:翻转架包括左翻转架、左液压缸、右翻转架、右液压缸和机架,机架铰接有左、右翻转架,左、右翻转架由左、右液压缸上的活塞杆与左、右旋转块铰接,且左、右翻转架上装有无动力滚筒。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翻转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左翻转架包括左翻转杆、左旋转块、左铰轴、左加强杆、左立杆、左液压缸,所述左翻转杆一端活动搭在支撑杆上,左翻转杆的另一端与左立杆一端焊接构成一个直角,右立杆一端是自由端,所述左翻转杆一端和左立杆一端焊接后构成的直角坐落在左旋转块的夹角里,且左旋转块通过左铰轴与机架上的左铰接杆铰接,左液压缸一端与机架固定,所述左液压缸的另一端上的活塞杆与左旋转块铰接,所述左立杆与左翻转杆之间焊接有左加强杆。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翻转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右翻转架包括右翻转杆、右翻转块、右铰轴、右加强杆、右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玉民李浩李国珍李诗洋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精诚模具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