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大容量试验电源电缆专用线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057192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29 05:4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是一种大容量试验电源电缆专用线轴,它包括电缆盘和支架,所述电缆盘置于支架内并固连,其特点是:还包括收线部件,所述收线部件置于电缆盘的侧面并固连,收线部件的动力输出轴与电缆盘的中心轴固连。工作过程是:平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大容量试验电源电缆专用线轴收藏存放,使用时,将其拉到现场,手动拉出电缆至需要长度,即可连接电源开始工作,试验完成后,拆下电缆,踩踏踏板,踏板通过扇形齿轮带动齿轮组传递动力,齿轮组的从动轴将动力传递到电缆盘的中心轴、带动电缆盘快速转动,从而将电缆快速收回、缠绕在电缆盘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大容量试验电源电缆专用线轴
本技术属于电力系统的高压试验工具,是一种大容量试验电源电缆专用线轴。
技术介绍
电缆线轴是变电检修人员在进行变电站设备检修和试验过程中常用的辅助试验设备,为各种检测仪器提供试验电源。电缆线轴的选取应满足试验现场对电源容量和被试设备到电源箱距离的要求,一套完善的电缆线轴装置可为试验仪器提供可靠的试验电源,此外,电缆线轴收、放线的操作流程也是整个试验过程的重要环节,直接影响着电气试验的工作效率。现有技术的试验专用三相电源在长度和容量上无法满足现场高电压等级试验的需求,并且收放电缆都需要两人操作,使用过程费时费力,影响电气试验的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大容量试验电源电缆专用线轴,用以满足66kV及以上变电站高压电气试验的电源需求。本技术解决技术问题的方案是:一种大容量试验电源电缆专用线轴,它包括电缆盘和支架,所述电缆盘置于支架内并固连,其特征是:还包括收线部件,所述收线部件置于电缆盘的侧面并固连,收线部件的动力输出轴与电缆盘的中心轴固连。所述收线部件的结构是:它包括壳体、第一轴、扇形齿轮、连杆、踏板、复位弹簧、动力输出轴和齿轮组,所述壳体内的下部设置所述第一轴并铰接,所述扇形齿轮置于壳体内、且套接在第一轴上并铰接,扇形齿轮的齿端向上、柄端向下,所述连杆上端与扇形齿轮的柄端铰接、下端与所述踏板铰接,所述复位弹簧一端与扇形齿轮的齿端挂接、另一端与壳体挂接,所述动力输出轴置于壳体上部,齿轮组的从动轴作为动力输出轴与电缆盘的中心轴固连以传递动力。所述齿轮组的结构是:它包括主动轴、第一传动轴、第二传动轴、从动轴、主动齿轮、第一传动齿轮、第二传动齿轮、第三传动齿轮、第四传动齿轮、第五传动齿轮和从动齿轮,所述主动轴置于壳体内、第一轴的上方并铰接,所述第一传动轴置于壳体内、主动轴的上方并铰接,所述第二传动轴置于壳体内、第一传动轴的上方并铰接,所述从动轴置于壳体内、第二传动轴的上方并铰接,从动轴作为动力输出轴与电缆盘的中心轴固连,主动轴、第一传动轴、第二传动轴和从动轴均同时与第一轴的轴线平行,所述主动齿轮和所述第一传动齿轮同时套接在主动轴上并固连,所述第二传动齿轮和第三传动齿轮同时套接在第一传动轴上并固连,所述第四传动齿轮和第五传动齿轮同时套接在第二传动轴上并固连,所述从动齿轮套接在从动轴上并固连,主动齿轮与扇形齿轮相啮合,第一传动齿轮与第二传动齿轮相啮合,第三传动齿轮与第四传动齿轮相啮合,第五传动齿轮与从动齿轮相啮合。所述电缆为线径6mm2、最大载流32A的四芯高压电缆,总长100米。本技术的工作过程是:平时,本技术的大容量试验电源电缆专用线轴收藏存放,使用时,将其拉到现场,手动拉出电缆至需要长度,即可连接电源开始工作,试验完成后,拆下电缆,踩踏踏板,踏板通过扇形齿轮带动齿轮组传递动力,齿轮组的从动轴将动力传递到电缆盘的中心轴、带动电缆盘快速转动,从而将电缆快速收回、缠绕在电缆盘上。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其能够使试验人员在工作现场可以快速的获取三相试验电源,使移动电源在长度和容量上满足了现场高电压等级试验的需求,并使电缆的收放只需一人操作完成,显著提高了电气试验电源获取的工作效率和试验过程的安全性。具有结构简单、成本低廉、省时省力效率高、操作简单、效果显著的优点。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主视示意图;图2为图1的左视示意图;图3为图1的右视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齿轮组主视示意图;图5为图4的左视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的齿轮组啮合状态主视示意图;图7为图6的左视示意图。图中:1踏板,2连杆,3扇形齿轮,4齿轮组,5电缆盘,6支架,7滚轮,8拉杆,9控制盘,10第一轴,11主动齿轮,12主动轴,13第三传动齿轮,14第一传动轴,15第四传动齿轮,16第二传动轴,17从动轴,18从动齿轮,19第五传动齿轮,20第二传动齿轮,21第一传动齿轮,22壳体,23复位弹簧。