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管材输送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056476 阅读:6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29 05:4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管材输送装置,其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管材在输送过程中容易损坏的技术问题。其包括输送架、输送辊和挡板,输送架的侧壁上固定有固定壳体,固定壳体上贯穿有转动杆,转动杆两端固定有转运件,输送架上开设有槽口,固定壳体的侧壁上固定有U形的固定架,固定架上固定有气缸且气缸穿入固定壳体的内腔并固定有卡条。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输送架上开设有槽口,槽口的内部设有转运架,在管材碰触到挡板是,通过液压杆的设置,实现了对管材的固定,通过气缸、卡条和齿轮的设置,可使得转动轴发生转动,实现了对管材的转运,在转动轴过程中,缩短了管材与搬运架之间的高度差,减小了管材破碎的可能性,降低了安全风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管材输送装置
本技术涉及管材输送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管材输送装置。
技术介绍
聚乙烯外套管采用高密度聚乙烯材料制成,具有极高的机械强度和优良的耐腐蚀性能,可以保护管材在运输、安装及使用过程中避免因外界因素而造成的破坏。制造外套管应添加抗氧剂、紫外线稳定剂和炭黑等。目前,在聚乙烯外护管管材生产时,加工好的聚乙烯外护管管材通常采用传输装置输送,将聚乙烯外护管管材输送至指定位置,并放置在固定区域。将聚乙烯外护管管材在从传输装置上放下时,需要采用工具或者通过人力,当管材的质量或体积较大时,需要采用大型工具将管材取放。因此,聚乙烯外护管管材的取放较困难,造成了管材运送效率较低,具有一定安全风险。申请号为201721514063.4的一种输送装置包括输送架、辊筒、升降组件和转动组件,辊筒设置在输送架上,升降组件设置在输送架底部,升降组件包括支架,气缸,伸缩杆和顶板,气缸与支架连接,伸缩杆两端分别与气缸和顶板连接,输送架包括第一槽口,第二槽口和输送通道,第一、第二槽口设置在输送通道表面,第一槽口与第二槽口平行设置,顶板卡设在支架上且与第一槽口对应,转动组件包括转轴和推板,转轴设置在输送架底部,推板一端与转轴连接,另一端为自由端,推板的自由端与第二槽口对应。本技术能够将输送架上的管材托起并推离输送架,无需人工搬运,降低了安全风险;能够对重量较大的管材进行运送,提升了管材的运送效率。但是该装置在使用的过程中仍存在一些不足之处,比如,该装置是将管材推离输送架,管材从输送架上落入在运输架上时,由于输送架与运输架存在较大的高度差,容易造成管材的损坏,所以,研究出一种方便于将管材移动至运输架上的输送装置是很有必要的。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就是针对现有的输送装置将管材从输送架上推入在运输架上时,容易造成管材的损坏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管材输送装置。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管材输送装置,包括输送架、输送辊和挡板,输送架的侧壁上固定有固定壳体,固定壳体上贯穿有转动杆,转动杆两端固定有转运件,输送架上开设有槽口,固定壳体的侧壁上固定有U形的固定架,固定架上固定有气缸且气缸穿入固定壳体的内腔并固定有卡条,位于固定壳体内腔的转动杆的套接有齿轮。优选的,转运件包括“工”字形的转运架,转运架位于槽口内,转运架的顶部内壁上设有夹板,夹板与转运架的顶部内壁之间设有液压杆,液压杆的两侧设有限位伸缩杆。优选的,夹板与转运架的底部内壁相靠近侧一侧均设置呈弧形状且均粘接有橡胶板。优选的,转动杆与固定壳体的内壁之间通过轴承转动连接。优选的,输送架的一侧设有搬运架,搬运架的上表壁设有凸起且凸起的上表壁设置呈弧形状。优选的,搬运架的上表壁对称设置有两个把手。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备以下有益效果:1、本技术中,输送架上开设有槽口,槽口的内部设有转运架,在管材碰触到挡板时,通过液压杆的设置,实现了对管材的固定,通过气缸、卡条和齿轮的设置,可使得转动轴发生转动,实现了对管材的转运,在转动轴过程中,缩短了管材与搬运架之间的高度差,减小了管材破碎的可能性,降低了安全风险。2、本技术中,夹板与转运架的底部内壁相靠近侧一侧均设置呈弧形状且均粘接有橡胶板,橡胶板增大了夹板与管材之间的摩擦力,可避免管材的脱落,同时橡胶板可提供一定的缓冲作用,避免了夹板与管材的刚性接触,起到了对管材保护的作用。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固定壳体内部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转运件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图1中A-A的结构示意图。