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立体式互通透气三层网布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051150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29 05:3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网布产品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立体式互通透气三层网布,包括层叠设置的表层、基布层以及设于两者之间的TPU复合布层,所述TPU复合布层等间距设置复数个横截面呈“Z”字形的折叠部,定义所述折叠部的折线方向为纵向,垂直于纵向的方向为横向,所述TPU复合布层的上开设有复数条透气开口,各所述透气开口的长度方向沿横向分布,所述折叠部包括分别与表层、基布层粘接的表层粘接段、基布层粘接段以及连接两者的连接段,所述表层粘接段的横向宽度小于基布层粘接段的横向宽度。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应用于一种透气性极佳的网布工艺,特别适用于鞋类产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立体式互通透气三层网布
本技术涉及网布产品
,具体涉及一种立体式互通透气三层网布。
技术介绍
如申请日为2015年10月08日的中国专利CN201520773739.6,公开了现有的网布产品中的一种透气性三层网布,具体包括网布本体,所述网布本体包括上层、下层和支撑上、下层的中间层,所述中间层为弹性间隔丝束,所述中间层由COOLMAX纱线制成,所述上层为采用有色纤维制成网眼层,下层为采用茶碳纤维制成的抗菌层。其提供了一种透气网布的具体方案,通过中间层的特殊材质与结构达到透气的目的,但是该技术方案由于表面不规整,在整体需要裁切、缝纫时,容易导致进一步生产的产品出现瑕疵,影响产品的品质。
技术实现思路
因此,本技术提供一种立体式互通透气三层网布,解决了的问题。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立体式互通透气三层网布,包括层叠设置的表层、基布层以及设于两者之间的TPU复合布层,所述TPU复合布层等间距设置复数个横截面呈“Z”字形的折叠部,定义所述折叠部的折线方向为纵向,垂直于纵向的方向为横向,所述TPU复合布层的上开设有复数条透气开口,各所述透气开口的长度方向沿横向分布,所述折叠部包括分别与表层、基布层粘接的表层粘接段、基布层粘接段以及连接两者的连接段,所述表层粘接段的横向宽度小于基布层粘接段的横向宽度。优选的,所述表层由人造丝与涤纶交织而成,所述表层的厚度为折叠部高度的1/5~1/3。优选的,所述基布层采用低弹轻网纱和氨纶纱编织形成,所述基布层的厚度为所述表层厚度的1~2倍。优选的,各所述透气开口分布于折叠部的表层粘接段以及连接段上。通过采用前述技术方案,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层叠的结构,产品的上下两端均为平整面料,利于后期的裁切。缝纫加工;采用设置折叠部的TPU复合布层结构,利用透气开口实现表层与基布层之间的空气流通,保证网布产品的透气性;同时利用TPU复合布层的物理特性,网布结构具有较强的韧性,表层受压时能具有一定的缓冲作用;各透气开口相互独立,使折叠部形成多个独立的区域,使产品在纵向方向也具有一定的缓冲性,进一步提高结构的稳定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一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一的层叠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将结合具体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技术的实施方式,借此对本技术如何应用技术手段来解决技术问题,并达成技术效果的实现过程能充分理解并据以实施。实施例一种立体式互通透气三层网布,包括层叠设置的表层1、基布层2以及设于两者之间的TPU复合布层3,所述TPU复合布层3等间距设置复数个横截面呈“Z”字形的折叠部4,定义所述折叠部4的折线方向为纵向,垂直于纵向的方向为横向,所述TPU复合布层3的上开设有复数条透气开口31,各所述透气开口31的长度方向沿横向分布,所述折叠部4包括分别与表层1、基布层2粘接的表层粘接段41、基布层粘接段42以及连接两者的连接段43,所述表层粘接段41的横向宽度小于基布层粘接段42的横向宽度。这种结构,相较于表层1,所述TPU复合布层能够更为紧致地粘接在基布层2上;具体的,所述TPU复合布层3是经由TPU颗粒融化淋膜到尼龙、涤纶等高强度材料上面并融为一体制得,具有一定的强度,能够保持一定的结构韧性;本实施例中,所述表层1由人造丝与涤纶交织而成,所述表层1的厚度为折叠部高度的1/5~1/3,此处具体为1/5。所述表层1需要保持一定的厚度,如果太薄则会使所述TPU复合布层的结构过于明显,影响产品外观;本实施例中,所述基布层2采用低弹轻网纱和氨纶纱编织形成,所述基布层2的厚度为所述表层厚度的1~2倍,此处具体为1倍。本实施例中,各所述透气开口分布于折叠部的表层粘接段以及连接段上,具体如图2所示,这种结构使得所述TPU复合布层粘接在基布层2上的面积大于粘接在表层1的面积,使表层1与TPU复合布层之间更具活动性,而底层2与TPU复合布层的结构更为牢固。本技术层叠的结构,产品的上下两端均为平整面料,利于后期的裁切。缝纫加工;采用设置折叠部的TPU复合布层结构,利用透气开口实现表层与基布层之间的空气流通,保证网布产品的透气性;同时利用TPU复合布层的物理特性,网布结构具有较强的韧性,表层受压时能具有一定的缓冲作用;各透气开口相互独立,使折叠部形成多个独立的区域,使产品在纵向方向也具有一定的缓冲性,进一步提高结构的稳定性。尽管结合优选实施方案具体展示和介绍了本技术,但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明白,在不脱离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本技术的精神和范围内,在形式上和细节上可以对本技术做出各种变化,均为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立体式互通透气三层网布,其特征在于:包括层叠设置的表层、基布层以及设于两者之间的TPU复合布层,所述TPU复合布层等间距设置复数个横截面呈“Z”字形的折叠部,定义所述折叠部的折线方向为纵向,垂直于纵向的方向为横向,所述TPU复合布层的上开设有复数条透气开口,各所述透气开口的长度方向沿横向分布,所述折叠部包括分别与表层、基布层粘接的表层粘接段、基布层粘接段以及连接两者的连接段,所述表层粘接段的横向宽度小于基布层粘接段的横向宽度。/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立体式互通透气三层网布,其特征在于:包括层叠设置的表层、基布层以及设于两者之间的TPU复合布层,所述TPU复合布层等间距设置复数个横截面呈“Z”字形的折叠部,定义所述折叠部的折线方向为纵向,垂直于纵向的方向为横向,所述TPU复合布层的上开设有复数条透气开口,各所述透气开口的长度方向沿横向分布,所述折叠部包括分别与表层、基布层粘接的表层粘接段、基布层粘接段以及连接两者的连接段,所述表层粘接段的横向宽度小于基布层粘接段的横向宽度。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丁小伟
申请(专利权)人:惠安县大林鞋服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