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散热板的生产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052758 阅读:5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29 05: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揭示了手机散热板的生产工艺,首先建立显影版型,设置若干显影区,显影区内两列板排呈180°互补结构,任意列板排内的L型铜板主体的第二沿边共线设置;然后进行显影及蚀刻作业,接着对显影区进行双列裁切,裁切板材上的若干L型铜板主体的第二沿边相线性连接一体、第一沿边裁切成型;再对若干第一沿边同步弯曲成型,最终对第二沿边进行同步冲压裁切。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实现特定手机散热板的生产成型,通过显影蚀刻的工艺满足板状结构主体的高精密成型需求,同时利用巧妙的显影版型设计,满足连排同步弯折需求,提高成品统一度。手机散热板能满足具备高度差异功耗元件的电子设备散热需求,与各功耗元件之间贴合稳定性及匹配度较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手机散热板的生产工艺
本专利技术涉及手机散热板的生产工艺,属于散热板生产工艺的

技术介绍
VC(VaporChambers)直译叫蒸汽腔,业内一般叫均温板、均热板、均温散热板。随着芯片功率密度的不断提升,VC已经广泛应用在CPU、NP、ASIC等大功耗器件的散热上。手机、笔记本等电子设备的设计越来越薄,因此对其内功耗器件的散热要求越来越高,传统地散热管等散热件已经无法满足超薄设计需求,而一般散热铜板也难以满足其散热需求,因此出现了VC均温板的设计。VC均温板由两层金属板盖合密封形成真空腔室,其内具备网状填充层,并真空灌装有冷却介质,现有技术中,VC均温板的金属底板为平面结构,而电子设备中存在大量相间隔设置的功耗器件,为了与VC均温板相贴合,需要将功耗器件的顶面进行平齐设计,如此,增加了设计成本,且对组装精度存在较高要求。而将VC均温板的底板制成弯曲状结构存在较大地难度,单体板尺寸较小,进行蚀刻作业繁琐,单体板进行弯折操作形体统一度差,影响到后期的VC均温板组装。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创新地提出了一种VC均温板的生产工艺。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手机散热板的生产工艺,所述手机散热板包括由第一沿边和第二沿边形成的L型铜板主体,所述L型铜板主体具备沉腔,所述沉腔内设有若干凸起散热柱,所述第一沿边为具备曲折段的弯折板体,所述生产工艺包括如下步骤:S1建立显影版型,沿铜板料卷方向设置若干均匀间隔布置的显影区,所述显影区包括两列垂直于铜板料卷方向设置的板排,两列所述板排呈180°互补结构,任意列所述板排内的L型铜板主体的第二沿边共线设置,并且所述显影区具备针对共线的若干线性孔定位;S2显影作业,通过网印或曝光方式在铜板卷料上进行显影版型的显影;S3蚀刻作业,通过蚀刻的方式进行沉腔与凸起散热柱的成型;S4裁切,对显影区进行双列裁切得到两列裁切板材,裁切板材上的若干L型铜板主体的第二沿边相线性连接一体、第一沿边裁切成型;S5弯折,对线性连接一体的若干第二沿边进行固定,进行若干第一沿边的同步弯曲成型,形成半成品裁切板材;S6成品裁切,对半成品裁切板材的若干第二沿边进行同步冲压裁切制得成品。优选地,所述步骤S2中,对铜板卷料的板材进行清洗、烘干及底部保护膜覆膜。优选地,所述步骤S2中,采用菲林曝光的方式进行显影。优选地,所述铜板卷料的铜板厚度为0.4~0.5mm,所述沉腔的深度为0.2mm±0.01mm。优选地,所述第一沿边包括与所述第二沿边相连的连接板部、与所述连接板部相平行的且具备高度差异的平行板部、及位于所述连接板部与所述平行板部之间的倾斜板部。优选地,所述倾斜板部与所述平行板部、及所述连接板部之间分别设有连接R角,所述连接R角的直径至少为铜板厚度的2倍。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主要体现在:1.能实现特定手机散热板的生产成型,通过显影蚀刻的工艺满足板状结构主体的高精密成型需求,同时利用巧妙的显影版型设计,满足连排同步弯折需求,提高成品统一度,易于组装,产品合格率较高。2.手机散热板能满足具备高度差异功耗元件的电子设备散热需求,与各功耗元件之间贴合稳定性及匹配度较高。3.易于批量化生产,降低了生产成本同时提高了生产效率。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手机散热板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生产工艺中蚀刻后的铜板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生产工艺中裁切板材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本专利技术提供手机散热板的生产工艺。以下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进行详细描述,以使其更易于理解和掌握。手机散热板的生产工艺,如图1所示,手机散热板包括由第一沿边1和第二沿边2形成的L型铜板主体,L型铜板主体具备沉腔3,沉腔3内设有若干凸起散热柱4,第一沿边1为具备曲折段的弯折板体。