图中符号标记说明:1、输送架;2、挡板;3、输送辊;4、转运件;5、把手;6、凸起;7、搬运架;8、气缸;9、固定架;10、转动杆;11、固定壳体;12、槽口;13、齿轮;14、轴承;15、卡条;401、转运架;402、夹板;403、液压杆;404、限位伸缩杆;405、橡胶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以助于理解本技术的内容。本技术中所使用的术语如无特殊规定,均为行业内常规术语。如图1-图4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管材输送装置,其包括输送架1、输送辊3和挡板2,输送架1的侧壁上固定有固定壳体11。固定壳体11上贯穿有转动杆10,转动杆10与固定壳体11的内壁之间通过轴承14转动连接。输送架1上开设有槽口12,转动杆10两端固定有转运件4,转运件4包括“工”字形的转运架401,转运架401位于槽口12内,转运架401可在槽口12内发生转动。转运架401的顶部内壁上设有夹板402,夹板402与转运架401的顶部内壁之间设有液压杆403,液压杆403的两侧设有限位伸缩杆404,液压杆403和限位伸缩杆404的两端分别与夹板402和转运架401的顶部内壁固定,液压杆403可带动夹板402对管材进行夹紧固定,限位伸缩杆404可防止夹板402发生偏移,提高了夹板402对管材夹持的稳定性。固定壳体11的侧壁上固定有U形的固定架9,固定架9上固定有气缸8且气缸8穿入固定壳体11的内腔并固定有卡条15,位于固定壳体11内腔的转动杆10的套接有齿轮13,卡条15与齿轮13为啮合连接。进一步的,如图3所示,夹板402与转运架401的底部内壁相靠近侧一侧均设置呈弧形状且均粘接有橡胶板405,橡胶板405增大了夹板402与管材之间的摩擦力,可避免管材的脱落。同时,橡胶板405可提供一定的缓冲作用,避免了夹板402与管材的刚性接触,起到了对管材保护的作用。进一步的,如图3所示,输送架1的一侧设有搬运架7,常态下的搬运架7是放置在地面上,搬运架7的上表壁设有凸起6且凸起6的上表壁设置呈弧形状,搬运架7与凸起6为一体成型结构,凸起6的上表壁设置呈弧形状可防止管材在运送的过程中向一侧歪斜。进一步的,如图1所示,搬运架7的上表壁对称设置有两个把手5,把手5方便于对输送装置的搬抬。本技术的工作原理:在管材输送的过程中,管材碰触到挡板2时,打开液压杆403,液压杆403带动夹板402和橡胶板405对管材进行夹紧固定;然后打开气缸8,气缸8带动卡条15发生移动,卡条15与齿轮13为啮合连接。卡条15在移动的过程中,齿轮13带动转动杆10发生转动,转动杆10通过转运架401使得管材发生转动,在管材靠近凸起6的时候,缩短了管材与搬运架7之间的高度差,减小了管材破碎的可能性。打开液压杆403,液压杆403带动夹板402与管材脱离,管材在重力的作用下落在凸起6的上表壁,然后通过搬运架7对管材进行运送。惟以上所述者,仅为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而已,当不能以此限定本技术实施的范围,故其等同组件的置换,或依本技术专利保护范围所作的等同变化与修改,皆应仍属本技术权利要求书涵盖之范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管材输送装置,包括输送架(1)、输送辊(3)和挡板(2),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架(1)的侧壁上固定有固定壳体(11),所述固定壳体(11)上贯穿有转动杆(10),所述转动杆(10)两端固定有转运件(4),所述输送架(1)上开设有槽口(12),所述固定壳体(11)的侧壁上固定有U形的固定架(9),所述固定架(9)上固定有气缸(8)且气缸(8)穿入固定壳体(11)的内腔并固定有卡条(15),位于所述固定壳体(11)内腔的转动杆(10)的套接有齿轮(13)。/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管材输送装置,包括输送架(1)、输送辊(3)和挡板(2),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架(1)的侧壁上固定有固定壳体(11),所述固定壳体(11)上贯穿有转动杆(10),所述转动杆(10)两端固定有转运件(4),所述输送架(1)上开设有槽口(12),所述固定壳体(11)的侧壁上固定有U形的固定架(9),所述固定架(9)上固定有气缸(8)且气缸(8)穿入固定壳体(11)的内腔并固定有卡条(15),位于所述固定壳体(11)内腔的转动杆(10)的套接有齿轮(1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管材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运件(4)包括“工”字形的转运架(401),所述转运架(401)位于槽口(12)内,所述转运架(401)的顶部内壁上设有夹板(402),所述夹板(402)与转运架(401)的顶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肖建华王志民樊丽凤肖建队张增波高德玉滕泰然
申请(专利权)人:威海市华纳塑胶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