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起落的无人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054674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29 05:4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便于起落的无人机,包括无人机与支撑框,支撑框顶部四角均开设有固定孔,支撑框底部前后两端均设有握手架,握手架均通过螺钉固定在支撑框上,支撑框底部四端均设有支撑杆,支撑杆均通过螺栓固定在支撑框上,支撑框中间横加有横梁,横梁底部设有检测台,检测台通过螺钉固定在横梁上,检测台底部镶嵌有检测模块,检测模块左侧设有红外扫描仪,红外扫描仪通过螺钉固定在检测台上,红外扫描仪右侧设有地貌扫描仪,地貌扫描仪通过螺钉固定在检测模块上,检测模块内部左侧设有处理器,处理器通过螺钉固定在检测模块内;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智能扫描附近地貌、智能调节支架长短、拼合框架适应多种机型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便于起落的无人机
本技术涉及无人机
,具体为一种便于起落的无人机。
技术介绍
无人驾驶飞机简称“无人机”,无人机往往更适合那些危险的任务,目前,无人机在航拍、农业、植保、微型自拍、快递运输、灾难救援、观察野生动物、监控传染病、测绘、新闻报道、电力巡检、救灾、影视拍摄、制造浪漫等等领域有非常广泛的应用;但目前无人机的起落受地域因素的限制过大,必须保证地域空阔、地表平坦、防止地表不平无人机翻车对其损伤,禁止手握起落防止机翼伤人;本技术方案在于提供一种新的支架与无人机配合,克服起落条件,智能调节支撑框伸缩,可手握起落。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于起落的无人机,具有智能扫描附近地貌、智能调节支架长短、拼合框架适应多种机型的优点,解决现有技术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便于起落的无人机,包括无人机与支撑框,底部所述支撑框顶部四角均开设有固定孔,所述支撑框底部前后两端均设有握手架,所述握手架均通过螺钉固定在支撑框上,所述支撑框底部四端均设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均通过螺栓固定在支撑框上,所述支撑框中间横加有横梁,所述横梁底部设有检测台,所述检测台通过螺钉固定在横梁上,所述检测台底部镶嵌有检测模块,所述检测模块左侧设有红外扫描仪,所述红外扫描仪通过螺钉固定在检测台上,所述红外扫描仪右侧设有地貌扫描仪,所述地貌扫描仪通过螺钉固定在检测模块上,所述检测模块内部左侧设有处理器,所述处理器通过螺钉固定在检测模块内,所述处理器右侧设有储存器,所述储存器通过螺钉固定在检测模块内。优选的,所述支撑框由四根框架通过螺栓拼装固定而成,所述四根框架两端均采用弧形设计。优选的,所述无人机与支撑框之间通过固定孔连接,所述固定孔内开设有螺纹,可通过螺栓套装。优选的,所述支撑杆底部为半球形,所述支撑杆采用电动伸缩杆,其型号为:KM1。优选的,所述横梁与框架均采用铝合金材质,所述检测模块上罩有钢化玻璃。优选的,所述握手架采用U形设计,采用合成塑料。优选的,所述红外扫描仪型号为:YDT-R3,所述地貌扫描仪型号为:PLSPlus,所述储存器型号为:HU-684,所述处理器型号为:HT-88。优选的,所述检测台通过线缆与无人机电路系统连接,所述处理器与红外扫描仪、地貌扫描仪、储存器之间通过线缆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1.一种便于起落的无人机,支撑框由四根框架拼装而成,可针对机型自由调配,框架两端均为弧形有效降低撞击力,框架为矩形提高稳定性,防止起落位置不平坦而倾倒有效起落;2.一种便于起落的无人机,支撑杆采用微型电动伸缩杆,通过处理器控制,通过红外扫描仪与地貌扫描仪对地表环境检测,智能调节支撑杆,方便降落避免倾倒;3.一种便于起落的无人机,支撑杆底部采用半球形设计有效克服地表环境,无论是平底或坑洼地均提供有效起落条件,握手架沿用传统无人机握手,通过框架增加人与无人机的安全距离,便于手持起落。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种便于起落的无人机的框架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一种便于起落的无人机的检测台表面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一种便于起落的无人机的检测台内部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一种便于起落的无人机的无人机整体结构示意图。图中标注说明:1、无人机;2、支撑框;3、固定孔;4、握手架;5、支撑杆;6、横梁;7、检测台;8、检测模块;9、红外扫描仪;10、地貌扫描仪;11、储存器;12、处理器;13、框架。