具体地说明,本案中的手机散热板即传统VC均衡散热板的底板,传统的VC均衡散热板都是平板状态,包括底板、盖板、及填充网层。而本案工艺旨在制造一种具备弯折部的散热板体,满足不同高度差功耗元件的贴合需求。在现有技术中,一般曲折状材料可通过冲压成型的方式进行,但是,本案中涉及手机散热板的厚度仅为0.4~0.5mm,其内沉腔的深度为0.2mm±0.01mm。传统地冲压成型工艺无法满足该高精密加工需求。对本案的生产工艺进行详细说明,包括如下步骤:如图2所示,建立显影版型,沿铜板料卷方向设置若干均匀间隔布置的显影区5,显影区5包括两列垂直于铜板料卷方向设置的板排,两列板排呈180°互补结构,任意列板排内的L型铜板主体的第二沿边2共线设置,并且显影区具备针对共线的若干线性孔定位6。显影作业,通过网印或曝光方式在铜板卷料上进行显影版型的显影,需要说明的是,在显影作业前首先对铜板卷料的板材进行清洗、烘干及底部保护膜覆膜。具体地说明,VC均衡散热板要求板面较为光滑,因此采用保护膜对非蚀刻面进行保护,防止在蚀刻过程中对底板产生腐蚀,影响板面质量。显影一般包括网印、曝光两种方式,由于本案内部设计较为紧密,因此一般采用菲林曝光的方式进行显影,并且可采用双重菲林膜的多重曝光,从而提高显影精度。蚀刻作业,通过蚀刻的方式进行沉腔与凸起散热柱的成型,蚀刻工艺属于现有技术,因此不对蚀刻液及蚀刻工艺参数进行限定,仅需要满足沉腔及凸起散热柱的成型公差即可。本案重点在于裁切,即对显影区进行双列裁切得到两列如图3所示的裁切板材,裁切板材上的若干L型铜板主体的第二沿边相线性连接一体、第一沿边裁切成型。即通过裁切能将单列的若干L型铜板主体连接一体,并实现了第一沿边精密裁切。以若干线性孔定位6作为基准,能提高第一沿边的裁切精度,满足若干第一沿边的统一性。进行弯折作业时,对线性连接一体的若干第二沿边2进行固定,进行若干第一沿边1的同步弯曲成型,形成半成品裁切板材。即通过线性一体的第二沿边2固定,能确保若干第一沿边保持平行,进行同步弯折时,第一沿边1保持高度一致。最后进行成品裁切,对半成品裁切板材的若干第二沿边进行同步冲压裁切制得成品。该冲切以余料作为固定部,将与余料连接的第二沿边2精密切割,从而得到成品。本案中,成品可进行沉腔喷涂处理,在沉腔内均匀喷涂耐腐蚀性涂层,从而能降低冷却介质对沉腔的腐蚀,提高散热板的使用寿命。在一个具体实施例中,第一沿边1包括与第二沿边2相连的连接板部11、与连接板部11相平行的且具备高度差异的平行板部12、及位于连接板部与平行板部之间的倾斜板部13。倾斜板部13与平行板部、及连接板部之间分别设有连接R角14,连接R角14的直径至少为铜板厚度的2倍。具体地说明,第二沿边2、连接板部11、平行板部12均用于与功耗元件贴合,而倾斜板部13用于高低差补偿,作为内部沉腔的延续。由于沉腔内存在凸起散热柱4,且后期需要与顶板进行拼接,因此要求L型铜板主体曲折后需要保持沉腔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手机散热板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n所述手机散热板包括由第一沿边和第二沿边形成的L型铜板主体,所述L型铜板主体具备沉腔,所述沉腔内设有若干凸起散热柱,所述第一沿边为具备曲折段的弯折板体,/n所述生产工艺包括如下步骤:/nS1建立显影版型,沿铜板料卷方向设置若干均匀间隔布置的显影区,所述显影区包括两列垂直于铜板料卷方向设置的板排,两列所述板排呈180°互补结构,任意列所述板排内的L型铜板主体的第二沿边共线设置,并且所述显影区具备针对共线的若干线性孔定位;/nS2显影作业,通过网印或曝光方式在铜板卷料上进行显影版型的显影;/nS3蚀刻作业,通过蚀刻的方式进行沉腔与凸起散热柱的成型;/nS4裁切,对显影区进行双列裁切得到两列裁切板材,裁切板材上的若干L型铜板主体的第二沿边相线性连接一体、第一沿边裁切成型;/nS5弯折,对线性连接一体的若干第二沿边进行固定,进行若干第一沿边的同步弯曲成型,形成半成品裁切板材;/nS6成品裁切,对半成品裁切板材的若干第二沿边进行同步冲压裁切制得成品。/n

【技术特征摘要】
1.手机散热板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
所述手机散热板包括由第一沿边和第二沿边形成的L型铜板主体,所述L型铜板主体具备沉腔,所述沉腔内设有若干凸起散热柱,所述第一沿边为具备曲折段的弯折板体,
所述生产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S1建立显影版型,沿铜板料卷方向设置若干均匀间隔布置的显影区,所述显影区包括两列垂直于铜板料卷方向设置的板排,两列所述板排呈180°互补结构,任意列所述板排内的L型铜板主体的第二沿边共线设置,并且所述显影区具备针对共线的若干线性孔定位;
S2显影作业,通过网印或曝光方式在铜板卷料上进行显影版型的显影;
S3蚀刻作业,通过蚀刻的方式进行沉腔与凸起散热柱的成型;
S4裁切,对显影区进行双列裁切得到两列裁切板材,裁切板材上的若干L型铜板主体的第二沿边相线性连接一体、第一沿边裁切成型;
S5弯折,对线性连接一体的若干第二沿边进行固定,进行若干第一沿边的同步弯曲成型,形成半成品裁切板材;
S6成品裁切,对半成品裁切板材的若干第二沿边进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辉旺周武
申请(专利权)人:昆山弗莱吉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