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节分区压力的层状结构和护身用品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051147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29 05:39
本新型公开一种调节分区压力的层状结构和护身用品,一种设置在紧身衣和护具上且能依据人体肌肉在运动时所需保护压力不同的特点,有效保护人体肌体的调节分区压力的层状结构和护身用品。其由面层和至少一层采用渗透方式融入面层孔隙中的弹性体层构成的复合层,或者由面层与至少一层固态弹性体层通过胶粘结合构成的复合层,复合层设置在紧身衣或护具上的与穿戴者身体需要承受不同压力保护的部位对应的分区,通过改变所述弹性体层的弹性模量调节不同分区对与其对应的部位施加的压力。对身穿该类紧身衣或护具的运动者在大幅度运动时,能有效保护其肌体,防止某些肌体部位的肌肉过度颤动,降低肌肉损伤风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调节分区压力的层状结构和护身用品
本技术涉及一种紧身衣(也称压缩衣)和护具,特别涉及一种设置在紧身衣和护具上用于对使用者人体某部位产生不同压力的层状结构及其制备方法和带有该层状结构的紧身衣和护具。
技术介绍
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追求美好生活的愿望不断实现。为了增强体质,越来越多的人参与到各种健身活动中,为了降低运动给身体带来的意外风险,紧身衣和保护身体某部位的专用护具受到众多运动者的喜爱。一、紧身衣和护具的功能压缩衣及压缩护具,可以对身体的皮肤和肌肉产生压力,其作用如下:1.对丰满且容易颤动的肌体进行保护,即减小该部位的肌肉颤动,以减少该部分肌肉在运动过程中因颤动幅度过大导致损伤的风险。2.对待保护的肌体进行约束,减小肌肉在运动过程中过于颤动,以降低肌肉因频繁颤动导致能量过度消耗。3.穿上紧身衣或护具后,其可对人体肌体表面提供压力,激发大脑的本体感觉,使穿着者有一种需要时刻保护紧身衣或护具触压部位的警惕意识,从而在运动中会减少受伤风险。综上,对于运动中的人们,其身体上一些易损部位的肌肉需要通过紧身衣或护具给予一定的压力获得保护,而其它有些部位可以忽略通过此种方式加以保护。即可将需要保护的部位按所需压力的大小划分区域(简称分区)进行分区管理。二、现有紧身衣和护具产品的分类1.紧身衣的分类:目前市场上的紧身衣主要分为以下两种:第一种是,用弹性面料制作,裁剪时,紧身衣尺寸大小与穿着者身体的相关部位的尺寸大小要小些,即穿着者在穿上该紧身衣后,紧身衣的面料会发生形变,以此使紧身衣面料对人体施加一定的压力,达到保护肌体的目的。例如,一个穿着者的实际腿围是50cm,而对应的紧身衣裤腿的腿围是45cm,在穿着者穿上后,该位置的面料从45cm被拉伸至50cm,从而产生对腿部的压力。该类紧身衣的不足是:由于紧身衣的面料为一体化,因此,其对穿着者的身体各个部位产生的压力是均等的,无法达到针对压差区别适配施压的目的(即需要大压力保护的部位,紧身衣就应该对该部位产生较大压力,而无需较大压力保护的部位,则为紧身衣面料自有压力即可)。第二种是,在前一种成衣的基础上,将需要较大压力保护的区域镂空(以下将该区域简称为分区),然后使用弹性模量较大的面料剪裁成设定形状的片料,采用车缝或热压工艺,将该片料拼接在对应的分区上(以下称该片料为拼接片料)。例如,大腿前侧部位的肌肉在运动时易于颤动,那么对该部位的肌肉就需施加较大的压力进行保护,先将该部位镂空,再将对应形状和较大弹性模量事先剪裁好的片料拼接在该分区。该类紧身衣的不足是:1)采用车缝方式拼接时,分区边界处的厚度是正常面料厚度的2-3倍,该结构使穿着者感觉到的舒适性较差。2)采用车缝方式拼接会受到分区所在部位的限制,如涉及到裆部、腋窝深处等部位,车缝机的针头就无法插入进行车缝。3)采用热压或胶粘方式拼接时,分区边界处经长期使用容易脱开,而且,也经不起频繁水洗。4)拼接的面料面积较大,数量较少,无法做到随心所欲设计压缩区域。其原因是采用拼接的方式,由于针车工艺的限制,无法做到很小的拼接片,因为拼接片越小,车缝后面料四周的褶皱就会越严重,穿着的舒适性越差。5)使用者身穿该紧身衣时,紧身衣的各部分以闭环方式套接在人体对应的肌体部位,拼接片料对对应的位置的肌体部位施加的压力达不到预设压力的效果。其原因是,拼接片料的纤维与紧身衣本体面料的纤维非一体结构和弹性模量不同造成的。当拉接片料和本体面料同时受到相同肌体部位对其产生的外撑作用力(即被人体穿戴部分撑开,如穿在使用者身上的紧身衣裤腿,绷紧在腿上,由于腿围大于对应处的紧身衣为自然状态时的裤腿围,对于腿部而言,其受到紧身衣对其施加的压力,对于紧身衣而言,腿部将紧身衣的裤腿向外撑开)时,在环绕对应肌体部位的周线方向上,拼接片料与紧身衣本体面料会相互约束,由于拼接片料的弹性模量大于本体面料的弹性模量,那么拼接片料的弹性变形要小于本体面料的弹性变形,因此,在所述的周线方向上,受相同外撑作用力的作用,本体面料会过渡变形,其会对对应肌体部位产生大于预设压力的力,同时,过渡变形的本体面料又会对拼接片料产生较大的拉伸力,使该拼接片料对对应肌体部位产生压力小于预设的压力。2、压缩类护具的分类:该类护具也为软质材料制作呈筒状且可套穿在人体某肢体上,用于对该部分肢体进行保护,保护原理同前述的紧身衣。