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实施例1:请参阅图1,一种便于起落的无人机,包括支撑框2,支撑框2由四根框架13通过螺栓拼装固定而成,四根框架13两端均采用弧形设计,有效降低撞击力,框架13为矩形提高稳定性,防止起落位置不平坦而倾倒有效起落,支撑框2顶部四角均开设有固定孔3,支撑框2底部前后两端均设有握手架4,握手架4均通过螺钉固定在支撑框2上,握手架4采用U形设计,采用合成塑料节约成本便于使用,支撑框2底部四端均设有支撑杆5,支撑杆5均通过螺栓固定在支撑框2上,支撑杆5底部为半球形,支撑杆5采用电动伸缩杆,其型号为:KM01,支撑杆5底部采用半球形设计有效克服地表环境,无论是平底或坑洼地均提供有效起落条件,握手架4沿用传统无人机1握手,通过框架13增加人与无人机1的安全距离,便于手持起落;实施例2:请参阅图1、2、3,一种便于起落的无人机,包括支撑框2和横梁6,支撑框2中间横加有横梁6,横梁6底部设有检测台7,检测台7通过螺钉固定在横梁6上,检测台7底部镶嵌有检测模块8,检测模块8左侧设有红外扫描仪9,红外扫描仪9通过螺钉固定在检测台7上,红外扫描仪9右侧设有地貌扫描仪10,地貌扫描仪10通过螺钉固定在检测模块8上,横梁6与框架13均采用铝合金材质,检测模块8上罩有钢化玻璃,对其进行保护提高检测效果,检测模块8内部左侧设有处理器12,处理器12通过螺钉固定在检测模块8内,处理器12右侧设有储存器11,储存器11通过螺钉固定在检测模块8内,处理器12分析地理环境智能调节各个支撑杆5长短,储存器11为处理器12分析数据通过内存,提高分析效率;实施例3:请参阅图1、2、3、4,一种便于起落的无人机,包括支撑框2、无人机1和检测模块8,无人机1与支撑框2之间通过固定孔3连接,固定孔3内开设有螺纹,可通过螺栓套装,便于拆卸,红外扫描仪9型号为:YDT-R03,地貌扫描仪10型号为:PLSPlus,储存器11型号为:HU-684,处理器12型号为:HT-8008,通过对各电子元件的型号限定,达到对设备运行和实施的条件,检测台7通过线缆与无人机1电路系统连接,处理器12与红外扫描仪9、地貌扫描仪10、储存器11之间通过线缆连接,通过电性连接保证了设备正常运行的通电性与稳定性。工作原理:本技术一种便于起落的无人机,将框架13根据无人机1机型调整位置拼装,通过固定孔3固定在无人机1底部,将检测台7通过线缆与无人机1电源系统连接,起飞时可将其放在平坦地表,起飞,降落时检测模块8中的红外扫描仪9与地貌扫描仪10同时对地理环境进行采集,通过线缆传递给处理器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便于起落的无人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无人机(1)与支撑框(2),所述支撑框(2)顶部四角均开设有固定孔(3),所述支撑框(2)底部前后两端均设有握手架(4),所述握手架(4)均通过螺钉固定在支撑框(2)上,所述支撑框(2)底部四端均设有支撑杆(5),所述支撑杆(5)均通过螺栓固定在支撑框(2)上,所述支撑框(2)中间横加有横梁(6),所述横梁(6)底部设有检测台(7),所述检测台(7)通过螺钉固定在横梁(6)上,所述检测台(7)底部镶嵌有检测模块(8),所述检测模块(8)左侧设有红外扫描仪(9),所述红外扫描仪(9)通过螺钉固定在检测台(7)上,所述红外扫描仪(9)右侧设有地貌扫描仪(10),所述地貌扫描仪(10)通过螺钉固定在检测模块(8)上,所述检测模块(8)内部左侧设有处理器(12),所述处理器(12)通过螺钉固定在检测模块(8)内,所述处理器(12)右侧设有储存器(11),所述储存器(11)通过螺钉固定在检测模块(8)内。/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于起落的无人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无人机(1)与支撑框(2),所述支撑框(2)顶部四角均开设有固定孔(3),所述支撑框(2)底部前后两端均设有握手架(4),所述握手架(4)均通过螺钉固定在支撑框(2)上,所述支撑框(2)底部四端均设有支撑杆(5),所述支撑杆(5)均通过螺栓固定在支撑框(2)上,所述支撑框(2)中间横加有横梁(6),所述横梁(6)底部设有检测台(7),所述检测台(7)通过螺钉固定在横梁(6)上,所述检测台(7)底部镶嵌有检测模块(8),所述检测模块(8)左侧设有红外扫描仪(9),所述红外扫描仪(9)通过螺钉固定在检测台(7)上,所述红外扫描仪(9)右侧设有地貌扫描仪(10),所述地貌扫描仪(10)通过螺钉固定在检测模块(8)上,所述检测模块(8)内部左侧设有处理器(12),所述处理器(12)通过螺钉固定在检测模块(8)内,所述处理器(12)右侧设有储存器(11),所述储存器(11)通过螺钉固定在检测模块(8)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起落的无人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框(2)由四根框架(13)通过螺栓拼装固定而成,所述四根框架(13)两端均采用弧形设计。


3.根据权利要求1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显东
申请(专利权)人:黑龙江京飞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黑龙;2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