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参见图1-图7,实施例1,本实施例一种大容量试验电源电缆专用线轴,电缆为线径6mm2、最大载流32A的四芯高压电缆,总长100米。它包括电缆盘5和支架6,所述电缆盘5置于支架6内并固连,还包括收线部件,所述收线部件置于电缆盘5的侧面并固连,收线部件的动力输出轴与电缆盘5的中心轴固连,电缆盘5的另一侧设置控制盘9。所述收线部件的结构是:它包括壳体22、第一轴10、扇形齿轮3、连杆2、踏板1、复位弹簧23、动力输出轴和齿轮组4,所述壳体22内的下部设置所述第一轴10并铰接,所述扇形齿轮3置于壳体22内、且套接在第一轴10上并铰接,扇形齿轮3的齿端向上、柄端向下,所述连杆2上端与扇形齿轮3的柄端铰接、下端与所述踏板1铰接,所述复位弹簧23一端与扇形齿轮3的齿端挂接、另一端与壳体22挂接,所述动力输出轴置于壳体22上部,齿轮组4的从动轴17作为动力输出轴与电缆盘5的中心轴固连以传递动力。所述齿轮组4的结构是:它包括主动轴12、第一传动轴14、第二传动轴16、从动轴17、主动齿轮11、第一传动齿轮21、第二传动齿轮20、第三传动齿轮13、第四传动齿轮15、第五传动齿轮19和从动齿轮18,所述主动轴12置于壳体22内、第一轴10的上方并铰接,所述第一传动轴14置于壳体22内、主动轴12的上方并铰接,所述第二传动轴16置于壳体22内、第一传动轴14的上方并铰接,所述从动轴17置于壳体22内、第二传动轴16的上方并铰接,从动轴17作为动力输出轴与电缆盘5的中心轴固连,主动轴12、第一传动轴14、第二传动轴16和从动轴17均同时与第一轴10的轴线平行,所述主动齿轮11和所述第一传动齿轮21同时套接在主动轴12上并固连,所述第二传动齿轮20和第三传动齿轮13同时套接在第一传动轴14上并固连,所述第四传动齿轮15和第五传动齿轮19同时套接在第二传动轴16上并固连,所述从动齿轮18套接在从动轴17上并固连,主动齿轮11与扇形齿轮3相啮合,第一传动齿轮21与第二传动齿轮20相啮合,第三传动齿轮13与第四传动齿轮15相啮合,第五传动齿轮19与从动齿轮18相啮合。所述支架6前端设置滚轮7、上端设置拉杆8,以利于移动。本实施例采用现有技术制造。本实施例工作过程是:平时,本技术的大容量试验电源电缆专用线轴收藏存放,使用时,将其拉到现场,手动拉出电缆至需要长度,即可连接电源开始工作,试验完成后,拆下电缆,踩踏踏板1,踏板1通过扇形齿轮3带动齿轮组4传递动力,齿轮组4的从动轴17将动力传递到电缆盘5的中心轴、带动电缆盘5快速转动,从而将电缆快速收回、缠绕在电缆盘5上。本实施例不局限于本具体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不经过创造性劳动的简单复制和改进均属于本实施例权利要求所保护的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大容量试验电源电缆专用线轴,它包括电缆盘和支架,所述电缆盘置于支架内并固连,其特征是:还包括收线部件,所述收线部件置于电缆盘的侧面并固连,收线部件的动力输出轴与电缆盘的中心轴固连;/n所述收线部件的结构是:它包括壳体、第一轴、扇形齿轮、连杆、踏板、复位弹簧、动力输出轴和齿轮组,所述壳体内的下部设置所述第一轴并铰接,所述扇形齿轮置于壳体内、且套接在第一轴上并铰接,扇形齿轮的齿端向上、柄端向下,所述连杆上端与扇形齿轮的柄端铰接、下端与所述踏板铰接,所述复位弹簧一端与扇形齿轮的齿端挂接、另一端与壳体挂接,所述动力输出轴置于壳体上部,齿轮组的从动轴作为动力输出轴与电缆盘的中心轴固连以传递动力。/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大容量试验电源电缆专用线轴,它包括电缆盘和支架,所述电缆盘置于支架内并固连,其特征是:还包括收线部件,所述收线部件置于电缆盘的侧面并固连,收线部件的动力输出轴与电缆盘的中心轴固连;
所述收线部件的结构是:它包括壳体、第一轴、扇形齿轮、连杆、踏板、复位弹簧、动力输出轴和齿轮组,所述壳体内的下部设置所述第一轴并铰接,所述扇形齿轮置于壳体内、且套接在第一轴上并铰接,扇形齿轮的齿端向上、柄端向下,所述连杆上端与扇形齿轮的柄端铰接、下端与所述踏板铰接,所述复位弹簧一端与扇形齿轮的齿端挂接、另一端与壳体挂接,所述动力输出轴置于壳体上部,齿轮组的从动轴作为动力输出轴与电缆盘的中心轴固连以传递动力。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容量试验电源电缆专用线轴,其特征是:所述齿轮组的结构是:它包括主动轴、第一传动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武东亮肖龙章蔺树全常群张国超李哲顾磊姜警杨舒文葛猛赵彬李棕马冬梅郭健阚中锋李介夫李达张楠
申请(专利权)人: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国网吉林省电力有限公司国网吉林省电力有限公司吉林供电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