目前市场上的护具,主要分为两类:第一类,为使用梭织面料的护具,此种护具使用统一面料进行裁剪和车缝,因此无法达到分区压力的功能;(同紧身衣原理)第二类,使用针织面料,问题是:1)面料厚重、穿着舒适性较差。2)受工艺限制无法任意设计高低压缩区域及压力值。3)每件产品制成时间长,工艺成本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设置在紧身衣和护具上且能依据人体肌肉在运动时所需保护压力不同的特点,有效保护人体肌体的调节分区压力的层状结构及制备方法和护身用品。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本技术的调节紧身衣和护具上分区压力的层状结构,其特征在于:其由面层和至少一层采用渗透方式融入面层孔隙中的弹性体层构成的复合层,或者由面层与至少一层固态弹性体层通过胶粘结合构成的复合层,所述弹性体层的形状为具有若干个孔的网孔层形状、点阵层形状、由若干个条纹组合构成的队列层形状或薄膜层形状,所述复合层设置在紧身衣或护具上的与穿戴者身体需要承受不同压力保护的部位对应的分区,通过改变所述弹性体层的弹性模量调节不同分区对与其对应的所述部位施加的压力。所述面层为针织类或者梭织类的弹性材料;所述弹性体层为TPE、TPU或其它高分子弹性材料。所述面层为由尼氨、涤氨、橡筋丝或其他弹性面料所制且经单独裁剪并固接在所述紧身衣或护具的相应分区上的片料,或者所述面层为紧身衣的面料或护具上的弹性面料。所述复合层的弹性模量大于其中的面层的弹性模量。通过对所述弹性体层的纹理形状、疏密程度和厚度大小中的一项或多项进行设置来改变该弹性体层的弹性大小。本技术的设置在紧身衣和护具上调节分区压力的层状结构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以下步骤:1)确定人体上有待紧身衣或护具保护且所需保护压力不同的压差部位及该压差部位的三维形状;2)依据压差大小对所述紧身衣或护具上与所述压差部位对应的区域划设分区,在所需保护压力大的多个分区内选择性设置设定形状和设定弹性模量的层状结构;3)所述层状结构按以下方法制作:a.将以固体或熔融状态的高分子弹性材料置于由针织类或梭织类弹性面料制作的面层上,采用热压或浸透方式将高分子弹性材料渗透于所述面层的孔隙中构成由弹性体层与该面层融为一体的复合层;或者由高分子弹性材料事先制作好的至少一层固态的弹性体层通过胶粘工艺将该弹性体层与由针织类或梭织类弹性面料制作的面层紧密结合构成的复合层;b.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调节分区压力的层状结构,其特征在于:其由面层(5)和至少一层采用渗透方式融入面层(5)孔隙中的弹性体层(6)构成的复合层,或者由面层(5)与至少一层固态弹性体层(6)通过胶粘结合构成的复合层,所述弹性体层(6)的形状为具有若干个孔的网孔层形状、点阵层形状、由若干个条纹组合构成的队列层形状或薄膜层形状,所述复合层设置在紧身衣(1)或护具(2)上的与穿戴者身体需要承受不同压力保护的部位对应的分区(3),通过改变所述弹性体层(6)的弹性模量调节不同分区(3)对与其对应的所述部位施加的压力。/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调节分区压力的层状结构,其特征在于:其由面层(5)和至少一层采用渗透方式融入面层(5)孔隙中的弹性体层(6)构成的复合层,或者由面层(5)与至少一层固态弹性体层(6)通过胶粘结合构成的复合层,所述弹性体层(6)的形状为具有若干个孔的网孔层形状、点阵层形状、由若干个条纹组合构成的队列层形状或薄膜层形状,所述复合层设置在紧身衣(1)或护具(2)上的与穿戴者身体需要承受不同压力保护的部位对应的分区(3),通过改变所述弹性体层(6)的弹性模量调节不同分区(3)对与其对应的所述部位施加的压力。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调节分区压力的层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面层(5)为针织类或者梭织类的弹性材料;所述弹性体层(6)为TPE、TPU或其它高分子弹性材料。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调节分区压力的层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面层(5)为由尼氨、涤氨、橡筋丝或其他弹性面料所制且经单独裁剪并固接在所述紧身衣(1)或护具(2)的相应分区(3)上的片料,或者所述面层(5)为紧身衣(1)的面料或护具(2)上的弹性面料。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调节分区压力的层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层的弹性模量大于其中的面层(5)的弹性模量。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越宋阳
申请(专利权)人:百安健康复医疗深圳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